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路经济带地质公园资源禀赋与法律保护研究

2019-08-22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9年9期
关键词:遗迹经济带

(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70)

1 引言

中国地质遗迹多集中在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的突变带上,青藏高原、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贺兰山—龙门山—横断山、黄河、长江、珠江几大水系的河谷地带和海岸带是我国地质遗迹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1]。丝绸之路经济带位于新疆荒漠草原区、河西走廊区和陕甘黄土高原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形式多样,地质公园众多。

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和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2],具有科普教育等重要功能。一定程度上,地质公园可有效缓解展览馆、科技馆和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在这些地区的缺乏和紧张程度。实现全域地质旅游,区域协同治理是中国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之一。

2 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1999年,联合国提出了建立地质公园计划,提倡“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核心理念,确定中国为建立世界地质公园计划试点国家之一。截止到2019年4月,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共有147个成员,分布在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洲。其中,我国的地质公园数量居于首位,为39个。丝路经济带地质公园国外主要分布在意大利(10个)、希腊(5个)、德国(5个)、德国/波兰(1个)和土耳其(1个)等。

3 我国地质公园建设现状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过程中,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3]。1995年,我国颁布了《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首次提出地质遗迹保护区的概念,指出包括地质遗迹的监测和保护,是地质公园的重要工作。1998年,在“十年地质遗迹保护规划”中,我国正式提出建立国家地质公园。2000年,我国地质公园建设全面启动,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由政府组织实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国家[4]。

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公布了8批计254个国家地质公园(图1),已成为全球拥有地质公园数量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时间和数量分别为2001年(11个)、2002年(33个)、2004年(41个)、2005年(53个)、2009年(44个)、2011年(19个)、2014年(22个)、2018年(31个)。我国的国家地质公园批准数量在2005年达到高峰。四川省拥有地质公园的数量最多,为16个,内蒙古在少数民族地区中拥有数量居第一,为12个,长江三峡地质公园为湖北/重庆所共同拥有。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部门户网站http://www.mnr.gov.cn/。

图1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各省分布数量对比

图2 矿业遗迹与地质遗迹的关系

矿山公园是在矿山枯竭废弃后,通过恢复治理矿山环境,展示矿产地质遗迹和矿业生产过程中探、采、选、冶、加工等活动的遗迹、遗址和史迹等矿业遗迹景观,体现矿业发展历史内涵,具备研究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供人们游览观赏、进行科学考察与科学知识普及的特定的空间地域[5]。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4批88个国家级矿山公园获批,公布时间和数量分别为2005年(28个)、2010年(33个)、2013年(11个)、2017年(16个),如甘肃白银火焰山、金昌金矿、青海察尔汗盐湖、宁夏石嘴山等。矿业遗迹既包括地质遗迹中的矿产地质遗迹,也包括工业遗产中的矿业生产遗迹,兼具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图2)[6]。

3 丝绸之路地质公园资源禀赋

丝绸之路这一具有较高地质学价值的环境地质本底之上的文化遗产,负载了地球发展史中一定的信息量。在漫长的地质时期,欧亚大陆的形成经历了陆块多次裂离、汇聚、增生、拼合的复杂演化过程,形成了众多独特的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在人类活动的历史进程中,这些地质和地质景观附加上具有特色人类精神文化的路印,形成了举世瞩目的人文景观。丝绸之路经济带镶嵌着“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等一系列璀璨的明珠,截至2019年4月,研究区及其周边拥有世界地质公园5个。

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及其周边拥有世界地质公园5个,自西向东分别为可可托海、格尔木昆仑山、敦煌雅丹、阿拉善沙漠和秦岭终南山等,国家地质公园共33.5个(表1),其中壶口瀑布公园为晋陕两省共同拥有。

表1 丝路经济带国家地质公园及主要地质遗迹和文化遗产[7,8]

4 丝路经济带地质遗迹主要类型和特征

丝绸之路经济带及周边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具有共性特点,主要有沙漠、冰川、丹霞、黄土、黄河和岩溶地貌等类型。即:①沙漠类地质公园。研究区深处亚欧大陆内部,属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风沙强烈、气候干燥,为我国沙尘天气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腾格里和巴丹吉林等沙漠分布于此。主题公园有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龙、富蕴可可托海、库车大峡谷、温宿盐丘、吉木乃草原石城,青海昆仑山、贵德,甘肃敦煌雅丹、景泰及黄河石林等,阿拉善沙漠、鄂尔多斯和巴彦淖尔等。②冰川类地质公园。我国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冰川最发育的国家,平均海拔在4000—5000m的青藏高原和我国西部其他的高大山系,为冰川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9]。西北地区冰川属于大陆型冰川,主要分布在唐古拉山、昆仑山、祁连山、天山等山系,阿尔泰山、准噶尔西部山地等也有冰川分布[10]。主题公园主要有新疆天山天池、库车大峡谷,青海昆仑山、玛沁阿尼玛卿山、久治年保玉则、互助北山、尖扎坎布拉,甘肃迭部扎尕那,陕西秦岭终南山等。③丹霞类地质公园。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是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一类陆相红层地貌。主题公园有新疆库车大峡谷和温宿盐丘,青海互助嘉定、尖扎坎布拉、贵德,宁夏西吉火石寨,甘肃张掖、平凉崆峒山、天水麦积山、临潭冶力关、甘州区平山湖,陕西凤县赤龙山和耀州照金丹霞等。对石窟形制和艺术表现手法影响很大。④黄土类地质公园。黄土高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主题公园有青海尖扎坎布拉、陕西黄河壶口瀑布、洛川黄土、延川黄河蛇曲等。黄土真实地记录了第四纪以来古气候、古环境、古生物等重要地质事件和信息,对研究我国乃至欧亚大陆第四纪地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⑤黄河地貌地质公园。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流经9省区后入渤海。主题公园有青海尖扎坎布拉、贵德,甘肃刘家峡恐龙、景泰黄河石林,陕西黄河壶口瀑布和延川黄河蛇曲等。公园系统地保留了黄河蛇曲等地质遗迹,对研究黄河的演化和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具有重要意义。⑥岩溶地貌地质公园。我国西北地区拥有干旱地区喀斯特和寒冻高原喀斯特,前者在少数灰岩裂隙中有轻微的溶蚀痕迹,部分裂隙被方解石充填,地下溶洞极少[11],后者处于冰缘作用下,冻融风化强烈,可见石丘、石墙、岩屑坡等,主题公园有新疆温宿盐丘,青海互助嘉定、玛沁阿尼玛卿山,甘肃和政、临潭冶力关,陕西黎坪等。岩溶地貌的形成与演化为古地理环境以及气候变化的对比分析提供了宝贵素材。

5 丝绸之路经济带地质公园的法律保护

区域治理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更是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12]。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及对社会发生作用的机制,具有权威性和约束性,可为保护地质公园提供最强有力的保障。为有效保护和利用珍稀自然资源,丝绸之路经济带所在的地方政府联合制定和颁布了地质公园保护条例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对地质公园的保护、统一管理和永续利用。对地质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主体及权限进行重新定位,对公园和保护区的范围、保护和利用、管理与监督及法律责任等做出具体规定。

从环境资源法角度看,地质公园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生态环境破坏对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具有消极效应[13]。如新疆卡山自然保护区违规“瘦身”、腾格里沙漠污染、青海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和木里矿区破坏性开采、甘肃祁连山生态保护区环境破坏等事件的发生与地质公园乃至生态文明建设紧密关联。地质公园用益由私益走向公私共益的发展历程决定了需要经民法、物权法和行政法的共同调整[14]。

从知识产权法方面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地质公园产品集约度不高,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力和品牌合力均不足,各自为政,保护不力成最大问题[15]。基于民族法视角,应发挥《少数民族习惯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民族地区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保护作用。地质遗迹是地质公园保护的核心,更是不可再生的。丝绸之路地质公园的建立和区域协同使地质遗迹保护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既能保护地质遗迹和文化遗产,又能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复兴,最终实现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猜你喜欢

遗迹经济带
灵渠历史文化遗迹探踪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沉船遗迹(外一首)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
天下第一道秦直道:石门关遗迹
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