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募基金夹击下的转型

2019-08-22孙亚雄

英才 2019年8期
关键词:大资管型基金开放式

孙亚雄

在当下的大资管时代,公募基金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峥嵘岁月21载,公募基金已然成为了资管行业的“巨无霸”。曾几何时,公募基金被视为金融领域的朝阳,不仅业绩蒸蒸日上,还吸引着无数青年才俊投身其中。

公募基金规模从起初的103亿元增长至现如今(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13.41万亿元,增长超过千倍,基金数量从27只攀升至5849只,中国公募基金发展至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从1998年开始到2000年,是公募基金起航的阶段,发行的基金均以封闭式基金为主,投资标的主要以股票市场为主,产品基本无差异。随后的七年是公募基金行業不断创新的阶段,各类法规层出不穷,2000年10月证监会颁布《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宣告这一阶段的正式到来。

2001年,华安基金发行了受制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募集份额高达50亿份,创历史新高,开启了开放式基金的时代。此后,债券型基金、指数型基金、保本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LOF、ETF,分级基金相继出世,2007年公募基金规模达到3.28万亿元,公募基金持有股票市值占当时A股流通市值的近三成。

天有不测风云,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A股市场遭受重挫,公募基金业绩神话破灭,牛市中行业的种种乱象开始得到治理,之后的六年被称为公募基金在质疑中反思整顿,寻求突破的阶段。

现如今,传统投资工具不断受到冲击,资产荒的频频出现,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均面临寻找合适理财产品的需求,全民理财意识逐步觉醒,公募基金再次进入了黄金发展阶段。

然而,在当下的大资管时代,公募基金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一方面,公募基金面临着银行、券商、保险、私募基金以及信托公司的近身肉搏,市场份额被大量蚕食,先发优势逐渐丧失,行业特点变得越来越模糊。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逐渐加大,金融机构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尤其是公募行业,深陷内外夹击的尴尬境地。传统模式下的公募基金难以应对,走差异化道路成为了公募基金业务升级的新路径,行业的重新定位,经营理念、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的全面升级成为了当下各大公募基金的重心。

为此,《英才》记者分别对建信基金董事长孙志晨、农银汇理基金总经理施卫、华宝基金总经理黄小薏以及银河基金董事长刘立达进行了专访,探寻公募基金的转型之道。

猜你喜欢

大资管型基金开放式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银行理财子公司:开辟大资管竞合之道
更正启事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再添一军 渤海汇金全面发力“大资管”时代
高等院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