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衣柜前,敲敲孩子的心门
2019-08-22倪男奇
倪男奇
春末夏初,帮儿子小米一起整理他的衣柜,他小时候的衣物多是朋友们送的“二手货”,我们几乎不买新的,这符合我和米爸的生活观与消费观——经济环保。这两年他长大了,收不到什么旧衣物了,所以开始买新衣服。
小米一边整理衣物,一边灵感四出。他突然想起某件T恤衫,从夏季衣服里找了出来,发自内心又带点夸张地对那件T恤说:“哎呀,我的小宝贝,可找到你了,我太爱你了!”那其实就是一件已经穿旧的蓝T恤衫,我知道他一直很喜欢,但今天忽然感觉到这种喜欢不一般。
我顺手把一件他还没穿过的新衣拿了出来,那件衣服因为太大还没轮得上穿。我问他:“你记得这件衣服是谁送给你的吗?”他摇摇头,我告诉他是谷阿姨,他立马高兴起来,说:“谷阿姨是世界上最好的阿姨!”
谷阿姨是小米曾经的保姆,在我家工作了两三年,这件衣服是我们离开北京时,谷阿姨特意送给小米的。她大概怕孩子长得快,或许也是想让小米不要忘记她,所以买了一件9—10岁孩子穿的衣服,而我们分别的时候,小米才5岁半!显然,这件尚未穿过的衣服,确实让小米感觉到与谷阿姨的联结和爱。
有一件羽绒服是小米非常喜欢的,经常穿,袖口被磨破了也不离不弃。我说,那是霞霞阿姨家的哥哥给的。他显然记不清楚了,于是细致地问我:“他们什么时候来过我们家,我们什么时候去过他家,2岁、3岁、4岁?”我能感觉到小米在透过衣服,专注地搜寻可能的记忆。
小米穿过的旧衣服,我也同样会整理后,送给需要的朋友或者捐赠,一般都会经他同意认可,有时候,他还没准备好和这些衣物说“再见”。比如有一次,他的雨鞋没怎么穿就小了,上面有可爱的米老鼠的图案。我提议送给邻居小朋友,小米却十分舍不得,明确而坚定地说要留下,说以后给自己的儿子穿。我虽然想要“断舍离”,但还是不禁为孩子对物件这种纯粹的喜爱而赞叹。他既然还没有准备好割舍,为什么不多给他一些时间呢?
最近,我把早已收拾好的小米的几件旧衣物重新拿了出来,上次他还舍不得送人,这次却很大方热情地表示很愿意送。小米已經充分准备好把这些衣服分享出去了。
成长是不断地收获、蜕变,也是不断地丧失、哀悼,两个过程并行不悖。更深入、更充分地联结,也就可以更从容、更轻松地放下并去告别。
孩子的心是那么柔软可爱,作为成人的我们,多数或许已经遗忘了那些记忆,但通过孩子,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简单纯粹的物质背后的情感联结。一件衣物不是因为名牌而尊贵,而是因为有情感的联结而变得珍贵。
对待孩子的玩具、书籍等物品时同样需要如此,在做处理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心去体会一下孩子的感受,在成人进行“断舍离”的时候,也让孩子参与这样一个过程,表达自己的感受,依着孩子的节奏,让他们去学习舍与得。
有时看似麻烦的情感,却教会了我们如何对待物、对待制作物件的人以及如何对待自然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