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景观
2019-08-21咸政羊翔
咸政 羊翔
【摘 要】胶州湾是山东沿海重要的滨海湿地,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倒灌的问题一直影响着这里。一方面由于湿地退化导致景观弹性愈发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退田还海策略,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滨海农田景观的改造,希望营造一个可持续生态的胶州湾,提高生态系统的弹性。
【关键词】弹性景观;失地农民;农业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3-0227-02
一、研究背景
城市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伴隨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已成为必然出现的社会发展趋势。[1]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尤其体现在城市建设的无限扩张与耕地的不断退缩,人与地的矛盾愈发明显。即政府通过征占获得土地进行城市建设,在土地非农化的过程中,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失地农民将超过7800万人,占到现有农民数量的十分之一。[1]
同时引发的次生效应主要体现在场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原生物种的消失,并且由于改变了场地的物质能量循环过程,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人类活动的进入,产生污染将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但是在城市快速扩张的同时,传统滨海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大量围垦产生的农田使得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由于生物间作用关系受到干扰而大大减少,原始的自然湿地被农田湿地所代替;
(二)农业生产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大量废水排入胶州湾滨海湿地后,造成了湿地底质和水体污染,污染又加速了原生生境平衡被破坏的进程;
(三)不合理的农业灌溉导致滨海盐碱地盐渍化,土地利用率越来越低,农民不得不占用更多自然湿地作为生产用的人工湿地,从而形成城市建设侵占农业用地,农业生产侵占天然湿地这一恶性循环。
(四)单一农业产业,生态、经济附加值太低,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在城市化进程中处于“任人宰割”的状态。
单一农作物及传统的种植方式,削弱了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长年海水侵害和水体污染破坏动植物栖息地,使生态系统恢复力降低,区域弹性减弱,生态效益低下。一方面,在中国特定国情下,区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使其易实行土地财政,出让使用权转为建设用地,大量硬质铺设不利于恢复自然生态,无法缓解人类与海洋之间的现存问题;另一方面,农民失去土地即失去自己的商业模式,这是出让金无法补足的,希冀另辟生路的他们大量涌入城市,又将为城市发展带来各种问题。
这些现象不断提醒我们,城市化的最终出路在于人而不在于地,人的城市化才是解决土地问题的根本。[2]不论是中国人民牢牢扎根在土地上的家国情怀,还是巨大人口基数下对耕地的需求,都使得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抉择——是要继续破坏耕地还是放缓经济发展的脚步?两者是否有共存的办法?
二、场地现状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同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青岛作为山东省最发达的城市,随着新城区的开发,胶州湾北部仅剩的滨海农田也被征用,作为新城区建设用地,当地农民被迫搬迁,这对他们的生计以及滨海滩涂来说,都是一个无法挽回的损失。
胶州湾位于山东半岛南岸,是以团岛头与薛家岛脚子石连线为界,与黄海相通的扇形半封闭海湾[3],近年来,青岛市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不断扩张使得胶州湾地区的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质量不断下降。
三、弹性理念运用于城市的发展
1973年,生态学家霍利开创性的发表了论文《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system》,并将其与生态学结合,他认为弹性最基本的含义系统在面对外来冲击时,能够对其有效化解并能够保持功能正常的能力。[4]
作为使用者的人类在享受城市带来的安全生存环境、健康的水源和食物、便捷的交通、多种多样的娱乐等便利的同时,也要通过生态系统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并消化产生的代谢物。但人类的一些行为也会致使生态系统无法提供这些服务,从而使人类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身心健康受到危害、生存环境的安全受到威胁。生态过程和人类的社会、经济过程相互影响,弹性景观主要研究的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帮助城市更好地规避生态风险和社会风险,并帮助城市进行风险后的恢复。其本质就在于找寻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为城市环境或城市系统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滨海湿地复合型农业恢复策略
传统的农田源于其田字格的形制把土地分割,增加了景观破碎度,使得生境破碎化,并且低平呈方块状的农田不利于阻挡风暴潮的侵袭也不利于涵养入海的淡水,生态系统极易被破坏,通过打破农田边界,在横向上将农田连为一体,减小破碎度,垂直方向上自高向低延伸至海面布置农田,形成天然堤坝,有效降低风暴潮的影响。设计人工湿地净化水体稳定生态系统,并综合安排生产项目,如靠近岸处为海水稻——鱼一体化养殖,靠海处根据水位高低进行不同种类的贝类鱼类养殖,同时设计观光游线,欢迎城市的居民前来游览,在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农民依然在自己的土地上工作,当地生态环境也能得到改善:
(一)以不规则的自然梯田形式链接破碎的农田,自海岸到滩涂由高到低形成不同的耕作功能区;引进新型海水农作物改变传统农业,提高经济价值;在梯田田埂上设立游憩线路,通过工程措施改造为自然的农业结构肌理,降低边缘密度,恢复被毁坏的生境。
(二)将破碎的农田生境连接、形成梯田式的农田结构肌理,形成自海岸到滩涂由高到低的耕作功能区,在梯田田埂上设立游憩线路;
(三)在梯田的基础上选取部分建设人工湿地,采用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的方法,以人工湿地保护自然湿地,以自然湿地带动同化人工湿地,加速恢复生态系统,增强稳定性;
(四)针对滨海盐碱化较为严重的部分滨海滩涂进行生态改造,通过选用先锋植物、乡土植物(乔灌草)等,缓解盐碱化问题、改善生态环境。
五、预期效果
(一)将破碎的生境链接,降低边缘密度、提高农业的附加值以及景观性,从而使此处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满足来自城市居民的生活游憩需要、以及滨海生态湿地的生态恢复;
(二)提高农业经济价值以及景观欣赏性,改善当地农业模式,保障农业生产的同时也能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游憩需求
(三)高差形成的天然护坡降低海水对海岸的侵蚀,一定程度上削弱海水倒灌对城市的影响;
(四)淡水河从入海口纵向流经层层梯田再横向流动最后进入海湾,延长淡水流经的时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六、小结
通过建立新型农田——滩涂循环生态农业,在留住当地农民的同时,保护了当地滩涂湿地。随着生态的改善与社会的发展,当地农业经济得以成功转型与自然共生,并使生态系统进一步得到恢复。最终形成了城市与生态和谐共处的新局面,在满足粮食需求的同时,滨海滩涂生态系统能承受自然或人为的灾害。
参考文献:
[1]雷寰. 北京市郊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2]周飞舟,王绍琛.农民上楼与资本下乡:城镇化的社会学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5(01):66-83+203.
[3]方中祥,李国庆,冯龙,郑平,王蒙蒙,杨慧,张文.胶州湾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J].湿地科学,2016,14(02):276-281.
[4]陶旭. 生态弹性城市视角下的洪涝适应性景观研究[D].武汉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