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莲”如今变甘甜
2019-08-22文丨王宗伦
文丨■ 王宗伦
桐梓县黄莲乡是全省100个一类贫困乡镇之一。全乡辖12个村39村民小组,总户数2818户,总人口11374人。在脱贫攻坚期间,全乡扶贫干部共计走访群众300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召开脱贫攻坚群众会、院坝会、代表会、评议会等1500余场次,召开脱贫攻坚调度会300余场次,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966户4144人。该乡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拿出敢教“黄莲”变甘甜的决心,让黄莲乡实现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
大修公路拔掉“老穷根”
黄莲乡有“4大穷根”:平均海拔最高,基础设施最差,气候条件最恶劣,贫困程度最深。而没有公路是黄莲乡“4大穷根”中的“老穷根”。老百姓很有意见:“路不通,每年背点肥料,我们勒肿了肩膀,磨破了脚板。”
“这么多年,我们吃不尽哑巴亏。”
“必须修路才有出路!”
2014年以来,黄莲乡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全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破除发展瓶颈,建成新黄公路33公里、通村公路76.25公里、组组通公路65.49公里、扶贫产业项目公路18.85公里、连户路51.4公里。
其中最典型的是“修路先锋”黎永刚的事迹。黎永刚在修建黄莲到下螺蟹村的公路时曾立下军令状:“不通公路不回家!”他卷起铺盖,在山上搭起临时帐篷,与施工队和志愿修路村民一起,在山上一呆就是半年多。由于长期吃方便面,黎永刚得了急性肠炎,村民把他送到卫生院治疗。他吃了药缓解后,又不顾医护人员的劝阻,立即返回修路工地。
公路修建的攻坚时期,上螺蟹村来了1723人,下螺蟹来了1750多人,芭蕉溪来了900多人,简直人山人海,工地像战场,老百姓不分昼夜加班加点赶工修建,有史以来的第一条公路终于修通了。村民曾祥科买了辆二手货车来“试运行”,老百姓自发放鞭炮迎接车子,没有锣鼓,就用旧盆旧锅当成锣鼓,“当当当”地敲起来举行欢迎仪式,感谢党和政府的好领导。
其实,黄莲乡的干部群众与贫穷作斗争的过程,早已不是一朝一夕的奋斗史,如黎永刚在黄莲工作了20多年,就带着群众修了10条通村公路、17条通组公路,总里程相当于桐梓到黄莲的两倍还要多。
2018年12月19日,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再勇在黄莲乡调研时发出感慨:“想当年,从桐梓县城到黄莲要8个小时的车程,如今只要70多分钟,真是今非昔比,黄莲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移民搬迁拔掉“老病根”
黄莲乡上螺蟹村大堡组,是苗族聚居的自然村寨,长期“与世隔绝”的生存状态,成了落后中的落后,贫困中的贫困。本来,易地扶贫搬迁,是大堡组走出贫穷的不二选择。然而,由于苗汉语言不通,汉族干部去做工作,迎接他们的是“恶狗、石头、火药枪”,导致政策宣传不进去、执行不下去。
大堡组迫切需要会苗语的干部去做工作。
桐梓县统战部的苗族干部熊绍荣,正在办理退休手续的时候接到了组织上的电话,他二话不说,立马就答应了,背着行李离开重病的妻子,进驻到大堡组,并立下誓言,大堡组的脱贫工作干好了才退休。有人为问他为了什么?他说:“我工作了一辈子,从来没见这样好的政策,大堡的苗族同胞错过了这个好机会,将来要脱贫就更加困难了!”然而,大堡组的苗族同胞并不接受他,认为他是政府派来的干部,不是“苗家自家人”,是政府利用他来动他们的“祖脉”和“根基”。
长期居住在深山老林、没有走出过大山、极少和外界交流的苗族村民,思想保守到愚顽僵死的程度,甚至对干部抱着“敌视”的防范心理。比如大堡组的苗族村民马永发,他家只有两间老旧的泥土房,大人小孩14人住在一起。
按规定,像马永发这种情况,搬迁到县城安置点,可以分得三套住房,孩子可以就近入学,年轻人可以就近就业。但无论怎样做工作,马永发就是不搬迁。熊绍荣不跟他计较,每天穿着一双解放胶鞋,提着一个破旧的小黑包,挨家挨户地走,每家每户地谈。一次走访的路上,熊绍荣摔倒了,掉了一颗牙,满嘴都是鲜血。他爬起来,吐掉口中的血,又继续走访。就这样,熊绍荣和几名扶贫干部,以马永发为重点对象,和他称兄道弟,拉家常。记不清跑了多少路、想了多少办法,才说动马永发搬迁到了县城附近的楚米移民新村。
就这样,2016年6月,黄莲乡第一批易地扶贫搬迁到桐梓县城集中安置点的146户贫困户,打破生活了几百年的老格局,过上了全新的生活。黄莲乡的干部们又设身处地地思考,搬迁群众长期生活在封闭的大山深处,对陌生的城市生活肯定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虽说安置点也有专门的服务机构,但他们最熟悉、最信任的还是乡里的干部,要让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必须建立后续服务机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2017年6月,黄莲乡整合了原来在县城设立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构,选派了两名乡干部,聘请3名多年前搬迁进城的无职党员,成立了“黄莲乡易地扶贫搬迁服务站”,为搬迁群众代办相关事项,并联系了挂帮企业彩阳集团和附近的农家乐,实现了每一户有一人就业的目标。
像熊绍荣这样“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扶贫干部至少有几十名,他们成为黄莲乡脱贫攻坚的“主力军”,像马永发这样死活不愿意搬迁的“钉子户”,最后都高高兴兴地搬迁进了县城。黄莲乡在脱贫攻坚期间,共计动员锁定易地扶贫搬迁420户1976人,彻底斩断了“代际贫穷”。
产业扶贫培育自信心
通过大修公路和移民搬迁等工作,黄莲乡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而对仍然生活在黄莲乡的人民,扶贫干部则带领他们,围绕方竹、蜂蜜、猕猴桃、中药材及畜牧业等山珍产业,规划“一长两短”的产业布局,完成方竹低产林改造25000亩;修建完成采笋便道42公里;启动退耕还竹11000亩;新建和提升改造规范化养殖场共14个;新建养蜂场5个;发展天麻、头花蓼基地3个700亩;种植蔬菜、油菜、核桃、板栗共4900多亩。“五大产业”的逐步落实,累计实现产值1910万元,带动了贫困户2051户8551人。
从“守土”到“放土”,农民经历的阵痛和担忧,全靠扶贫干部苦口婆心的说服和引导。黄莲乡道竹村村民杨顺方,扶贫干部上门做工作时,他死活不答应。扶贫干部三番五次上门走访,耐心给他讲政策、说道理,带着他一起在五倍子基地里干活。杨顺方看到五倍子发展的前景后,终于把自家13.7亩土地全都流转了出去。如今,道竹村发展中药材五倍子产业647亩,并配套建设苔癣基地3亩,采用“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按合理的收益分配方式,受益涉及贫困户全覆盖。现在,杨顺方不仅可以在村里的产业基地里务工就业,还可以在家养养猪、喂喂牛,依旧有钱可赚、有事可做。杨顺方激动地说:“我现在拿到了种植五倍子的1300块工钱,卖猪还得4000多,太高兴了!跟着扶贫干部走,脱贫没问题。”
近年来,黄莲乡共计投入资金2.1亿元,实施项目建设144个,贫困发生率从32%下降到6.79%,1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2018年顺利通过了国务院扶贫办第三方验收,取得脱贫攻坚的阶段性胜利。
如今,黄莲乡“脱贫不脱政策”,“大兵团”作战的扶贫战役虽然已经撤离,但是,每一个扶贫干部仍然心系黄莲,心系发展,让“黄莲”变甘甜的梦想,依然奋斗在漫漫长路上,心甘情愿地跋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