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及建议
2019-08-23苏章锋孙玉海梅钢柱
苏章锋 孙玉海 梅钢柱
摘要 阐述了潜江市当前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设成效、技术应用效果、管理制度等农技推广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建议,以期提高潜江市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
关键词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建议;湖北潜江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3-021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国土面积为2 004 km2,耕地面积为7.26万hm2,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有12万hm2,其中粮食作物7.33万hm2。全市辖23个区(镇、处)、389个行政村,户籍人口103万,境内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辖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6个国有农场、16个镇处,素有“曹禺故里”“江汉油城”“水乡园林”“龙虾之乡”的美誉。潜江市先后荣获全国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国家农业科技园、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虾稻之乡、中国小龙虾之乡等称号。“潜江龙虾”入选中国百强农产品公共品牌,并成为中欧互认地标产品。潜江市申报的“潜江虾稻”“潜江虾茭”被列入 2017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潜江市高标准举办了全国稻田综合种养、中国(潜江)虾—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
近年来,潜江市高度重视农技推广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依托,不断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和服务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含量,稳定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健全服务体系,稳定农技队伍,逐步构建了一主多元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市围绕“城乡一体、走在前列”目标任务,初步形成“潜江虾稻”“潜江稻虾”“潜江大豆”“潜江蔬菜(瓜果)”“潜半夏”等特色产业格局。
1 农技推广现状
1.1 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
自2005年启动机构改革之后,2006年镇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整体转制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更名为镇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确定了17个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单位,实行“管理在市、服务在基层”的市级行政主管部门派驻制管理模式,人、财、物由主管局和当地政府共同管理。17个镇处农技服务中心在2005年全市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时共有人员248人,其中临时人员有78人、在编在岗人员有170人。现有在编在岗人员155人,其中退休22人、自收自支75人、财政供养 58人。從事专业技术推广人员有54人,大专及以上学历22人,中专学历32人,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36人,50岁及以上12人,40~50岁42人。平均每个镇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3人,人均承担1 333.33 hm2耕地、1.11万农村人口的技术指导。
1.2 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成效进一步凸显
自2006年“以钱养事”新机制运行以来,潜江市农业局通过稳定推广队伍,增强了推广实力、创新了服务手段、提高了服务效率,基层农技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新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全市每年示范推广优良品种逾20个,配套推广新技术逾30项,高效模式15种,面积逾13.3万hm2,举办各类试验、示范样板30个以上,面积逾2.7万公顷次。二是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建设主要农产品基地,与龙头企业对接,抓布局、扩规模、树品牌、创特色,较好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建立了市有现代农业展示中心、镇处有科技示范场、村组有科技示范户的三级农业科技展示平台,并在市、镇、村三级建立了新技术培训网络,加强了新技术的培训,每年培训10万人次以上;全市每年建设科技示范场30个以上,面积0.67万hm2以上;每年培植科技示范户500户,其中核心科技示范户200户,辐射带动农户5 000户;每年印发《潜江农业》《病虫情报》等科技小报150万份;建立了市、镇、村科技咨询平台,市直和镇处农技中心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网络咨询服务农民10万人次以上。四是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每年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参加全省知识更新培训,17个镇处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公益性服务人员已全部到大专院校和通过远程教育平台轮训了1次。五是病虫测报力度进一步加强。全市每年病虫防治面积17.33万hm2,挽回经济损失1.5亿元以上。
1.3 农业主推技术应用效果进一步提升
突出潜江虾—稻、大豆、蔬菜、半夏等特色主导产业,在稳定粮食产能基础上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和经营结构调整,推行按户连片、高效种养。全市虾稻共作生态种养面积4万hm2,建成了13个万亩和60个千亩集中连片虾稻共作标准化生态种养基地,制订了《潜江龙虾虾稻共作养殖技术规程标准》《潜江龙虾虾稻轮作养殖技术规程》等5项湖北省地方标准和8项潜江市地方标准。全面推广应用水稻集中育秧机械插秧技术、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技术等35项技术,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了95%以上,主导品种普及率达到了95%。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39.2万kW,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78.5%,远超湖北省平均指标,全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1.5%以内。
1.4 农技推广服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为了切实推进农技推广服务监督管理、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效能,市农业局结合实际,分别制定了《镇处农技中心管理办法》《镇处农技中心财务管理办法》《镇处农技中心“以钱养事”资金管理办法》《镇处农技中心业务考核办法》《镇处农技中心档案管理办法》等,用制度来规范项目和“以钱养事”新机制的运行,做到各项制度挂上墙,用制度管理人和事,使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有章可循,有效促进了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人心不稳,农技推广体系面临是否能持续稳定发展问题
一是2006年改制后,镇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单位性质由原来的事业单位变成了民间组织,人员身份也退出了事业单位编制序列,随时可以被解除聘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农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待遇低,不断加重的服务任务与缓慢增长的报酬不相适应。农技人员财政基本工资不能正常晋级,并且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要从省拨“以钱养事”资金中挤占,影响了公益性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且续保难度大;三是住房条件差,基层农技人员大多数虽有住房,但条件较差,少数人没有住房[1]。
2.2 办公场所及推广服务手段落后
由于“以钱养事”没有专门列支改善办公场所和推广服务手段的资金,日益渐差的工作条件无法满足农技推广服务需要,甚至有的农技中心没有固定办公场所。技术推广缺乏交通工具,“调查靠一双腿,讲课靠一张嘴”现象普遍存在。
2.3 人员老化、知识老化,推广后劲不足
在镇处农技人员中50岁及以上的占22.2%,40~50岁的占77.8%,均为1997年以前毕业的大、中专生,后期没有人才引进,人员基本老龄化。由于没有建立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和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撑,农技人员接受中长期培训的机会很少,缺乏新知识、新技术,无法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推广后劲不足[2]。
2.4 “以钱养事”资金保障难度大,管理体制不顺
按湖北省委、省政府办公厅(鄂办发〔2007〕17号)文件规定,“以钱养事”资金80%用于农技推广,但现在由于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缴纳基数提高,“以钱养事”资金分配不变的情况下,50%用于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缴纳,有的镇处达到100%,经费严重不足根本达不到上述标准。潜江市改革名义上是实行的“管理在市、服务在基层”的市级行政主管部门派出制,但实际操作中各镇处农技服务中心是与当地政府签订的“以钱养事”工作责任合同,“以钱养事”资金则由市财政按耕地面积切块到各镇处,各镇处再按从事公益性服务人员人数分解到各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只承担工作责任,不负责资金流动,业务工作的考核结果不能真正作为“以钱养事”资金分配的依据。近几年来,业务主管部门为了更好地搞好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各镇处中心之间进行了少数人员调动,但“以钱养事”资金还是按原有镇处中心人头进行划拨,便出现了镇处之间人员调动后工资关系不能正常调动的现象,导致相关单位五险一金不能正常缴纳,从而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3 发展建议
3.1 加强基层综合农技中心场所试点建设
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创新管理理念,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進一步加强潜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解决新形势下工作中存在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人员不畅、经费不足、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潜江市应以虾稻、大豆、潜半夏、果蔬等主导产业为重点,在原有镇处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基础上整合建设基层综合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让农技人员各尽其职,更好地从事农村公益性服务,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2 理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管理体制,恢复单位性质
一是明确管理体制。对镇处农技中心的管理本着“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双重领导,合理划分职责,发挥两个积极性”的原则,实行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镇处政府负责所属农技人员的行政领导,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镇处农技服务中心“人、财、物”的统一管理。二是合理设置机构,科学核定编制。在17个镇处设置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按照人均服务666.67 hm2耕地的指标,科学核定各地农技人员编制,达到人员均衡、任务均衡[3]。三是恢复单位性质和个人身份。恢复镇处农技中心为事业单位性质,恢复农技人员的事业编制。
3.3 建立人才流动和人才引进机制
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和人才引进机制,可充分调动基层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一是潜江市“以钱养事”资金财政实行切块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各镇处农技人员的合理流动,产业结构调整也对农技人员的交流提出了要求。二是潜江市基层农技推广中心自1997年以后没有引进大中专毕业生,目前基层农技人员中已没有40岁以下的技术人员。基层农技推广工作除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外,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知识,因而基层农技中心引进人才已迫在眉睫。基层农技中心引进人才可优先考虑支农期满合格的“三支一扶”支农学生,他们中绝大多数经过2~3年的实践工作即可培养成为合格的农技员[4]。
3.4 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高公益性服务能力
湖北省委《关于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农村公益性事业发展的意见》(鄂发[2005]13号)明确规定“县级财政要将农村公益事业服务经费按照部门预算要求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逐年加大对农村公益性事业的财政投入,并分解落实到具体服务项目”。建议市级财政在农业项目上安排专项资金,按照“六有”目标(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办公场所、有推广仪器设备、有试验示范基地),改善基层农技服务中心办公、生活条件,改善技术装备和推广设施,提高推广服务能力。
4 参考文献
[1] 蒋桂莲.兴城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7(20):265.
[2] 郭永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J].吉林农业,2017(18):52.
[3] 胡正文,惠琳.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探索[J].江苏农村经济,2017(9):50-51.
[4] 刘艳,曾林,乌春芹,等.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通讯,2017(8):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