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建设研究
2019-08-21王奕梁佳赵文修文心
王奕 梁佳 赵文 修文心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组织已经成为各国参与全球治理、开展多边外交的重要平台。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职员代表数量不足,级别不高,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严重不符。近年来,多所国内高校陆续制订“双一流”建设方案,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建设已成为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新课题。
关键词:国际组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教育;国际公务员
中图分类号:G64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5-0042-02
一、国际组织背景
国际组织,即来自三个以上的主权国家的成员(含政府和非政府)为实现共同的利益,基于某种协定(原则)建立的常设性组织。在当今世界,国际组织作为制定国际规则、协调多边事务、分配国际资源的重要平台和全球治理的重要阵地,其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关注,各国纷纷培养推送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以创造机会参与全球治理,提升国际话语权,扩大国际影响力。
目前,国际组织中的中国职员中存在众多问题,不论人数、职位和影响,都与我国的国际地位有相当大的差距。
一是数量不多。以联合国为例,根据统计,2017年我国缴纳会费近2亿美元,占比7.92%,位列193个成员国中的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虽然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国际组织人才推送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近三年联合国的中国职员数量不断上升,从2015年的450名上升至2017年的492名,但职员整体相对占比一直处在第11位,在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排名垫底。
二是级别不高。我国国际组织职员主要以翻译、会务、后勤保障、维和军人为主,较少参与管理和决策工作。据统计,2017年,联合国共有司级官员156名,其中中国籍官员仅有4名,占比2.5%;538名副司级官员中,中国籍官员仅有5名,占比0.92%,远远低于预期,甚至不如印度和巴西。
三是人员构成复杂。目前在国际组织任职的中国职员中,政府推荐与自行应聘人员占比约为1比4,由于人员数量少、级别不高,部分中国籍国际职员被边缘化,缺乏与国内组织的联系,相互沟通较少,凝聚力不强。
四是平均年龄偏大,青年职员后劲儿不足。在联合国四大办事处之一的日内瓦,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平均年龄57.5岁,这意味着其中有大部分人即将在十年内退休。
由此可见,加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推送工作刻不容缓。
二、加强培养选送优秀研究生到国际组织工作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快速发展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国际化建设更是大势所趋。其中,培养推送国际组织人才工作是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的重中之重。
面对严峻的形势,如何加快培养全球治理人才,特别是适应国际组织需要的尖端人才,让更多中国面孔更加自信、从容地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加快培养推送高校研究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一方面能够扩充我国国际组织人员人才储备,有助于后备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能够增强我国在国际规则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对于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毕业生更宽领域和更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关于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各地各高校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抢抓机遇,采取有效措施,把培养推送高校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今年6月,中组部召开了推送高校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工作会议,提出推进毕业生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高校人才培养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国内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现状
近年来,国内各地各高校纷纷行动,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众多国内一流大学开始统筹推进国际人才培养推送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仅2017年一年,各高校向国际组织输送实习生与正式员工就达数百名。随着向国际组织推送人才工作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在实际操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集中在:
1.大部分国际组织要求应聘人员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在校生实际工作经验缺乏,个人经历与国际组织招聘要求不匹配,导致推送人才到国际组织正式任职难度较大。
2.国际组织普遍对于签署合作备忘录比较谨慎,人才输送较难形成常态化机制。
3.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国际组织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仍有进步空间,需要吸收更多经验,以完善人才培养和选拔过程。
四、以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校研究生国际化教育路径
1.加强学科建设,设置“英语+辅修专业”、“英语+第二外语”研究方向。近年来,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步伐的加快,各高校将培养国际组织人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比如北京大学开设了国际关系专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成立了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立了贸易谈判学院等,更有一些高校设立了短期培训项目。想要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化、制度化,建立长效培养机制是必选之路。目前,国内高校复合型研究生培养尚处在发展阶段,必须加强学科方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北京外国语大学在2010年实施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首先以夏令营的形式选拔优秀本科生,开设学制3年的研究生项目班,学生第一年在国内进行课程理论学习,第二年赴海外合作高校留学,半年时间到国际组织进行实习,余下时间撰写学位论文。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每名学生都配备一名语言文化导师、专业导师和国际组织实务导师。联合国目前的官方语言有六种,分别是英语、法语、俄语、汉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其中英语是必备技能,法语则是部分岗位的加分项。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多样化、可持续、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因此,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与推送,需要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培养模式,将复合型与高度专业型人才培养有机统一起来。一是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设计组织证书课程,选取优秀学生接受中短期培训;二是开设国际组织、国际关系、国际谈判的各相关专业的辅修课程,扩大课程辐射范围,将国际组织人才所必需的“三个核心价值观”、“八大核心能力”、“六个领导才能”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家国情怀灌输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三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通实习渠道,利用校友、教师等优势资源,发掘实习生输送平台,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会议、论坛等志愿服务,提早了解国际组织、国际事务、国际规则,为日后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打下牢固基础。
3.健全保障体系,加大资助力度。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推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上需要保持稳定性与连贯性。首先,国家和学校应加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示范项目的政策与经费支持,扩大学生出访、实习的资助范围,加大资助力度,为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学生在学籍学分、户籍派遣、学制规定等方面提供合理安排,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其次,社会保障必不可少。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已进入深度融合阶段,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我国正在不断推进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选送工作,从而在国际社会中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生作为人才储备的重要一环,高校应通过多方渠道、多重举措加大培养力度,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突破人才瓶颈,做好人才储備,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叶硕,屠中华.大力加强国际化教育 提高研究生国际竞争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22-25.
[2]刘宝存,肖军.“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与改革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5):1-7.
[3]刘素君,张应武.地方高校本科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海南大学文科实验班为例[J].大学教育,2018,(4):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