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育在妇科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
2019-08-23赵斌张海娇孙晓琳
赵斌 张海娇 孙晓琳
(青岛大学附属医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00)
同伴教育是利用人们的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教育背景、共同经历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聚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1]。在国外,同伴教育广泛应用在教师、学生、消防、护士群体中。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6月-12月一病区的12名妇科护理人员设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9.83±4.04)岁;将同期二病区的13名妇科护理人员设为观察组,也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9.61±4.86)岁。两组护理人员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同伴教育在妇科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1.2.2 研究方法 (1)对照组采用传统演示加讲解的方法进行培训,每月安排规范化操作知识讲座一次,进行循序渐进的知识学习,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每周进行操作示范培训一次,通过实际操作加深规范化操作培训的学习效果,如此持续六个月的培训。
(2)观察组除传统演示加讲解的方法外,引入同伴教育干预,具体操作为:
①制定同伴教育计划。其计划包括理论知识目标和实际操作目标②选择同伴教育者并进行培训。同伴教育者的选择标准:遵循自愿参加的原则;平时基本及专科理论考核、急救技能考核平均成绩95分以上;乐于助人,有奉献精神,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乐于助人,有奉献精神,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必须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选择对照组中满足以上标准的两位护理人员担任同伴教育者,负责平时的训练和指导。其中理论知识学习的同伴教育者,针对每月讲座宣讲的重点内容进行PPT制作,并通过举行小型报告会解答同伴问题,并由课题研究人员监督,保证培训结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如此持续六个月培训。
1.3 评价方法
(1)培训满意度:两组人员通过对培训无记名评分调查,进行培训满意度统计,满分为5分,分值为0~5的整数。
(2)培训效果:通过为期六个月的培训后,对两组人员的理论及操作分别进行测试,考核成绩总分为100分,理论和操作考核分别占比50%,取两项成绩相加为最后得分。
(3)病患满意度:分别对两个病区的20位病患进行满意度调查,两组的同序号病患需在相同时间入院,调查满意度满分为5分,分值为-的整数。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培训满意度和培训考核得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培训满意度和培训考核结果比较(±s,分)
组别n培训满意度培训考核成绩实验组123.92±0.6791.33±2.87对照组134.15±0.6994.38±2.40 t 0.8722.892 P 0.3920.008
2.2 两组护理人员所在病区病患满意度得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所在病区病患满意度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人员所在病区病患满意度比较(±s,分)
分组n患者满意度第一病区203.80±0.62第二病区204.20±0.70 t 1.925 P 0.062
3.讨论
同伴教育最初在澳大利亚及西方得到广泛应用,对青少年的生殖教育等具有良好等效果。后在社会发展领域内被作为一种广泛等培训方法,在防艾滋病、反对毒品、戒烟等均有很高等应用价值。本研究将这种教育方法应用于妇科护理人员规范化操作,数据显示,用此方法进行的培训中护理人员满意度,考核成绩较高,且病患满意度也较高。究其原因,可能是采用此方法培训的护士中,同伴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有共同的生活环境、语言及学习目标,有利于相互沟通,交流学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