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科学家创作科普读物
2019-08-21别必亮
别必亮
2016年的“科技三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明确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水平,建立高素质的创新大军,夯实“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都少不了优秀的科普作品。科普图书是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它对科学知识的传播、科学理念的普及、科学精神的传承以及科学理想的激发起着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普图书的出版和传播,影响、培养和激励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投身科学事业。纵观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科学家群体,那些著名科学家无不是受到科普图书的启蒙和影响而走上科学探索道路的。科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些年来,国家对科普读物的创作给予了高度重视。2002年6月29日,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这为科普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2005年开始,国家科技进步奖专门设立了科普组,奖励对优秀科普作品的创作作出直接贡献的公民;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强调科普教育是提高人们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目标是“到202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普读物,如华罗庚的《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谈起》、张玺的《我国的贝类》、周明镇的《我国的古动物》、沈嘉瑞的《我国的虾蟹》、方宗熙的《生命进行曲》和《揭开遗传变异的秘密》等。《中国儿童百科全书》出版以来,广受读者欢迎,2015年还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这些都是令人鼓舞的科普创作成就。
然而,综观今天图书市场上的科普读物,不难发现我国科普读物的创作出版仍存在一些问题。总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五多五少”:
一是国外引进多,国内原创相对较少。如,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中国出版协会等四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所揭晓的2018年上半年30种优秀科普图书中,引进图书多达18种,本土产品仅12种。二是知识介绍多,精神传播少。多数科普读物就是科学知识的一般性介绍,对于隐藏于科技成就背后的逻辑魅力、科学家探索过程及探究精神少有涉及。而后者正是唤起求知与探索欲望、生成科学精神与科学理想的源泉。三是因袭过往内容多,关注前沿知识少。科普图书内容明显滞后于当代前沿科学研究。多数的科普图书局限在常识性科学知识的普及性介绍上,对当前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及高新技术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技术等的发展介绍少。尽管一些经典科普作品仍然受到读者的欢迎,但毕竟是二三十年前乃至百年以前的作品,时代感不强。四是跟风出版多,自主品牌少。以少儿百科类图书为例,来自不同出版社不同作者的市场产品有20多种,内容陈陈相因,缺乏创新,高度雷同。有的作者和出版社在利益驱动下,出版的科普图书粗制滥造,对我国科普教育带来不利的影响。五是在读者设定上,少儿读物偏多,青年与成年人的读物较少。科普图书大多内容肤浅,形式单一,比较适合幼儿及小学生阅读;将专业性与可读性高度结合的、适合心智更成熟的中学生乃至成年人的科普读物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这个群体同样需要科学之光的照耀。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关键就在作者队伍。我国科普创作的重任主要由科普作家承担。科普作家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相关领域也有一定了解,但他们因缺乏长期跟踪研究的深厚积累,缺乏真实的研究体验,难以感受研究中的智慧与精神,难以领会科学世界的奥秘,因而难以真正描绘出科学之美。从理论上讲,科学家写科普读物是最佳选择,他们的专业性可以确保科普读物的科学性,他们的权威性可以提升读者对科普读物的认可度,他们的研究经历可以带给阅读者更多的启迪,他们的“厚积”为深入浅出的“薄发”奠定了基础。如华罗庚的《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谈起》系列科普书。但事实上,极少有科学家从事科普图书写作或其他科普教育的工作,学术圈没有多少人愿意做科普,甚至不屑做科普。这固然有科学家精力有限的因素,而评价机制制约则是更重要的因素:对科技工作者的业绩评价仍以科研项目经费的多寡、学术论文和专利的数量作为評价标准,在许多高校,科普作品不计工作量,也不算工作成果,对评职评级毫无用处。换言之,从事科普工作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既无名也无利,使得科学家不愿意花精力做科普工作。在“中国创造”已成为时代强音的今天,科学家“缺位”科普应引起高度关注。
科学家是科学技术的研究者,是前沿问题的探索者,没有人比科学家更了解该领域的科学图景,自然也没有人比科学家更有能力肩负以科学教育为根本的科普使命。其实,如果科学家让公众认识科学、理解科学,进而正确地支持科学向前发展,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也将获得更有利的社会环境。就如金字塔,处于顶端的是尖端科学研究,底座是大众从科普教育中获得的科学素养,底座基础越牢实,顶端研究才能延伸到更高境界。
为此,建议:
一、改革评价机制,鼓励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创作的积极性
据调查,大多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兼职做科普不能得到所在单位的理解和支持,成果不列入本职工作考评范围,甚至科研人员从事科普创作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没有“含金量”。针对此种状况,建议政府制定配套政策并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指导高校及科研院所改革工作评价体系,鼓励一流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改变科普创作不被认可、不算科研成果的状况,将科普作品纳入绩效考核中。
二、从制度设计上将科普教育纳入科学研究范围
国家每年都拿出巨额资金支持科学研究,特别是支持重大课题或攻关项目,每年也都有不少项目通过结题验收。这些科研成果代表了科学研究的新成就、新水平,让民众了解这些科研成果,对于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大有裨益。为此,建议修改课题管理办法,在结题环节增加科普内容,即研究者提交的结题报告中应有科普教育活动,可以是进行科普讲座,也可以是根据研究成果创作的科普作品。经过一定的积累后,即可将这些科普作品出版,让更多人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
三、运用激励手段在科学家、科普作家及出版机构间建立联动机制,鼓励协同创作科普读物
科普创作是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过浅显生动的语言和故事传达给普通公众,本质上是一项创造性和艺术性很强的活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文理分科早,导致部分科研人员文字表达不够强,缺乏艺术性的科普写作经验,不能有效地把深奥难懂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生动的科普作品。而要在短时间内提高科学家的通俗化写作能力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走强强联手之路,将科学家的专业优势与科普作家的表达优势及出版编辑的市场把握优势相结合,以利于创作出让大众愿意阅读的优秀科普读物。2015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10册普及版《中国儿童百科全书》就是一个成功案例,该书即是由上百位学科专家和科普作家联袂打造。
四、在全社會营造鼓励科学家科普创作与出版的大环境
科学家是科普创作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国家要努力创造有利于科普创作的良好环境,完善和落实对科普创作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评选优秀科普作品的机制,加大对优秀科学家、科普人员的奖励力度;保护科普作者的合法权益,把科普作品纳入科技人员的业绩考核范围,解决科普作家的职称和待遇问题;加强科普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切实维护科普作家的合法经济利益;加大力度鼓励和支持优秀科普作品出版的项目,资助科学家的科普创作,这些措施的制订和实施对科学家从事科普事业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从国家、行业学会到地方和企业,我国虽然也有不少奖励科学传播的奖项,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科学传播奖的设置体系、评奖数量、范围、影响力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建议对已有的奖励办法进一步充实完善。
五、出版社增强创新意识,推动优秀科普图书出版发行
这可从以下四方面来开展:一是要细分科普图书阅读对象,为不同年龄段读者策划适合的科普读物。如前所述,目前的科普读物大多是为儿童创作的,适合其他年龄段的科普读物少。出版社在策划选题时有必要充分考虑此点。二是编辑要转变传统观念,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加强对前沿科技的了解,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确保胜任优秀科普作品的遴选与编辑工作。三是鼓励出版社从自身优势出发,设立优秀科普图书出版的专项资助计划,为优秀科普图书创作解除后顾之忧。四是利用“互联网+”做好全媒体的营销宣传,扩大科普读物的市场影响力。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民进重庆市委会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