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企业劳动用工形式的分析

2019-08-21苏建月

财讯 2019年20期
关键词:企业

苏建月

摘  要:煤电行业是关系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多种用工形式的出现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一个新的复杂因素,需努力构建和谐的劳动用工关系。本文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当前采用的劳动用工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改善劳动用工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企业;劳动管理;用工形式

一、企业劳动用工现状

现今我国企业用工模式可划分两大类,一种是全日制用工的常规用工模式,根据工时制度可进一步划分为标准工时、不定时工时以及综合工时用工,也可根据劳动合同期限和企业员工签订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另外一种是非常规用工模式,包括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当下很多企业包括煤电企业大多都采用了多种用工形式,存在不同用工身份人员交叉“混岗”情况,用工主体不明确,劳动关系不清晰,生产责任不明确,甚至一线生产岗位都存在交叉混岗现象,由于用工管理工作不规范的现象存在,导致难以界定追究责任,出现大量的劳动争议事件。此外,存在同岗同工不同酬现象,收入分配、社保、福利等制度不尽相同,如煤电企业事故导致的工伤问题针对不同身份员工处理的不一致和复杂性引发各类矛盾,严重影响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各种劳动用工形式的分析

(1)全日制用工。该用工方式是煤电企业最为常规的用工类型,企业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能较好地保障劳动者权益以及劳动时间,容易产生员工归属感,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以及核心竞争力。但是企业必须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会产生较高的人事成本,此外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容易产生争议。

(2)非全日制用工。该用工方式是也即通常所谓的小时工,目前常用于中小企业,是一种较为灵活的用工方式,通常是以小时作为计酬单位,劳动者可以与一个及以上的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也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但是非全日制用工员工流动性大,不适用于工时要求较长的工作岗位,由于其较大的灵活性,不易产生员工归属感。

(3)劳务派遣用工。该用工方式是指通过劳务派遣机构进行相关专业技术的员工招聘,并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然后派遣至符合人员招聘要求的特定企业,由企业安排管理员工的工作内容。企业与劳动者之间仅存在用工关系,并不是劳动合同关系。员工的工资、福利与社会保险等都是由派遣机构直接支付的。这种用工方式能够及时补充人力,免除了传统用工中招聘、培训环节,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用工效率,节约了管理成本以及人才培训费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广泛用于众多中小企业,但是存在明显弊端,第一,劳务派遣单位派遣的员工可能素质参差不齐,以致企业和被派遣人员的步伐较难同步;第二,在高端人才方面,劳务派遣方式无法给企业带来显著价值,难以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第三,被派遣的员工同企业正式员工相比,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会降低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企业归属感,人员流动性较大;第四,当企业重要项目临时缺乏人手时,被派遣人员参与其中并接触企业机密,当用人结束时容易将机密泄露至其他公司,产生较大风险。

三、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改进建议

(1)加强法律风险防范,创新用工模式。首先,要学习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法务工作,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并改进相关公司用人管理制度,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等程序;其次,根据企业需求,严格把关人员质量,合理地配置劳动人员结构,并规定劳动合同期限,进行科学管理,对于符合条件的人员尤其是涉及企业机密的岗位人员最好采用全日制用工,为了规避风险,最好以书面形式签订劳动合同,并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必要时可签订保密协议;最后,需要创新用工模式,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可以采用人力資源外包、劳务派遣等方式。对于劳务派遣用工,在签订派遣协议时必须对劳务派遣单位的信誉、资质和服务能力进行严格审查,避免签订的派遣协议无效,导致派遣单位出现未按规定发放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而企业必须给付双倍赔偿的情况发生。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用工模式,并科学、合理规避法律风险。

(2)完善各项制度,探索多元化身份管理模式。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实力,需完善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探索员工多元化身份管理模式,实行公平管理,促使劳务关系融洽。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首先需要树立人才战略意识,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其次需要建立良好的激励制度,以能力为主要评价标准,充分发掘员工的潜力,增强其归属感和工作效率,尤其针对表现出色的派遣人员,可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奖励措施,甚至可以提供一定机会将其提升为正式员工,此外还需加大监管力度,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沟通渠道,以便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以便保证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最后还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团队凝聚力。

当下煤电企业多种劳动用工形式涉及诸多问题,在实际运用中企业需灵活运用上述用工方式,并依法规范自己的用工行为,扬长避短,加强法律风险防范,科学管理各类劳动合同,有效规避用工风险,建立起合法高效、稳定和谐的劳资关系,进而实现企业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和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谢箴.电力企业多种用工形式的弊端及改进建议[J].现代企业文化,2013(26)

[2]万本善.浅析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利弊[J].科技与企业,2012(14):34-34

[3]范睛,王竹静,单聚良.浅析电力企业多种用工形式并存的管理策略[J].活力,2015(22):23-23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我心中的企业文化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