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城市的味道

2019-08-22一安

支点 2019年4期
关键词:书店武汉文化

一安

一座城市的别种滋味,就隐藏在这些遗世独立的屋宇,隐藏在欲说还休的字里行间。

2018年,武汉的“文青”们忙着告别德芭与彩虹书店(武汉天地店)。有人说它是一段记忆的终结,有人感慨着武汉一代本土书店的兴衰史,也有人忙着倾诉“德芭与彩虹”背后的故事。这间温暖了江城的书店,从最初隐匿于珞珈山大厦,再到成为武汉天地的标志性建筑,它刷新了武汉人对于书店的观念,更为无数爱书人带来了别致的阅读体验。书店老板曾刚说“这不是结束,而是—个新的开始”。

是的,这是一个新的开始。这几年,武汉的独立书店层出不穷。中山大道大孚银行里历史感与摩登感交织的物外书店,江城第一家24小时不落幕的卓尔书店,东湖绿道旁诗意栖居的时见鹿,还有九丘书馆、猫的天空之城等等。在愈来愈紧张的都市生活里辗转,从一处热闹跌入另一处喧嚣,如果想觅得一份自我与疏离的片刻,那么独立书店就像是一处大隐隐于市的桃源,吞吐着温润、静谧、文艺的气息,在浮躁的时代为思想和心灵保留一方天地。独立书店既有与大城市风景融合的别致,也有与大城市莽撞节奏对峙的温柔。一座城市的别种滋味,就隐藏在这些遗世独立的屋宇,隐藏在欲说还休的字里行间。

加布瑞埃拉·泽文的小说《岛上书店》,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两句话,一句是“没有书店的地方算不上是个地方”,另一句是“楼下是玛雅最爱去的地方,因为楼下是书店,而书店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如果有天堂,一定是书店的模样。当你沿着物外书店宽阔的步梯徜徉其中,欣赏以天井为中心的布局所形成的中国传统合院建筑形式,透过天井还可感受冬天的雪景和夏天的雨声。书店以深棕色为主色调,营造了一种知识殿堂的氛围。庄严的大厅,圆形的蜡烛吊灯,深橡木书柜,给人教堂般的神圣感。

当你置身于闹中取静的时见鹿,三栋围抱式小楼,面朝喻家湖,背靠马鞍山,四周绿道环绕、树木环伺,“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李白诗中描述的超凡脱俗的意境,形容这里是最合适不过了。

独立书店是一种专业型书店,其书籍的选择依托于经营者的品味,它不以图书销售为单一目标,而是密切参与本地的市民文化生活。北京万圣书园书店创办人刘苏里强调,独立书店要独立于商业,独立于读者。一家家特色鲜明的独立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脉络和集体记忆,进而塑造了市民的精神和城市的性格。

我每到一座城市,一定会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博物馆,一个就是独立书店。若干年下来,亲身感受过的书店也已经不少。台北和苏州的诚品书店,北京的万圣书店和Page One,厦门的虫洞书店和不在书店,上海的季风书店,南京的先锋书店,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出不同风格的书店,打上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烙印。台北和苏州的书店大都是安静而缓慢,富有人文底蕴;北京的书店恢弘大气,置身其中莫名有一种不被人识的安全感;厦门则是小情小调,怡然自得;上海的文化氛围有一种独有的腔调,书店和读者都有很强的个性标识;南京是古典感和现代感兼具,各种文化沙龙层出不穷,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读书人。

相比于中国,欧美国家的独立书店历史更悠久,有些书店甚至已有上百年历史。比如美国旧金山的城市之光书店,是著名的文化地标,除了售卖书籍,还拥有自己的出版社,专门出版小众书籍。法国巴黎的莎翁书屋,坐落在塞纳河畔、巴黎圣母院对面,藏书数量和范围惊人。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雅典人书店,1919年由知名建筑师设计,2000年被改造为书店,店内陈设十分完好地保留了剧院风格,参观者现在仍能看到恢宏的穹顶壁画、装潢典雅的包厢、精美的雕刻品和舞台幕布。

凯文·林奇说,城市意象由五个要素构成:路径、节点、边界、地区、标志。城市环境可以为人们创造一种可读可见的记忆。城市形象不仅停留在高楼林立的物质空间,它更加应该是富有象征意味的想象空间。

此刻,我正在一间外文书店写作。这家书店坐落于居民区中间,没有商业客流,没有稳定客源,但它坚持售賣原版的外文图书。我是这里的常客,每次会点一杯咖啡,看看书,与店长聊聊天。她告诉我,书店的宗旨是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提升城市的氛围和品格。坐在这里,敲击着键盘,沐浴着橘黄的灯光,听着英文老歌。玻璃门外,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这是一个美好的下午。

猜你喜欢

书店武汉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决战武汉
最美书店
在书店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