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人胆囊炎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2019-08-23朱桔全
朱桔全
410148长沙县中医院,湖南长沙
胆囊炎和胆总管结石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腹腔疾病,前者指胆囊内有炎症出现,后者表明有结石在胆总管内出现。两者既可单独发病,也可同时存在两种疾病[1]。胆囊炎及胆管结石患者一旦发病,患者普遍存在上腹部明显疼痛、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等胃肠道反应和黄疸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明显损伤[2]。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方式进行该疾病的治疗,具体效果因人而异。为深入探讨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将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老年胆囊炎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老年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患者90例,以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0~85岁,平均(71.2±1.6)岁;病程0.8~12.4年,平均(7.6±0.9)年。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61~83岁,平均(71.5±1.4)岁;病程1.0~12.8年,平均(7.9±0.8)年。
纳入标准:①存在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和黄疸等胆囊炎胆结石症状。②患者依从性良好,自愿参与。③年龄60~85岁。
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造血功能异常者。②心、脑、肾脏等器官功能严重异常者。③胆囊炎胆结石手术禁忌证者。④精神病患者或既往有精神病史者。⑤当前处于妊娠或哺乳阶段的女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
治疗方式:均行手术治疗方式。①对照组采用开腹式手术,予以全身麻醉,指导患者取平卧位,于右肋下缘行一手术切口,彻底暴露病灶,切除病变部位;术后严格观察恢复情况,给予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②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囊炎胆结石切除术: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指导患者在手术床上取平卧位,予以气管插管,头部抬高约20°,稍偏于右侧;于患者肚脐下方1 cm处行一手术切口,分别在患者右腋前线0.5 cm处和右锁骨中线作一手术切口,切孔位置在右剑突下1 cm处。置入腹腔镜,探查患者腹腔形态构造,离断动脉血管,分离胆囊管;同时用钛夹夹紧胆囊管近端,剥离胆囊,实施电凝止血措施。待穿刺成功后,在胆总管前壁进行戳孔,在此处行长度约为1 cm的切口,经右锁骨中线置入纤维胆管镜;插入胆总管直至手术切口,经胆总管取出结石。若结石较小,不易取出,可插入输尿管。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致使结石破裂分散后被取出。确定患者体内无结石残留后,在患者胆总管内置入T管,缝合胆总管,在小网膜孔处放置引流管。手术完成后,实施抗感染、止血、止痛措施。
观察指标[3]: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和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治疗后患者胆结石基本清除,血象基本恢复正常,炎症症状基本消失。②有效:治疗后,患者体内大部分结石被清除,血象有所好转,炎症面积缩小。③无效:治疗后,胆结石清除效果不佳,血象未出现明显变化,炎症面积缩减不明显,或病情比治疗前更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是普通外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发展变化使得该疾病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胆囊内出现结石时通常无明显症状,若与慢性胆囊炎合并,便可能出现上腹部饱胀、消化不良等症状[4]。以临床症状表现可将胆囊炎胆管结石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2个发展阶段,前者以上腹部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表现,严重时导致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同时伴随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和发热、黄疸症状;慢性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上腹痛可出现程度各异的刺痛感,过度劳累或进食油腻类食物后疼痛感加重。
综上所述,给予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不但能使疾病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升,也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可缓解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值得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