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即刻种植联合GBR在多颗前牙外伤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8-22初梦茹郑自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前牙病理性种植体

马 兰 初梦茹 郑自明*

(大连市口腔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多颗前牙外伤种植修复在临床发生率较高,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及早进行种植和修复治疗。目前,随着技术不断更新,牙齿修复技术也发生了改变,其中即刻修复可在种植后修复,同时恢复缺牙部位的美观度,提高软组织美学效果和齿龈曲线的连续性,相对于传统的延期种植手术,进行了创新,也避免了拔牙后牙槽骨吸收和萎缩,还可有效保留种植骨量[1]。本研究90例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就诊多颗前牙外伤种植修复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式,观察组进行即刻种植联合GBR。分析了即刻种植联合GBR在多颗前牙外伤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2.4 两组修复后病理性骨吸收、种植体周围炎症比较:观察组修复后病理性骨吸收、种植体周围炎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无出现病理性骨吸收、种植体周围炎症,而对照组则出现病理性骨吸收、种植体周围炎症各有4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90例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就诊多颗前牙外伤种植修复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19~43岁,平均(32.78±2.78)岁。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0~42岁,平均(32.41±2.64)岁。所有患者无种植禁忌。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式,观察组进行即刻种植联合GBR。根据牙槽窝形状选择合适长度和直径种植体,进行种植窝预备,逐级进行扩孔,收集字体骨碎屑备用,将种植体植入,将骨碎屑、自体血液和人工骨粉混合,在骨缺损和周围骨质间隙填塞,用适合大小生物膜边缘根据骨创面进行修整,促使边缘圆钝,后在生物膜近牙槽嵴部位剪开一个小孔,临时基台颈部穿过生物膜之后,将小孔边缘压在临时基台和种植体之间,并扭紧在种植体,种植间隙以及唇侧骨板给予生物膜覆盖,对植入骨粉进行保护,最后进行黏骨膜瓣无张力严密缝合。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多颗前牙外伤种植修复疗效;患者对修复结果的满意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则满意度越高)、修复后外观评分;手术前后患者牙齿咀嚼功能情况(0~100分,分值越高则咀嚼功能越好)和患者社交自信情况(0~100分,分值越高则患者的自信度越高);修复后病理性骨吸收、种植体周围炎症。显效:修复美观度高,无病理性骨吸收、种植体周围炎症等并发症;有效:修复后较为美观,无病理性骨吸收、种植体周围炎症等并发症;无效:未达到以上的标准。多颗前牙外伤种植修复疗效=显效率+有效率[2]。

1.4 统计学方法:SPSS21.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多颗前牙外伤种植修复疗效比较:观察组多颗前牙外伤种植修复疗效44例(97.78%)和对照组43例(96.67%)相似,P>0.05。

2.2 手术前后牙齿咀嚼功能情况和患者社交自信情况比较:手术前两组牙齿咀嚼功能情况和患者社交自信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牙齿咀嚼功能情况和患者社交自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牙齿咀嚼功能情况和患者社交自信情况比较(±s)

表1 手术前后牙齿咀嚼功能情况和患者社交自信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期 咀嚼功能 社交自信观察组 45 手术前 46.13±2.24 52.02±4.21手术后 89.55±6.11 94.75±4.16对照组 45 手术前 46.18±2.21 52.04±4.24手术后 70.55±3.11 78.13±4.28

2.3 两组患者对修复结果的满意评分、修复后外观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对修复结果的满意评分、修复后外观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修复结果的满意评分、修复后外观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对修复结果的满意评分、修复后外观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对修复结果的满意评分 修复后外观评分对照组 45 86.82±2.21 88.15±3.53观察组 45 96.02±3.12 96.25±2.66 t - 8.213 9.334 P - 0.000 0.000

3 讨 论

传统对于多颗前牙外伤种植修复一般实施延期种植术,拔除患牙之后3~6个月进行种植体植入,种植体骨整合期需要3~6个月才能义齿修复,导致无牙时间延长而影响患者咀嚼、社交功能。而即刻种植可同步进行患牙拔除和种植,有效避免牙槽骨生理吸收,保持唇侧骨壁完整性[3-4],同期进行牙槽窝骨改建和种植体骨结合,可保留较多致密骨组织在种植体周围而减少骨丧失量。GBR技术将自体骨、人工骨粉等植入骨缺损部位,再给予有效固定,可促进骨缺损周围新骨形成,将不完整唇侧骨板和种植间隙覆盖,创造相对封闭组织环境,有利于填入间隙骨粉稳定性的维持和血凝块的保护,从而减少骨板吸收,促使缺损部位骨修复再生[5-7]。

本研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式,观察组进行即刻种植联合GBR。结果显示,观察组多颗前牙外伤种植修复疗效和对照组相似,而牙齿咀嚼功能情况和患者社交自信情况、患者对修复结果的满意评分、修复后外观评分、修复后病理性骨吸收、种植体周围炎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多颗前牙外伤种植修复患者行即刻种植联合GBR疗效非常理想,可减少修复后病理性骨吸收、种植体周围炎症的发生,提高修复的美观度和患者社交自信,更好恢复咀嚼功能和提升满意度。

猜你喜欢

前牙病理性种植体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探讨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中顽固性低血压1例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病理性醉酒的病人在发病期间杀人,构成犯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