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具体措施与优化方式

2019-08-21敖莹莹

商情 2019年34期
关键词: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敖莹莹

【摘要】时代背景的改变,校园的基础教育环境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给即将完成校园生活、步入社会的高校学子一个充分理解社会、认知社会的机会,但是其社会观感的优劣也的确直接影响其未来的职场与人生规划,在这种主客观因素的推动下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从宏观与微观的层面上对思政课的教学进行优化显然 已经不再只是一个教育范畴的课题,本文就结合当下高校思政课程的基本设置对思政课程体系的优化进行简析。

【关键词】思政课 政治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学子作为未来进一步完成社会建设,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确保这些栋梁之材有一个明确且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则是其最稳固的“基石”。为了能够在校园环境内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体系,思政教育的基本内容需要结合教育改革的前进方向,优化和调整思政教育体系建设中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在强调执行力的同时注重学生崇高道德思想品质的培养。基于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顺势而为地进行优化和调整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设置的重要意义

教育的目的在于有效服务社会发展,教育教学所规划和设定的相关内容则必须要直接服务于社会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必须恪守充分考虑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体等教学要素的基本原则,有效吸收一切有助于改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的信息与内容。从而帮助学生透过理论结合实践的完整体系化学习提升综合素质。

与文化课有所不同的是,思政课的内容偏重理论层面的内容解读较多,因此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往往采用让学生背诵的方式去解读相关的定义。其实这是对思政教育课相关内容的一种错误认识,思政教育工作的根本在于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社会信息的理解、感知和认知过程,强调培养学生具有德才兼备的品质其根本在于能够让学生对于社会信息具有独立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缜密的判断能力。特别是在当下国际形势风云突变的关键时间节点上,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于“中国崛起”有深刻的认识,帮助学生全面分析“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对于其未来人生的影响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体系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尽管各高校都高度重视思政课体系化的建设工作,但是由于我国在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的确存在着一些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等相对较为尖锐的社会矛盾,因此也让高校思政课在整体规划的过程中面临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不良信息对于高校环境的侵蚀、分化比较明显。当社会发展步入到信息时代之后,海量的信息的确方便了民众获取对自身有价值的相关资讯。但是对于仍然处于校园环境中的高校学生而言,对于良莠不齐的信息根本不具备正确的辨识能力,更无从谈及客观、理性地对其进行分析了。一时间,盲从,就成为高校学生面对这些信息最简单的方式,久而久之,学生在这些错误信息的影响下就会逐步地衍生出一种偏执、错误的思想,在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影響下,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制造了很多的障碍。

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方式的滞后导致学生缺乏认同感。当自媒体等一大批新媒体工具充斥整个网络社会和高校校园生活之后,仍然借助课堂环境给学生讲解那些诘屈聱牙的理论信息知识,已经根本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下去的话,学生不仅完全淡化了对于思政教育的有效认识,甚至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一种对立心态,厦门大学的“洁洁良事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一个被保送的博士生,一个经过多年党团组织培养的高级知识分子竟然能够公开宣扬一些反社会言论,足以见得其价值观体系的扭曲程度有多深。

三、新时代背景下完善高校思政课体系建设的措施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必须在高校思政课体系建设过程中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够全面地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整体质量与水平。针对当下高校思政课体系建设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也必须秉承严谨、务实、缜密、科学的态度去有的放矢的解决。

一是,严以律己,逐步引导学生提升“政治定力”。 2018年初,教育部制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这些规定和要求旨在引导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人才培养使命,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给广大从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老师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与方向。从自身做起、从基础做起,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完美地诠释“言传身教”在思政课教育中的内涵,这样就能够逐步引导和影响学生巩固其政治定力。

二是,与时俱进,改善思政课教育环境。全新的历史发展环境和最高效的信息传播渠道不仅完全改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其实也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多媒体教学设备、音视频共享公用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到最新的社会舆情,这样完全有助于学生在一定层面、一定高度上了解社会发展的真实现状,在这个基础上,思政课老师合理地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将思政知识内容穿插进去,全面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新技术等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载体、方式和手段的同时,其目的在于要着重形成教育教学新思维。在这种思维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对于思政知识的认识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相较之前有明显地提升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教学是一个庞大的综合体,思政教育是这个其中最核心的中枢,高校思政教育老师必须要进一步地调整教学思路、改善教学环境,从迎合社会发展的视角上去重视思政教育对于学生意识形态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样才能够使得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于雪晶,周丽娟.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政与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J/OL].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9):166.

[2]郑艳,党斐.双创型人才培养下的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5):56-58.

[3]林红,黄妍妍.情感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分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05):26-28.

猜你喜欢

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