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广武古城农牧文明融合初探
2019-08-22田泽宇
田泽宇
摘 要:山西朔州旧广武古城,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体系的再现。这里群山连绵,地势险要,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游牧民族和汉民族的交汇之地。本文从旧广武古城的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因素入手,初探旧广武古城的农牧文明融合的原因与表现。
关键词:旧广武古城;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文化融合
1 旧广武古城概况
旧广武古城,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城南40公里的广武汉墓群南侧,是山西省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同时是位于长城中部一处重要的军事堡寨,是山西三大关之一的雁门关防御的核心所在。旧广武古城内保存有明代古城墙,古城城墙周长1652米,总占地16296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城墙总高8.3米,下宽5米,顶宽3.4米,外表全部砖砌,石条作基。旧广武城是山西省除平遥古城以外保存最好的古城,在2006年被评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广武古城始建于辽代,到了明洪武七年包砖,成为现代的面貌,而清代曾作过维修和补葺。现存城墙外观具有明代特点,但主体的布局、构造沿用辽代所设。
2 旧广武古城农牧文明融合文化解读
2.1 地理因素对文化形成影响
地理上的险要位置,造就了这座防御性古城。山西北部的群山汇聚之处,所建起的长城,代表着游牧民族与汉民族的交汇、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和的冲突。雄踞着隘口,群山环绕,站在城楼上可瞭望附近一片山貌,与雁门关紧紧相邻的旧广武古城,在历史上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多次在这里发生战争。因此,这里成为了历来防御的重要地带。北宋官修的一部军事著作《武经总要》中提到:“代州雁门郡,宋治广武城,三面临边,自古匈奴入寇之路,号要害之郡。与忻州相应援置十三砦守之。仍为?边安抚司治所。”在这里点明了广武城在军事战略上的重要位置。《代州志》转引《两镇三关志》记载: “广武当朔州马邑大川之冲,忻代崞峙诸郡县之要,凡敌由大同左右卫而入势当首犯。东越广武则平刑皆敌卫也,西越百草沟则夹柳树雕窝梁皆要害也,雁门警备于是为急。”由于险要的地理位置,旧广武古城汉代时频频受到匈奴侵扰,从宋辽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都为重要军事要塞。
2.2 广武地区与游牧文化
旧广武古城位于晋北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交汇之处,广武地区以北的广袤地域,是古代游牧民族活动区域范围。且部分历史时期中,匈奴、鲜卑、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曾在广武地区盘踞,或在广武地区与农耕民族长期对峙。
游牧民族的特点之一是以地域分聚落,过群居生活。其生产集体进行,人数多,规模大。其社会组成以家庭为细胞,以部落为单位,家庭与部落则互相依托,共同生存。同时,游牧民族的文化呈现崇拜、依赖、适应大自然的文化特征,其以畜牧业为核心,适应自然的固有机制,并且随着自然因素的改变也随之迁移,需要较好的自然环境,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资源。而中原广袤的平原,气候优越,土地优渥,是游牧民族紧盯的土地。而与农耕民族的战争,则一触即发。
2.3 广武地区与农耕文化
虽然游牧文化对旧广武古城文化体系有着一定的冲击,但对于旧广武古城以及广武地区的控制,则更多的是中原王朝,因此在古城中,农耕文化也有着重要的地位。而随着清王朝的出现,版图边境向外扩散,旧广武古城不再是边塞重镇,而成为山西北部地區一个适宜的农镇。由此,旧广武古城享有安静平和的生活,农耕文化气息逐渐浓厚。
且在自然地理条件上而言,旧广武古城较为适宜发展农业。东西两侧均为山体环绕,村西侧为季节性河流——二道河,发源于百草口内,河道宽度为40m,深2m,由南向北经过村庄西部,为村庄耕地主要灌溉水源。
同时,农业也成为了维系地域生存的主动脉。目前,旧广武古城村庄内绝大多数村民以种田为生,根据当地自然气候、地址条件等因素,主产玉米、土豆等作物,同时在院落内饲养一些牛、驴、羊、猪等牲畜,村庄内还有一些农产品加工如豆腐制作、小米糕制作等作坊。农耕文化特色显著,但整体收入水平较低。
2.4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融
在人类历史上,曾有过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文明模式——游牧与农耕。游牧民族不断迁移,而农耕文明常随土地因素扎根于某一地域。在近代工业文明以前,整个世界的历史便是由游牧世界与农耕时节两者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所组成的,其交往过程主要为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冲击。在历史进程中,游牧民族征服农耕民族是很常见的现象。随着游牧民族的迁移,游牧文化也渗入到不同地区。因此,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碰撞中,常伴随着文化上的交流、习俗上的变迁。
广武地区处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碰撞交融地带,旧广武古城建城之始,即因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的战争而来。抵御与战争,带来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上的交融。而世代以农耕为生的光武乡民,在这种龙争虎斗的拉锯中也融汇今习骑善射的尚武血液,并且坚固农耕和畜牧文化的双重特点,经济活动农牧并重。经过几百年来的融合,北方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艺术与广武地区传统文化相交融,成为胡汉杂居的特色,成为了此地一份独特的文化符号,正所谓“农夫也习挽雕弓”。
从广武地区人民的生活特点上,很明显的能够看出农耕和游牧文化并存的特点。人民的衣食通过农耕与土地获取,仰仗“天”的变幻,带有传统的农耕文化色彩,同时,人们也牧养牲畜,以放养为主圈养其次,带有游牧文化的风情。在饮食结构上,广武地区人民“既食五谷,也啖腥膻”,兼容农耕与游牧文化中的饮食结构。
在建筑上,旧广武古城见证者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融汇。目前广武地区有着一种非遗手艺,称作“雁门民居建造技艺”。这项技艺便与杨家将抗辽有关。军队在广武地区驻扎,随军带来建筑师,为此也带来了北宋的建筑技艺。而后旧广武古城一带被辽代控制,在城池的建筑布局上融入游牧民族的“聚落”概念,城池内布局紧密,为游牧民族为地域其他部落侵袭的聚居智慧。
同时,广武地区一代农民性格十分大气豪爽,而又十分淳朴尚义,其骨子里拥有着汉文化中的“儒”、“礼”,也兼顾着马背民族的“义”、“勇”。
由此可见,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旧广武古城和广武地区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两者互相补充,产生了良好的相互吸收与借鉴。旧广武古城,因此不仅仅是一座军事防御工事,更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相接触、相融合的载体,是一份重要且鲜活的历史画卷。这种文化的交融在多种方面得到体现,是十分珍贵的历史痕迹。
3 结语
旧广武古城,城墙和内城建筑布局基本保持完好,还原了辽代起古城的面貌,是山西境内乃至全国都鲜有的较完好保存的古城。如今现存的旧广武古城与周边的长城等历史遗迹,透露着浓厚的边塞军事防御风情,成为山西境内一份独到而精彩的历史文化风景线。并由于其具有的独特军事防御意义,旧广武古城被赋予了更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旧广武古城和周边的防御工事遗存是中国长城文化体系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体现了该地区历史上的多民族融合、防御历史,是中国军事文化、建筑文化等的体现。
同样,在千百年间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在广武地区的对峙中,旧广武古城也汲取了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智慧,衍生出此地地方性智慧,见证着两种文化在对峙的同时带来的融合。就如同当年的宋辽两国经过激战后的议和,农耕和游牧两种截然不同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相互借鉴,相互交融,在旧广武古城中产生了独特的文化现象,值得后人发掘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