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难题”还给孩子

2019-08-22梁冰孙为为

家教世界·V家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骨牌成功感难题

梁冰 孙为为

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来说,娇生惯养确实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碰到问题只需一哭一闹就可以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所有难题在霎那间迎刃而解。不妨来看看以下几个真实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小片段。

情境1:上学快迟到了,爸爸让宝贝赶快穿好鞋子,但随即而来的是宝贝的哭闹声:“我不会穿,太难穿了!”爸爸二话不说,马上帮宝贝穿上,宝贝破涕而笑,这个难题看似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情境2:“妈妈,我们来玩木头人的游戏吧,谁先动,谁就输了。”在接受宝贝的挑战后,为了让宝贝获胜,妈妈坚持了没一会就东倒西歪,此时宝贝像打了胜仗的小将军:“我赢啦,我赢啦!”

情境3:宝贝在玩多米诺骨牌,正在探究时,妈妈在一旁“善意”提醒:“骨牌放的时候要当心,距离摆得不能太远或太近,你瞧,太远碰不到就不会倒,太近也不行哦。”一次探索小游戏,在妈妈的唠叨下,变得非常“一帆风顺”。

分析:看似“一帆风顺”的背后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原本属于宝贝们的“难题”去哪儿了?

都是“溺爱”惹的祸。“哭”成了宝贝战胜困难的唯一武器,当孩子哭闹时,父母便无条件投降,包办所有。但是温室里成长的孩子,很难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导致面对新事物或困难时,会轻而易举地放弃。这种溺爱对孩子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

很多父母对“成功感”的理解有偏颇。遇到困难时妈妈一旁的“善意”提醒、玩游戏时让孩子不费力气获得成功……諸如此类,都只属于浮于表面的成功感,它让孩子失去了探索的能力和拼搏的精神。真正的“成功感”应定义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一定目标时的愉悦感和自豪感。

忽视“难题”的正向作用。难题,是难得的机会,让孩子直面困难、勇于解决问题,然后专注探索、积极思考、乐于创新……而所有这些能力和品质,才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财富。

应对: 把“难题”还给孩子

暂停一下,缓冲宝贝的焦虑情绪。孩子尚小,遭遇挫折时出现一些比较激烈的情绪反映是正常的,面对宝贝的哭闹,爸爸妈妈切忌立刻缴械投降,时间久了,会让宝贝误认为“哭能解决一切问题”。此时,我们可以暂停活动,缓冲一下宝贝的焦虑情绪,等情绪稳定后再进行有效的沟通。

分解难题,让宝贝掌握方法。宝贝受到挫折的时候,家长需站在孩子的立场分析出现难题的原因,比如上述情景中不会系鞋带的场景,父母可以先跟孩子一起分析出现这个场景的原因(比如低年龄段的孩子肌肉还没有获得充分的发展),如果是五六岁的孩子,完全可以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儿歌来分解系鞋带的方法,比如:一只兔耳朵,两只兔耳朵,一左一右碰一碰,钻过一个小山洞,拉一拉,变成蝴蝶花。瞧,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宝贝不再有畏难情绪,并在游戏中获得了战胜困难的方法。

有效支持,给宝贝提供充分探索的空间。宝贝在探索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我们不妨做一做“笨家长”。比如情境3中宝贝搭建多米诺骨牌出现困难时,家长可以装傻:“我也不会,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当孩子由于骨牌摆得距离太远导致失败时,家长可以采取等待的态度,支持宝贝分析原因,再次尝试;如果获得成功,可以将两组骨牌对比呈现在宝贝面前,启发他思考骨牌搭建的方法。也就是说,必须将宝贝视为难题的主人,把难题还给宝贝,而不是越俎代庖。

猜你喜欢

骨牌成功感难题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感赋
自信心和成功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根本
一只苍蝇摧毁世界纪录
一只苍蝇摧毁世界纪录
一只苍蝇摧毁世界纪录
难题大作战
画“树”解难题
生物教学中课堂展示的形式与实施策略探析
巧解难题
不断延伸的骨牌“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