APP下载

中英美三国P2P网贷行业现状对比与启示

2019-08-23孙庆蓉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网贷

摘要:中国的P2P网贷行业已经发展了11年,期间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2018年6月至8月期间众多P2P网贷平台频频“暴雷”,导致部分投资者损失惨重,对行业的信心发生动摇。目前中国的P2P网贷行业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本文选取目前较为成熟的英国和美国P2P网贷市场与中国市场进行对比,分析三国P2P行业的发展背景和特点,总结国外行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优点,为我国P2P行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互联网金融P2P行业现状

一、引言

从2007年我国第一家P2P网贷平台——“拍拍贷”成立以来,P2P网络借贷已经在我国发展了11年,成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随着众多不合规平台跑路、爆发式平台“暴雷”等行业性系统风险的出现,投资人和借款人都对P2P网贷行业暂时失去了信心。目前,中国P2P网贷行业正在面临监管愈发严格和投资者信任动摇的双重考验。

而同时期的国外P2P网贷行业不但没有出现过像中国一样的“暴雷”问题,并且发展稳健、趋于成熟。P2P网贷并非中国“土生土长”,而是来自西方国家的舶来品,因此,吸纳和学习国外P2P网贷行业的先进发展理念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国P2P行业更加规范、健康地发展。

二、国内外P2P网贷行业市场现状

目前中、美、英三国的P2P网贷市场发展较为完善,同时在市场规模、市场参与者、平台数量等方面又各具特色。

(一)P2P网贷市场的规模

从2007年中国的第一家P2P网贷平台“拍拍贷”发展至今,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以及网贷行业已经蓬勃发展了11个年头。根据网贷之家发布的《2018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截止2018年年底,中国P2P网贷历史累积成交金额已经突破了8万亿。2017年行业成交量为历史最高的28048亿元,2018年成交量为1794801亿元,相比2017年的2804849亿元减少了36%,其主要原因是2018年6、7、8月P2P平台的“雷潮”,致使市场信心下降,进而成交量大幅下降。

图1展示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我国P2P行业成交量的月度数据。图1显示从2018年5月起,月度成交量连续5个月持续下滑,并最终稳定在每月1000亿元左右,且没有明显的回升趋势。说明整个行业盲目扩张、各路平台分食行业红利、不做长远企业发展规划等短视的做法,以及大量旁氏骗局型的平台确实对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造成了重创,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互联网金额加强监管的必要性。相比于中国市场规模的骤增骤降,国外的P2P网贷市场由于法律完善、监管介入早,市场发展较为健康,没有出现过类似于中国市场中波及整个行业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近年来,虽然P2P网贷年均成交量的增长速率有所下降,但是成交量依然保持平稳上升。

在国外,P2P网贷业务一般被视作替代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第一家网贷平台Prosper成立以来,美国的P2P网贷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逐渐成熟,2017年美国替代金融总规模为4281亿美元[1],其中P2P贷款组成部分(商业贷款、消费贷款和不动产贷款)的占比为3763%,近年来P2P网贷业务量增长速度逐渐平稳2017年美国P2P网络贷款业务量较上年减少,其主要原因是美国的科技金融公司基本同时涉及P2P网贷业务和自营贷款业务,2016-2017年度许多科技金融公司在业务范围上进行了划分和调整,该调整导致2017年美国自营消费贷款业务量骤增为上年的417%,与之对应的是P2P消费贷款业务的份额大幅下降。(如图2),规模占替代金融总规模比例有所下降,反映出美国替代金融开始向差异化、多样化发展。在英国,P2P网络借贷主要应用于帮助在传统金融途径难以获得贷款的个人和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根据英国剑桥新兴金融研究中心(The Cambridge Centre for Alternative Finance,下简称CCAF)的一项报告显示:从2011-2017年,英国线上替代金融平台以及累计发放了172亿英镑的贷款,其中2017年替代金融总量为619亿英镑,较上年增长3515%,虽然这个增长速率较往年有所下降,但研究团队认为这是市场逐渐成熟的结果。

在2017年替代金融成交总量的619亿英镑中,P2P网络借贷贡献的份额约466亿英镑,占比7528%,其中商业类P2P贷款为204亿英镑,是三种P2P贷款中比例最高的(如图3)。与我国或美国的市场对比发现,英国的P2P网络贷款很大一部分是面向中小型企业的商业贷款。英国高度发达的商业P2P贷款也许能为缓解我国小微企业、初创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二)网贷市场的参与者

中国的P2P网贷由于恰好同时具备了投资资金和資质门槛低、收益率相对银行存款较高、操作方便等优点,吸引了大量自然人投资人。2018年我国P2P网贷投资人数和借款人数分别约为1331万人和1992万人,同比2017年分别下降223%和1119%。与市场交易量一样,投资人数和借款人数的减少是受到2018年6、7、8月大量劣质P2P网贷平台集中爆发资金链断裂问题的影响,市场急速收缩(如图4),网贷平台更加小心谨慎,一方面使得大量信用水平较低的借款人被排除在市场以外,另一方面使得投资人被陡增的风险吓退,纷纷停止投资活动退出市场。

在英国的P2P网贷市场中,借贷双方的参与人气别具特点,与中国、美国市场中借贷双方参与者数量通常同比例增长或下降不同,英国的投资方(自然人和机构)参与度较高且具有较大黏性。根据英国P2P金融协会P2PFA是英国P2P行业的自律性行业协会,承担监管、教育、联系行业成员、促立高标准的商业行为的职责。P2PFA会对其成员平台交易量、参与人数、投资回报率等数据进行整合发布,披露行业动态。(The Peer-to-Peer Finance Association,下简称P2PFA)的公开数据,2014年末至2018年末,在P2PFA成员平台上进行投资活的自然人或机构数量没有大幅增长(5年从10万到15万),但是成员平台的总成交量增长了336倍(以2015年全年成交量和2018年全年成交量计算),说明英国P2P市场中投资方的平均投资金额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此外,CCFA的报告还显示,英国的投资者更倾向于使用自动投资程序进行项目选择。截至2017年,投资P2P商业贷款的投资人(机构)中有97%都选择网站或第三方投资机构的自动选投程序,而在投资P2P消费贷款的投资者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9%[2]。说明两点,第一英国的替代金融市场较为发达,第三方服务完善并能得到投资者的认可,第二,英国的投资者更为理性,他们对于投资收益抱有预期但是不盲目追求高收益率,相比自己他们更信任专业的机构或投资工具。

三、国内外P2P网贷行业差异比较分析

(一)发展背景不同

中国和美国的P2P发展背景是不同的,相比于中国,美国的信用卡普及程度较高,根据统计资料,2008年时78%的美国人都至少拥有一张信用卡,其中拥有3张及以上信用卡的人群比例高达42%[3]。但美国信用卡的年利率始终处于高位,许多人都负有较高的信用卡债务。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多P2P平台的创立初衷是为了帮助有资金需求的人以较低成本获得贷款以对冲高额的信用卡利率。Prosper的首席执行官曾表示,其平台上60%-65%的借款目的都是为了对冲或合并信用卡债务[4]。从中图5中可以看出2008-2011年期间,美国代表性P2P网贷平台Lending Club上的订单平均年利率确实低于美国计息信用卡账户年均利率。因此,在行业发展之初,美国P2P网贷行业的先行者提出的发展方向和构想是可以实现的,他们发现了信用卡用户的痛点和一大片小额信用贷款的蓝海市场。

与美国这种“帮借款人找到更便宜的资金”的经营理念不同的是,中国P2P网贷行业最初瞄准的客户是难以在传统金额市场获得、贷款的人群。这类客群往往因为没有良好的征信或者征信空白、无固定流水、无可担保财产或担保人等种种不符合银行规定的原因,难以获得来自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中国的P2P网贷行业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空白,将这部分人群作为目标客群。

在美国等消费信贷发达的国家,居民消费更多是习惯于使用信用卡,因此P2P最初更多的是被看作用户对冲高利率债务或者债务合并管理的工具,而中国的消费信贷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P2P网络借贷更多的被看作传统金融之外的融资渠道,其费率往往高于从银行渠道获得资金的代价,但是对于中国的P2P借款人而言,这也许是其为数不多获得资金的渠道之一。中美两国在金融环境、征信制度、社会环境、居民消费习惯等方面的诸多不同,也导致了两国的P2P网贷行业自发展之初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向都存在较大差异。

(二)平台差异化程度不同

同时,中外P2P网贷平台的发展方向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有很大的不同,总体而言,国外的P2P网贷平台差异化程度较高,衍生出了很多针对不同资质借款人、不同目的的借款申请的个性化平台和产品,而国内的P2P平台的数量虽然庞大,但其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目前,除了美国两家最大的P2P网贷平台——Prosper和Lending Club之外,还涌现了许多有特点、有针对性的其他平台。例如Upstart平台着重于服务美国当今社会中年轻、专业性高、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以及小微初创企业。同样瞄准学生群体的还有SoFi,并且SoFi更加强调平台的社交属性,鼓励成员之间相互联系和帮助。除了学生贷款,美国也有同时服务于高净值投资人和高信用借款人的P2P平台——Peerform。此外,美國还有非盈利性质的P2P网贷平台例如Kiva,它主要为第三世界的居民提供P2P贷款服务。还有一些眼光独到的P2P平台比如Mainprise,主要为涉诉人员提供保释金方面的P2P融资服务。

英国的P2P网贷行业也是如此,既有主要面向小微企业的Funding Circle,也有另辟蹊径聚焦于房地产P2P融资方面的Propio(投资人可以定向地为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某一项目提供融资以获取回报),同时还有对于借款用途管理做的很好的Thin Cats,该平台开辟了一种投资人可直接向贷款人提问、双方可以有效交流的模式,有效地对于借款人资金走向进行约束。

此外,近年来英国的P2P网贷平台更为注重运营模式和产品的创新。CCAF的一项研究表明,其调研的网贷平台中40%的平台在2017年对其商业模式做出了轻微调整,12%的企业则是做出了重大调整;在产品创新方面,2017年43%的平台对其产品做出了重大调整[2]。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众多英国P2P网贷平台在着手改进其商业模式,打造具有创新性和差异性的产品。其原因在于,英国的替代金融市场正逐渐成熟,没有个性和同质化的企业将逐步被市场淘汰,因此,市场正在倒逼网贷平台做出改进和转型。

而中国的P2P行业,截至2019年3月累计平台数量已达6616家,其中正常运转的平台仅为1022家。在目前仍在运营的一千多家平台中,存在着大量相似的平台,市场整体同质化程度很高。借款人在选择投资平台时更多考虑的是哪家平台风控不严格能贷到款,哪家平台的放款速度快,当然,市场上也缺乏众多差异化的平台及产品供借款人根据自身特质来进行选择。目前,中国P2P行业总成交量的92%来自于前100家平台数据来源:《2018中国P2P网贷行业年报》,行业集中度不断攀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未来众多中小P2P企业可能只能通过开发具有特点的产品或精准找到市场盲点才能生存下去。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在上文中,本文对中、美、英三国的P2P网贷行业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对于其市场和行业在发展背景和产品及平台的差异性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美国和英国的P2P网贷行业都经历了低迷期和繁荣期,目前行业已趋于成熟,而中国的P2P网贷行业正处于虚假繁荣后的低迷时期。中国的P2P网贷行业想达到成熟状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个过程中需要国家层面加强政策调控和法律监管、行业从业者加强自律和创新以及借贷双方参与者提升金融意识等方面共同努力。

2中、英、美三国P2P行业发展的背景不同,中国主要是为在传统金融领域很可能会被排除在外的借款人提供融资渠道,美国主要是为了帮助借款人获得成本更低(低于信用卡)的资金,以帮助其进行债务整合及其他融资目的,而英国更多的是为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三个国家P2P行业的发展初衷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目前行业现状有所不同。

3目前英、美的P2P网贷市场较为成熟,市场规模总体增速开始放缓,市场开始倒逼众多P2P网贷平台聚焦创新和转型,平台、产品及服务都出现差异化、个性化、细分化的发展趋势。而中国的P2P网贷行业刚刚结束野蛮生长期开始趋于理性,而野蛮发展留下的后果之一就是平台之间盲目竞争,一味追求规模而缺乏创新的环境和动力,导致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不利于整个行业的迭代和发展。

(二)政策建议

1网贷平台回归信息中介角色。目前,中国的P2P网贷平台往往难以打破刚性兑付,很多平台被迫承担了信用中介的角色,运用企业自行研发的信用评级机制为客户增信。但由于我国目前征信体系尚不完善,外部征信的可得性远远落后于英、美等金融行业发达的国家,并且平台自身对于客户的信用评级能力有限,很难做到风险的准确识别和把控,大大增加了平台自身乃至整个行业的风险。因此,我国的P2P网贷平台应该回归信息中介的角色,学习英美等国家的运作模式,只通过收取借贷双方的服务费进行盈利,将投资风险重新归还投资人,让市场来调节投资人的风险和收益相适配。

2网贷平台加强创新和探索。目前,中国的P2P网贷行业集中程度较高,正在运营的1000余家平台中,总成交量的92%来自于前100家平台,且平台的同质化严重,各家网贷平台提供的服务差异性不大。反观英美,由于行业成熟度较高,已经开始倒逼企业做出创新和转型。因此,中国的众多P2P网贷平台要想在野蛮生长过后、监管愈严的大环境下生存下去,就必须加强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和对市场的探索,不断提高服务理念和水平,做出精准的市场定位,才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

3加強政策调控和法律监管。对比英、美P2P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英、美的政府或相关机构对于P2P行业的监管介入较早,使得两国的网贷行业发展较为平稳顺畅。2016年是中国P2P网贷行业的“监管元年”,并且近年来监管力度愈大,监管内容越来越全面,比如2018年11月发布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标志着中国P2P网络借贷正式纳入保监会的监督管理范畴;2019年的《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更是对网贷平台的设立资质、资金存管、不合规平台的退出机制等做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我国的P2P网贷行业监管正在逐步规范,但是相比于英、美等国家已经拥有落地的法案以及细致的规范,我国的P2P网贷行业监管还需要制定更加细化的法律法规,才能有效帮助我国P2P行业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Ziegler T, Johanson D, King M, et al Reaching New Heights: the 3rd Americas Alternative Finance Industry Report[R]. Cambridge: Cambridge Centre for Alternative Finance, 2018

[2]Zhang B, Ziegler T, Mammadova L, et al The 5th UK Alternative Finance Industry Report[R]. Cambridge: Cambridge Centre for Alternative Finance, 2018

[3]Credit card ownership statistics[EB/OL]. (2014-11-06)[2019-01-10]. https://wwwcreditcardscom/credit-card-news/ownership-statisticsphp

[4]Khalfani-Cox L Should you pay credit card debt with a P2P loan?[EB/OL]. (2018-05-11)[2019-01-10]. https://wwwcardratingscom/should-you-pay-credit-card-debt-with-a-p2p-loanhtml

[5]陈伟,涂有钊美国P2P网贷的发展、困境、监管及启示[J].西南金融,2017(01)

(孙庆蓉,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网贷
接入征信,利好网贷还是加速出清?
P2P网贷
网贷行业:一年内887家网贷平台退出
网贷行业:一年内887家网贷平台退出
浅析大学生网贷风险的法律控制
网贷运营平台总数持续减少 投资人数环比上升7.48%
网贷运营平台总数持续减少 投资人数环比上升7.48%
P2P网贷迷局
数说2015年P2P网贷平台
中国网贷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