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木薯高产高效栽培①

2019-08-23赵大伟李国芳刘亚俊杨永梅邓国军黄兴粉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鲜薯结薯木薯

赵大伟 李国芳 刘亚俊 杨永梅 邓国军 黄兴粉

(1文山州农业科学院 云南文山 663099;2临沧市热作科技指导站 云南临沧 677000;3临沧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云南临沧 677000)

木薯(Maninot esculentaCrantz.)属于大戟科木薯属,是全球近5亿人口的主要粮食来源[1-2],也是一种富含淀粉的块根作物,有地下粮仓、淀粉之王、能源作物之称,是年产亿吨以上的七大作物之一[3-4],与马铃薯、甘薯并称世界三大薯类作物[5],主要用于食用、饲用和工业开发利用[6]。2009年中国木薯收获总面积38.6万hm2,鲜薯总产量830.3万t,平均鲜薯单产21.5t/hm2,年总产值23.7亿元,木薯产值较低[7]。木薯原产地是热带,随着人类不断的引种和驯化,已适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气候,南北纬30°之间,海拔2000 m以下,无霜冻和暴风雨少的地方栽培[8-11]。云南文山地多田少,大多是海拔800~1500m的山地,是不可多得的发展木薯生产地区[12-13],因此,加强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木薯栽培技术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目前,国内外对木薯栽培技术研究报道较多,但对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木薯栽培却少有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对13份木薯品种在高海拔地区栽培种植的研究,从而选出适宜当地推广木薯品种,为木薯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材料

供试木薯品种有13个,分别为SC205、SC8、新选048、 GR911、 SC124、 SC201、 SC5、 GR3、 H873、ZM8229、 KU50-2、 F124和GR4(CK)。

1.1.2 试验地点

试验在2017年种植于文山州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 北纬23°21′38″, 东经104°15′42″, 海拔1260m。 年平均气温16.3℃,年平均降雨量1500mm,年平均日照1804 h。太阳总辐射全年122.6 kcal/cm2。试验地为粘质壤土,0~20cm土层的主要养分特征:pH6.12,速效氮74.07 mg/kg,速效磷7.37 mg/kg,速效钾131.67mg/kg, 有机质24.76 g/kg, 全氮1.34g/kg[14]。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净作,4行区,每个试验小区面积20m2,行距1 m,株距0.8 m,4行区,行长5 m,每小区种植24株,密度采用0.8 m×1.0 m。起垄种植,单干型留双茎。

1.2.2 施肥

合理施肥是木薯获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木薯对氮、磷、钾的需要量不同,所以本课题组采用每667 m2施肥50 kg的15∶15∶15复合肥一袋作为基肥,在木薯植后苗高20 cm追肥壮苗,每667 m2施尿素、氯化钾各l0 kg,以促幼苗生长、粗壮,在结薯期施结薯肥每667 m2施尿素10 kg、氯化钾15 kg。

1.2.3 补苗间苗

补苗间苗是木薯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种植木薯20 d,如果发现缺苗,及时补苗,一保全苗;齐苗后,苗高15~20 cm时,每穴只留1~2苗,间去多余弱苗。同时根据高产管理措施进行除草、治虫、灌溉和排水等田间管理措施。

1.2.4 木薯性状测定

木薯收获前在每个小区随机抽取长势正常的l0株进行各项目测定,包括株高(从地面到茎杆顶端生长点的高度)、主茎粗(距地面10 cm处木薯主茎的直径)、分枝高度(自主茎的第一分叉处至地面的高度)、一级分枝数、二级分枝数、茎质量、单株结薯数、单株结薯重、收获指数和淀粉含量。

1.2.5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7和DPS14.5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木薯经济性状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品种间的茎粗、一级分枝数、收获指数和淀粉含量差异不大;从株高看各品种差异明显,GR911最低,仅为146.1 cm,GR4最高,为248.2 cm;从分枝高看,除GR911、SC5和F124低于100 cm,其他品种均高于1 m;从二级分枝数看,ZM8229最低,仅为1.2;从茎质量分析,SC124最高,为3.58 kg, H873是唯一低于2 kg的品种,其余品种差异不大;从单株结薯数和单株结薯重看,ZM8229的单株结薯数最多,有13.8,SC124的单株结薯重最高,为3.61 kg,也是唯一超过3 kg的品种,其余品种差异不大。

表1 不同品种木薯经济性状分析

续表1 不同品种木薯经济性状分析

2.2 各木薯鲜薯产量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本试验木薯鲜薯每667 m2产量1 621.9~2 882.6 kg,有3个品种高于对照GR4(CK),分别是SC124、SC8和新选048,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 882.6、2 344.5和2 311.2 kg,分别比对照GR4(CK)增产41.8%、15.3%和13.7%,其余品种均低于对照GR4(CK),其中H873的每667m2产量最低,仅为1 621.9 kg,比对照GR4(CK)减产20.2%。

表2 不同品种木薯鲜薯产量分析及显著性测验

表3 不同品种木薯鲜薯产量方差分析

2.3 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从表2、3可以看出,F测验处理间F值=55.034 1>F0.O1=2.9633,试验各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经多重比较,SC124与其他品种产量差异极显著,SC8和新选048与SC205、 KU50-2、 GR3、 SC201、 GR911、 ZM8229、F124和H873产量差异极显著,GR4(CK)和SC5与H873产量差异极显著,其它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2.4 各品种木薯经济效益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根据市场价格,木薯收购价600元/t[12],总产值为14 589.80~25 930.43元/hm2,有3个品种的总产值高于对照,其中SC124的总产值最高,产值达25930.43元/hm2, 其次是SC8和新选048,达21089.96和20790.40元/hm2。 纯收入6189.80~17530.43元/hm2,纯收入高于10000.00元/hm2有3个品种,其中SC124的纯收入最高,纯收入达17 530.43元/hm2,H873的纯收入最低,仅为6189.80元/hm2。 产投比在1.74∶1~3.09∶1,其中SC124的产投比最高,H873的产投比最低,仅为1.90∶1。

3 讨论与结论

木薯品种不同对光、热、肥、水等要求也不同,同时适宜栽种的环境也不同。本试验表明,木薯鲜薯产量顺序和经济效益顺序均为SC124>SC8>新选048>GR4(CK)>SC5>SC205>KU50-2>GR3>SC201>GR911>ZM8229>F124>H873, 其中SC124的鲜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是供试品种中最高的,分别为43 217.39和25 930.43元/hm2, 因此采用SC124作为当地种植推广的木薯品种更有利于木薯增产。

文山州地势多样,有海拔2 991.2 m的薄竹山峰,也有海拔107 m的边境口岸天保镇,州内大多为800~1 500 m的山地[12],当地木薯种植历史悠久,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木薯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和加工增效优势的认识提高,特别是木薯酒精加工地方龙头企业的建立,全州广大农村已将木薯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富民工程。因此选育和外引优质适宜的木薯新品种,将有效提高木薯种植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木薯产业的良性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很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发展文山农业经济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出贡献。

表4 不同品种木薯经济效益分析

猜你喜欢

鲜薯结薯木薯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清、民国木薯在广东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初探
“巫溪洋芋”鲜薯质量控制技术现状及对策探讨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挖木薯
不同培养基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贵州鲜薯走向大江南北
贵州:马铃薯大省地位突显
尼日利亚木薯农民合作联盟签署协议促进木薯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