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银行差异化发展
2019-08-22蒋李
蒋李
随着金融科技的进步,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会越来越多。
1978年,陈彩虹考入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为“武汉高校校友”的一员。2018年6月,从中国建设银行董事会秘书岗位上退休不久,陈彩虹回汉担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武汉如何为金融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商业银行如何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随着金融科技发展,中小型银行将走向何处?针对以上话题,陈彩虹近期接受了支点财经记者的独家专访。
武汉“还不够中心”
《支点》:您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任职已有半年以上,如何看待武汉如今的发展态势?
陈彩虹:在建行内部,“京广线”途经的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的分行体量较大、效益较好,被称为“一类行”。因此,我对武汉乃至湖北发展一直有所关注。
武汉占湖北GDP比重很高,但武汉周边城市发展相对不足。这种感觉不止来源于经济数据,还来源于直观感受。譬如从武汉开车到周边县市,路面质量立马就下了个台阶;在有的村镇,找个干净整洁的公厕都很难。
这与城市发展阶段有关,武汉只有在积聚资源、有相对丰裕的产出后才能形成辐射。但当武汉自身还处于发展期时,怎么去带动周边区域?
总而言之,个人认为,武汉“还不够中心”,要担负起“中心城市”这个职责,不管在基础建设还是产业发展方面,都还有一段路要走。
《支点》:金融业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撑。在您看来,武汉该如何为金融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陈彩虹:其一,政府要有服务理念,要因地制宜地推出符合产业需求的金融政策。
以湖北自贸区为例,很多银行在那里设置了类似“自贸区支行”的分支机构,但这些银行的业务跟其他分行没有太大区别。
这一背景下,政府应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在防范化解风险的情况下,允许、鼓励银行进行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在内的业务创新。
其二,充分利用存量金融资源。
东湖高新区是武汉经济增长极,当地曾提出设立“科技银行”的设想。但据我了解,东湖高新区一些银行的存贷比(贷款/存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当地现有金融资源的使用尚不充分。
因此,东湖高新区乃至武汉的第一要务是推出各类金融创新政策,去引导存量金融资源服务当地企业。在充分挖掘存量的基础上,再去成立具有差异化特色的全新金融机构。
金融科技让银行“爱上”小客户
《支点》:东湖高新区有不少科技型中小企业,但传统商业银行往往不愿为这类企业提供贷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陈彩虹:我国企业融资主要渠道是银行信贷支持,但严格来讲,传统银行业的“供给”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需求”是不匹配的。
从科技型中小企业角度看,受资产规模、自有资金、经营风险、有效抵押的约束,加上银行审查、审批环节复杂等,很难获得信贷支持。
从银行角度看,这类企业贷款数额不高,但发放程序、经营环节缺一不可,其贷款的管理、操作成本比大企业更大,风险却高得多。
这种情况下,传统银行当然乐意做大企业业务。不过,随着金融科技的进步,很多银行都开发了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产品。
譬如,建设银行开发了一款“惠懂你”APP,只需填写企业名称全称,勾选行业,填写经营收入、纳税总额及相关信息就可试算出贷款额度,提前了解可贷金额。整个流程都是在线操作,从申请到贷款只用几分钟便能完成。
该产品是互联网、大数据、生物识别与银行业务融合的结果。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类似产品还会越来越多。
当然,金融业属于强监管行业,在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政府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上予以重视。
《支点》:对银行业而言,哪些金融科技做法是最有成效,最受客户和内部员工欢迎的?
陈彩虹:最受客户欢迎的无疑是手机应用,包括APP及微信小程序。对银行内部员工自身而言,金融科技则能把不少流程进行简化,使得效率提升。
举个例子,以往在不同银行网点办同样业务,这家银行只要签两个字就够了,另一家可能要签九个字;这家银行拿回了两张凭证,另一家银行却要九张。这是不同银行的科技水平差异造成的。
一般来说,银行业务手续复杂是出于风控考虑,但科技进步后,大部分流程完全可以进行技术改造,在确保风控的情况下提升效率。
《支点》:与欧美相比,中国在金融科技方面有优势吗?
陈彩虹:如果你有机会前往欧美,可以到线下网点去转一转,会发现我们银行金融科技水平比很多国家都要高。
不过,中国金融科技板块的基础研究比较落后,这会让我们支付很多专利成本。因此,中国金融科技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就是获取基础科技方面的话语权。
中小型银行三种走向
《支点》:在金融科技浪潮下,中小银行和大银行如何差异化发展?
陈彩虹:过去不同银行的客户群体、业务类型是有界限的,但随着金融科技发展,大银行也能做“小客户、小业务”,而中小型银行想做“大业务”时则会力不从心。
因此,在大银行有足够强大的金融科技手段覆盖各类业务的情况下,后者只能差异化发展,“惠懂你”就是个典型案例。
《支点》:中小型银行会走向何方?
陈彩虹:我认为有三种可能。
第一,很大一部分中小型银行会慢慢依附于大银行。这已有先例——几乎全球所有大经济体,都是大银行在主导金融市场。
第二,政府會用“看得见的手”去划分大银行与中小型银行的业务边界,保护一部分中小型银行,起到活跃市场、防止垄断的作用。
第三,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所有银行最后都将走向一个共有平台之中,在后台提供服务。我个人判断,这一过程需要至少20年。
届时,所有金融服务就全部在后台,前台的事全部由客户自己操作。类似于“惠懂你”这类模式,客户自己填写资料、选择功能,“自己去服务自己”。
《支点》:是否会有金融从业者因科技应用而导致失业?
陈彩虹:产业转型意味着一部分产业将会消失,但自然也有更大一部分人员面临着重新选择工作的机遇。
这一过程中,谁能做好准备并积极转型,谁将赢得比落后者更多的发展空间。敢为人先,才能走到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