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9-08-23伍薪蓉
伍薪蓉
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血液透析具有弥散、对流等多种机制,其多应用于肾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达到清除机体内代谢废物和水分的目的,使机体水电解质水平到达合理范围内,维持组织内环境平衡[1]。护士是与血液透析患者接触最多的医务人员,是血液透析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血液透析的质量、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时间。传统血液透析护理由护理人员按传统护理内容实施干预,管理项目繁多,缺乏深度,且临床上仅依靠单纯的治疗以及技术改进已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故医院应当加强血液透析治疗护理质量的管理。本次研究通过总结临床经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能够发挥各护士的特长,各组针对单一护理问题实施干预,可有效明确各组职责范围,保证各护理问题均得到针对性管理,可有效解决护理质量差的问题[2]。本次随机选择92例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对其护理质量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8月-2018年4月收治血液透析患者92例。本研究遵循自愿原则、保密原则、尊重原则,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凡涉及患者隐私信息的,均遵循保密原则,维护患者的权益。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试验组方法: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将护士根据自身特长进行分组管理,每组人员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①管理小组组建:由护理人员、医师、工程师组成,并分为基础情况管理组、透析组、营养管理组、心理护理组、感染组、异常事件组、工程处理组等,每组由3人组成,由高级职称护士或者由高年资有丰富血液透析临床经验的护士担任组长。②相关知识培训:定期对各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使其可有效掌握各指标评价方法、营养状况评估方法、差错事件预防措施等,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待培训结束随机抽取时间进行考核,对护理人员具体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后期培训工作方案的调整。③质量跟踪:根据患者实际身体情况、心理状态、受教育水平、病情变化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制定科学、合理护理方案,并为患者建立相关档案,如血管通路的档案、营养评估档案等,以便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跟踪、对比,为护理方案的修改提供可靠依据。④宣教:护理人员需详细告知患者自身疾病、治疗、不良事件等知识,使其准确掌握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事件和相关对策,提高患者重视程度。对患者具体服用的药物、剂量进行讲解,并制作成床头卡粘贴于床头,提醒其按时服药,并叮嘱其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临床问题及时、科学、准确解答,在解答过程中需注意态度、用语,提高患者接收能力和认知能力,在解答过程中引导患者树立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⑤总结汇报:月末各组人员就实际情况进行汇总,对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出合理、有效解决方法。
对照组方法:传统管理模式:①卫生管理:护理人员在实施相关操作过程中需加强对手部卫生的管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手部卫生原则。②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血液透析的具体方法及临床实施管理的原则,叮嘱其加强自身卫生管理。③饮食管理:指导患者多进食高热量、低钠、低钾、优质蛋白类食物,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遵医嘱进食维生素B等补充微量元素的药物[3]。④安全护理:为透析患者拉起床栏,防止病人跌床,对于意识障碍、透析过程中易睡着而不自觉移动肢体的患者适当进行约束。两组管理方法均实施6个月。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s,分)
组别 n 病区管理 基础管理 消毒管理 无菌管理试验组 46 42.31±1.25 42.04±1.28 41.86±1.56 41.26±3.15对照组 46 31.14±3.22 32.24±3.61 32.57±2.59 32.24±2.05 t 21.9329 17.3533 20.8392 16.2776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分析指标:①护理质量评估:参考《基础护理工作规范》评估[4],分值50分,对病区管理、基础护理等护理质量进行评估。②临床指标评估:血清白蛋白、肌酐、血红白蛋白、尿素清除率。③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估:观察管理过程中感染、异常事件、机器故障等事件发生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试验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试验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基于试验组方法优势,对照组在试验结束后也同样使用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管理。
讨 论
随着我国血液透析技术、设备的持续发展,实施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旧居高不下,为改善患者主观感受,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技术人员需共同配合,提高患者治疗舒适性,护理人员作为该方法实施者、主导者,不仅要掌握实施方法,还需制定管理方法,以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5]。
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是新型护理管理方法,与传统管理模式存在本质差异,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通过深入学习与患者疾病、治疗等相关知识后,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对常见的护理问题和潜在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并进行针对性管理,在培养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同时,改善医患关系,规避临床不良事件及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效果。本次研究中,试验组病区管理、基础管理、消毒管理、无菌管理等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肌酐、血红白蛋白、尿素清除率等临床指标评估较对照组优,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主要由于该管理模式根据透析质量和临床需求进行分组管理,将临床工作人员分为不同管理小组,各小组职责明确并制定了合理的管理评价指标,使医务人员、工程师等均积极参与到护理质量管理中,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增强了工作人员责任心,从而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6-7]。且该模式设立了专门的营养管理小组和心理护理小组,营养管理小组的设立使患者得到了更好且更加完善的饮食指导,饮食摄入更加合理,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心理护理小组的设立能够针对患者存在不良情绪,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8],患者透析更加充分,从而使患者肌酐、尿素清除率优于对照组。该研究结果与李芸等研究有一定相似性[9],且其证实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实施后患者、家属满意度较高,血钙、血钾等达标率较高,故该管理方法在血液透析管理中的价值得到证实。
表3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n 血清白蛋白(g/L) 血红白蛋白(g/L) 肌酐(μmol/L) 尿素清除率试验组 46 41.13±2.81 106.42±7.15 1073.21±114.52 1.51±0.15对照组 46 36.11±2.15 92.41±6.25 801.25±91.15 1.28±0.18 t 9.6229 10.0057 12.6021 6.6576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表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综合上述,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对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价值显著,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