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护理干预在提高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自我护理水平和自我效能感中的应用
2019-08-22赵怡
赵怡
(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 肿瘤科,四川 广安 638000)
0 引言
肺癌是现阶段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接诊此类病患首选外科手术治疗,但多数患者术后仍需接受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措施,正确有效的术后化疗护理服务对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1]。本文将选取我院收治的90 例肺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区间2015 年10 月至2018 年2 月),探讨自我管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对其自我护理水平、自我效能感的具体影响情况,以期为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提供切实参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方式(随机数字表法)将90 例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n=45)。研究组中男:女=29:16,平均年龄(63.12±1.17)岁(年龄范围42-89 岁);对照组中男:女=30:15,平均年龄(63.17±1.20)岁(年龄范围41-87 岁)。研究组、对照组基础资料对应各项对比具有临床可比性(均P>0.05)。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如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根据医嘱提供各项药物及配合检查、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等。研究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自我管理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指导患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既往习惯、生活状态确定固定的排便时间,一般以早餐后为宜,此时胃结肠反射能力最强,定时排便有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营养吸收、毒素排出;②告知患者每日饮水量不应小于2000 mL,没软睡前饮用温蜂蜜水,日常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适当进食膳食纤维预防便秘;③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以散步、太极等有氧运动为主,运动量、运动幅度应符合机体实际情况,运动过程中需有专人看护,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并配合处理,卧床患者则可于床上行收鼓腹部、提肛等运动;④指导患者自行实施腹部按摩,沿结肠解剖位置向左环形按摩促进胃肠蠕动;⑤告知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的重要意义,指导其利用音乐、交谈、书籍等物品缓解负面情绪,针对疾病及术后化疗建设良好的心理情绪;⑥告知患者化疗期间饮食注意事项,如食物应富含营养物质、饮食宜低脂、忌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出现化疗相关胃肠道不良反应后需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及进食原则,如采用少时多餐进食方案、腹泻者适当补充电解质及禁食牛奶等;⑦讲解戒烟戒酒对化疗的重要价值,提高存在上述不良习惯者遵医嘱戒烟戒酒依从性及积极性;⑧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讲解疾病、手术、化疗等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及治疗方案的认知度,有利于促进其遵医嘱配合各项治疗及护理工作;⑨定期举办肺癌相关知识讲座,宣讲肺癌自我管理概念及意义、肺癌化疗不良反应具体症状及预防方式等内容,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制作展板等途径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认知度及自我护理技能掌握程度;⑩强调自我行为管理,每日需实施规律作息及合理活动,告知生活注意事项,如忌用牙签及突然猛力喷嚏等行为、三餐前生理盐水漱口、使用含氟牙膏及软毛刷清洁口腔等。记录两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水平、自我效能感变化情况。
1.2.2 评价标准
①自我护理水平:利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价两组患者自我护理水平,该量表每项评分范围0-4 分、共43 项评价内容,量表总分172 分,分数与自我护理能力呈正相关;②自我效能感:利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hinese-version SUPPH,C-SUPPH)(其中SUPPH 为健康促进策略问卷)评价患者自我效能感,该量表涉及28 个条目,每条目均采用5 级评分法(每项得分1-5 分),量表总分(140 分)越高则提示患者自我效能感越优。
1.3 统计学方法
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C-SUPPH量表评分结果均属于计量资料,经表示、t 检验,数据传入SPSS 19.0 软件后显示P<0.05,提示相关数据差异存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分析可知,两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前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C-SUPPH 量表评分结果对比P均> 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究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C-SUPPH 量表评分评分较护理前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上述量表评分对比P>0.05(如表1)。
表1 两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C-SUPPH 量表评分情况对比
表1 两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C-SUPPH 量表评分情况对比
注:*对照组与之对比P<0.05;★护理前与之对比P<0.05。
组别 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 C-SUPPH 量表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n=45)90.32±14.28132.30±10.23 ★*75.26±6.77113.25±11.14 ★*对照组(n=45)90.51±14.25 90.66±14.26 75.20±6.74 75.28±6.45
3 讨论
外科手术虽属于现阶段临床治疗肺癌患者的首选方案,但围术期化疗、放疗仍是提高疗效及预后的有效措施[2]。研究表明,大多数肺癌患者术后仍需接受化疗,由于化疗疗程长,加之患者长期处于带病生存状态,因此将对护理工作造成一定困难,既往临床常规护理仅侧重于确保肺癌患者术后顺利实施化疗,往往未过多关注其饮食、环境等外界因素[3]。
近年来研究发现,化疗期间饮食、环境等因素对肺癌患者疗效及预后也将造成一定影响。但有研究显示,由于我国医疗资源有限,而肺癌患者多需长期化疗,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自我护理水平,对保障患者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自我管理护理干预应运而生[4]。自我管理护理干预是现阶段临床推广的新型护理理念,其主要原则在于通过受教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度、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感,从而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使患者实现自我护理,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患者护理效果、生活质量[5]。本文也已通过分组研究认为,加用自我管理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护理后自我护理水平、自我效能感均显著优于仅提供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此结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相符[6]。
综上,应用自我管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自我护理水平、自我效能感,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