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生态宜居的魅力江城*

2019-08-22王明弘丛壮童川苏瑞

科技与创新 2019年15期
关键词:吉林市宜居吉林

王明弘,丛壮,童川,苏瑞

建设生态宜居的魅力江城*

王明弘,丛壮,童川,苏瑞

(吉林医药学院 护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吉林市拥有天然的资源优势,依靠资源优势,建设生态宜居的魅力江城,发展吉林市旅游业和农业,以摇橹人同舟共济、激流勇进的精神建设吉林市。夏季主打旅游避暑胜地,冬季欣赏冰雪、雾凇、树挂奇景,发展地方农业特色,让吉林人民获得生活幸福感,让吉林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生态宜居;主观幸福感;吉林市;旅游

生态宜居的魅力江城——吉林市,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松花江将吉林构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吉林市以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城市而著称,被誉为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吉林市资源丰富,物产丰饶,水利资源蕴藏量较大,是多民族居住地,有乌拉街满族风情,阿拉底村、兴光村朝鲜族风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2019年来,吉林市打造地方特色,吸引外资,开发旅游业和农业,建设生态宜居的城市。

1 生态宜居的吉林市

建设适宜民众居住、被民众接纳的宜居城市,满足市民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需要。生态宜居的城市必须坚持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生态宜居的城市有利于居民的长久幸福,更有益于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

国外学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发现小城市在宜居性和主观幸福感得分较高[1],吉林市正好满足这一条件。有学者将宜居性定义为一个特定区域、地区或城市中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或总体幸福感。

宜居性是构成一个社区生活质量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教育机会、文化等[1]。通过对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调查,欧洲城市被认为是最宜居住地[2]。也有学者认为宜居性是居住地的质量,指居住社区的物质特征[3]。将主观幸福感定义为人们对生活的评价,包括对生活满意的认知判断和情感评价[4]。宜居性与主观幸福感呈现正性关系:如果适合宜居,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幸福感随之而来。图1为宜居地,以居住地金字塔表示,金字塔的底部与马斯洛的人的需求金字塔相似,两个金字塔的根基都是基本需求,马斯洛金字塔的顶部是心理需求和自我实现,而宜居地的顶部是价值和美观。图2为主观幸福感与需求、宜居性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基本需求与主观幸福感呈现线性关系,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宜居性与主观幸福感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

图1 宜居地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金字塔

图2 主观幸福感与居住地、需求关系

2 发展吉林市旅游业

2.1 开发吉林市夏季避暑旅游胜地

吉林市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七月平均气温一般在21~23 ℃,气候宜人。根据地理环境,吉林市大力开发夏季避暑旅游景点。

充分利用城市的现有资源,吉林市目前有9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其他的旅游景点包括山势雄伟的龙潭山、蛟河红叶谷、吉林市四大名山之一的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世纪广场、吉林文庙等,为开辟夏季避暑旅游景点奠定了基础,为吉林市的生态宜居增添了光彩。根据地方特色,建立生态园、农家院、采摘园项目,形成夏季避暑一条龙旅游服务,带动酒店、民宿、交通、购物、餐饮发展,发动内需,加快城市建设,让吉林市人民生活愈加富裕。

2.2 发展吉林市冰雪旅游

吉林的冬季漫长寒冷,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8 ℃~-20 ℃,吉林雾凇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并称中国四大奇观。天下独秀、神奇造化的冰雪景观令海内外宾客心驰神往。吉林市借助季节性资源优势,发展吉林冰雪名城,走出一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吉林人以“摇橹人”真抓实干,追逐冰雪产业振兴梦的切实行动建设自己的家园。

审视吉林市的优势,市政府提出了“旅游文化名城、新型产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而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是冰雪产业。吉林市冰雪资源得天独厚,紧紧围绕冰雪产业施行全产业链布局,进一步聚焦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制造和冰雪人才培养,全力以赴做强冰雪产业、做大冰雪经济,推动吉林市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吉林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吉林人民的幸福感。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吉林市利用自身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冰雪产业。通过培育冰雪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激发推动振兴的内生动力,提升百姓的“获得感”,让吉林市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硕果。

吉林市在快马加鞭夯实冰雪产业基础上,深耕冰雪文化,围绕“雾凇、冰雪、温泉”三大核心冬季旅游资源。得益于冰雪资源的独特魅力,大批社会资本纷纷跟进。吉林人民精准发力,打造名副其实的“冰雪之城”。借助冰天雪地,推动全产业链布局,吉林市还向装备制造、科技、人才等方向发展。规划建设冰雪装备产业园,吸引滑雪板零部件企业、滑雪服生产企业等多个上下游企业入驻。加强与北京体育大学战略合作,加快智慧冰雪创新中心、冰雪科研基地建设,促进冰雪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北华大学成立了全国首家冰雪学院,培养高素质冰雪人才。

3 发挥农业优势

中国七大河之一的松花江冲刷出吉林中部广阔的平原,大型农机在肥沃的黑土地上穿梭。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的吉林,是中国单产量最高的商品粮基地,中国最为优质的吉林大米,正在走向世界。高标准的农田,绿色的生产方式,不断发展的农产品深加工,吉林正向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

吉林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气候适宜,山高林密,生长繁衍着3 000多种野生动植物,是世界生物圈天然保护区的“立体资源宝库”,被誉为“关东三宝”的人参、貂皮、鹿茸和大量的山珍野果等土特产品名扬中外。以人参、党参、细辛、黄芪、贝母、五味子为代表的药用植物有900多种;以山葡萄、山楂、越桔等为代表加工原料型滋补类植物有40多种;以松茸、猴头、黑木耳为代表的食用菌有80多种;以梅花鹿、紫貂、林蛙为代表的经济动物有50多种。

4 结束语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吉林市凭借自身优势,大力开发旅游业和农业,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向世界展示。这块吉祥之地,神奇、文明、和谐,薪火相传的民俗,丰富多姿的美食,让吉林风情走向世界。吉林市的世纪广场和度假乐园,将安宁的生活变得更加奇妙多彩。豪爽热情的吉林人,期待与全世界相融相通,共谋发展,共同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江城——吉林市。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精彩吉林,在与世界相约。

[1]OKULICZ-KOZARYN A,VALENTE R R.Livabi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cross european cities[J].Applied research in quality of life,2019,14(1):197-220.

[2]OKULICZ-KOZARYN A.City life:rankings (livability)versus perceptions (satisfaction)[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3(110):433–451.

[3]STEEL P,SCHMIDT J,SHULTZ J.Ref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 being [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8(134):138-161.

X321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5.057

2095-6835(2019)15-0139-02

王明弘(1969—),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

2019年社会科学课题“建设生态宜居的魅力江城”(编号:市联19118)

〔编辑:严丽琴〕

猜你喜欢

吉林市宜居吉林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基于熵值法的四大直辖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基于熵值法的四大直辖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贵州:生态宜居 留住乡愁
吉林出版集团
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及国际交流等
吉林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