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与摄食训练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2019-08-23张雅琴
张雅琴
51024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广东广州
脑卒中属于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提高。吞咽功能障碍则是常见的脑卒中临床症状之一,其发生率可达45%,并且有45%~55%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会出现误吸、细菌感染、胃液逆流、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因此,针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除了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还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如吞咽功能训练、摄食训练等。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0例,分析吞咽与摄食训练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0~80岁;其中脑出血10例,脑梗死40例。试验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9~79岁;其中脑出血12例,脑梗死38例。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①常规护理:患者床边需要配置专门的吸引设备,以便解决突发事故;在进餐过程中,一旦发生吸入,立即用吸引设备吸出口内和咽部食物;患者进食后,需要将头部略微抬高,防止胃液逆流[1]。②口腔护理:进行口腔护理的目的是确保口腔卫生,避免口腔内滋生细菌。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和摄食训练:①吞咽功能训练:对患者咽部进行冷刺激,具体可以应用冰冻棉签刺激咽部和舌根部;引导患者在三餐前进行空吞咽练习,每次进行20 min;引导患者进行舌部水平、侧方、后缩运动[2];引导患者做咳嗽练习,成对气管刺激的防御体系;引导患者进行喉肌训练,用手指握住喉结进行上下运动,同时进行空咽动作,诱导吞咽功能。②摄食训练:进行吞咽功能训练1~2周后,开始引导患者进行摄食训练。进行摄食训练时,保持半卧体位或侧卧体位,使食物更好的集中在健侧口腔一侧;最好选择冷食为摄食训练食物,冷食的温度能够提高口腔对食物的敏感度,进而减少误咽现象,最初需要选择胶冻样食物,随后过渡到糊状食物,最后过渡到流质食物;在进食过程中,先进行少量试吞,无异常现象后在逐渐加量,每次进食量不能超过20 mL[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应用洼田饮水试验,分为5级:①Ⅰ级:能够1次顺利将水咽下且不出现呛咳;②Ⅱ级:能够两次或以上顺利将水咽下且不出现呛咳;③Ⅲ级:能够1次顺利将水咽下但出现呛咳;④Ⅳ级:能够两次或以上顺利将水咽下但出现呛咳;⑤Ⅴ级:不能够顺利将水咽下且出现呛咳。
统计学方法:数据使用SPSS 19.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比较:试验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脑卒中具有发病紧急、致残率较高、预后效果较差、死亡率较高等临床特点,常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一旦发病会给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吞咽功能障碍属于脑卒中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之一,据临床医学资料显示,针对吞咽功能障碍,需要通过功能训练引导患者尽快恢复吞咽功能,吞咽功能训练、摄食训练便是最为普遍的功能训练方式。通常情况下,轻度吞功能障碍只需要接受摄食训练,而重度吞咽功能障碍需要在接受完吞咽功能训练后再接受摄食训练[4]。
表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比较[n(%)]
本次研究证实了吞咽与摄食训练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有利于改善吞咽功能,适合普遍应用。诸多临床医学研究治疗同样显示,针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进行吞咽与摄食训练,能够提高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能力,同时可以有效预防口腔及其咽下肌群萎缩,进而提高吞咽的灵活性。
总之,针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可以在应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吞咽与摄食训练方式,改善吞咽功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同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