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命题下的芶江实践
2019-08-22文丨杨媛媛
文丨■ 遵义杂志社全媒体记者 杨媛媛
近年来,播州区芶江镇以党建为引领,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探索“党建+”的发展路径,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着力打造支部标准化建设、集体经济整镇推进,精准施策,全力打好“四场硬仗”“八大战役”,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一
脱贫攻坚道路上,芶江镇的633名党员没有一位旁观者。他们各司其职,在每个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踏上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增强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决心。芶江镇红山村驻村干部张赢亦在其中。
2018年,张赢主动申请到芶江镇最穷的红山村,成为一名驻村干部,至此,来自辽宁鞍山的张赢,在红山村这片热土,留下了感人的驻村故事。
虽然到贵州来已有7年时间,但是,张赢这个还是只能说普通话的东北女孩,已经是全村家喻户晓的“张书记”,脑子活络的她,为这座大山里的山村,带来了发展的希望。
在一次次走访过程中,张赢发现红山村的很多农产品虽然很好,却缺乏销路,“出山”,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在互联网时代,消息共享就是分分钟的事,要想给红山村的优质农产品做广告,互联网是一个绝佳的方式。”立说立行的张赢开始在朋友圈“卖”起了鸡蛋、李子、西瓜等。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通过朋友圈销售,张赢为赵东的林下养鸡场推销了上万枚鸡蛋,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此外,张赢通过向原单位直属工委、工经局和自来水公司等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解决了红山村基础设施“短板”。
半年多的驻村工作,让张赢成为了红山村的“张书记”,老百姓的贴心人,不仅争取来了许多项目,还带来生意经、致富经,开阔了村民的视野。
与红山村相隔不远的钩江社区里,也有这么一位党员、致富带头人,为家乡的发展努力拼搏着。
芶江镇钩江社区集体经济农贸市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售卖蔬菜等农产品
其貌不扬的钩江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李皋富身上,有太多故事。
家境贫寒的李皋富期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考上武汉软件工程学院的他却潸然泪下。一贫如洗的家里,连他读书的路费、生活费都拿不出来。这时,乡亲们这家30元,那家50元的,帮他凑了1752元。怀揣着乡亲们的心意踏入大学校园的李皋富,在那时起,就暗暗立下誓言,如果有一天有能力了,一定要报恩。
大学毕业后的李皋富来到沿海城市佛山市谋生,在佛山市天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勤劳肯干、工作突出的他很快从一个普通技术员上升到部门经理,工资由最初的1800多元涨到近8000元,在佛山找到了爱人,有了孩子,过上了幸福的小日子。
2016年10月,他回家遇到钩江社区党支部书记,了解到家乡的发展情况,有了回乡发展的想法。他耐心和家人解释,拒绝了公司加薪挽留,毅然回到了母亲身边,回到了家乡,当上了钩江社区党总支副书记。
“你脑子进水了吧?”面对李皋富的回归,大家都很惊讶:七八千的工资不要,到这里来拿三千!而且还要没日没夜的干。李皋富却不以为然,2017年4月还主承担起脱贫攻坚工作。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干什么事情都不会累,给群众办事越多越高兴。”李皋富说。他在社区工作非常忙,找他办事、解决纠纷的群众很多,他常常没有节假日,也不分白天还是晚上。因为那些看着他长大的、有些还曾经资助过他的乡亲们,都在等着他把国家扶贫政策送到家……他有太多的事要做。
“我现在工资也不多,生活也不怎么好,但无怨无悔。只要大家都富起来了,我就能心安理得。”李皋富说。他打算好好研究下农村发展方向,为家乡亲人,也为自己找到一条能切实致富的路子。这样,他的回归、他的家乡情怀才算是无愧于心。
近年来,芶江镇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牢固树立“不抓党建工作是渎职,抓不好党建工作是失职”的理念,切实抓好领头雁工程,充分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村知识青年、复原退伍军人等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化层次高的“领头雁”的示范带头作用,为打造“人文芶江”、“绿色芶江”、“宜居芶江”、“物流芶江”、“和美芶江”,做出贡献。
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芶江镇脱贫攻坚道路上,633名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活力,帮助困群众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加快了精准扶贫的步伐。
二
基层党组织是整个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是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先锋队,只有扛牢首责主业意识,才能促进民心在基层凝聚,发挥政治引领功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近年来,钩江社区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坚持以“党建+村级集体经济”为发展模式,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起来,以“三变”改革为依托,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让农户将土地资源、集体资产作为股份入股合作社,真正实现发展成果与群众共享。
在占地30余亩的钩江社区综合农贸市场内,蔬菜、肉类、生活类用品一应俱全,成为了附近居民采购的最佳选择。修建于2016年的钩江社区综合农贸市场,是由村委会盘活了经开区30余亩闲置土地资源,用活脱贫攻坚扶持政策的有效探索。
项目由村支两委争取42万元项目资金启动,由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小额扶贫贷款85万元入股,每年支付每户贫困户3600元利息红利。对经营门面的贫困户,月收入以5000元计,年纯收入预计可达6万元。对经营摊点的易地扶贫安置户和城镇困难群体,每户每月纯收入3500元,年可增收4.2万元。
市场正常运营后,可以解决120人的就业问题,同时每年可为社区带来85万元的集体经济收益。
早在2014年,钩江社区党支部便按照市委“四统三强”工作思路,强化党建引领,开始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2014年,社区党支部充分利用“芶江商会”资源优势,引进外出经商办企业的优秀人才,与村级集体合资兴办企业,2014年成立了贵州海文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通过承接村办公大楼装修、百花药业建筑劳务等业务,当年实现村级经济积累15万元。
次年,成立遵义贵均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修建了社区洗车场,每年收益4.2万元。社区还本着“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的原则,先后新建了社区小超市、邮政终端便民服务平台,在方便服务群众的同时,每年可为社区集体经济增加收益5万元。
三年来钩江社区累计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积累50万元。
在芶江镇的另一片热土上,吉心村依托乌江古村落打造农旅一体化,发展吉心生态庄园及四季花果园项目,探索“种植大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夯实了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预计明年可见收益的四季花果园项目,村委会与吉心丰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种植大户开展合作,种植大户提供苗圃、种植技术以及销售,占股75%;农户以土地入股,占股15%;合作社参与管理,占股10%;贫困户和部分农户成为合作社的社员通过务工及入股等形式参与分红。目前已吸引40户群众通过流转土地280亩入股吉心丰乐种植专业合作社,前期育苗工作已全面完成,还将计划继续流转220亩土地进行栽种。
吉心村“第一书记”陈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三年果树挂果后,按照现在市场形势计算,除去管理费、成本费等,每亩收入在1万元/年以上,届时,该项目的年收入可达500万元。
以管窥豹,近年来,芶江镇通过党建引领,不断壮大集体经济,6村2社的集体经济积累总量达1820.25万元,其中,2018年纯收益189.3万元。涉及乡村旅游、集体资产租赁、收取管理费、劳务介绍费、公墓山经营收入以及弃土场收费为主。
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芶江镇十分注重发挥党建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凝聚力,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力转化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鼓励群众积极加入到集体经济发展中来,推进产业又快又好发展,阔步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