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政协是怎样创立的

2019-08-21赵连稳

党员文摘 2019年7期
关键词:共同纲领新政协民主人士

赵连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人民政协组织法》对人民政协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性质定位、职能作用等作了规定,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人民政协正式创立。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召开。会议通过了《人民政协组织法》《人民政府组织法》和新中国的国都、纪年、国旗、国歌四个议案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和《人民政协组织法》对人民政协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性质定位、职能作用等作了规定,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人民政协正式创立。

随着我军转入战略反攻,毛泽东号召“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3月和4月,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出尔反尔,否定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组建有中共和民盟参加的临时联合政府的决议,派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我军被迫进行自卫反击。1947年下半年,我军转入战略反攻,革命形势迅猛发展。1948年春,陈嘉庚和沈钧儒建议中共尽快成立联合政府,以对抗国民党的伪国大,引起毛泽东高度重视。4月25日,毛泽东提议召开书记处会议,其中议题之一就是邀请各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代表到解放区,商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并成立临时中央政府问题。4月30日深夜,经毛泽东审改后的“五一口号”,由新华社正式向外发布,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个号召是毛泽东提出来的,充分考虑到建立民主国家的合法程序。“五一口号”将反动派排除在政治协商会议之外,得到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积极响应。

毛泽东在1949年元旦献词中,把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组成共和国的中央政府作为当年的主要任务。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等55位民主人士发表《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声明愿在中共领导下,期待革命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早日实现。

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承担着完成“协商建国”的特殊历史使命

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承担着特殊历史使命,因为它在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同时,又行使政治协商的重要职能,完成协商建国的历史使命。

1948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开始筹备新政协。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说,中国第一次由我党领导下的政协会议即将召开,民主联合政府即将成立。6月15日晚上,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成立常务委员会,毛泽东被推选为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李维汉为秘书长,下设六个小组,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

在此前后,在周恩来指挥下,民主人士陆续安全地到达北平,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住处亲切接见了司徒美堂、柳亚子等大批民主人士,到正阳门火车站迎接宋庆龄与程潜。共产党人宽阔的胸襟、谦虚的态度,赢得了民主人士的高度赞誉。

筹备工作最难的是协商参加新政协的人选名单和《共同纲领》的起草。李维汉负责的小组经过和民主人士多次协商,最终确定新政协代表662人,其中特邀代表75人,从而使新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毛泽东看到周恩来送来的参加新政协的人选名单,幽默地说:“这就是一本天书嘛。”

《共同纲领》是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共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周恩来负责起草工作,1948年10月下旬写出第一稿,名曰《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案》。在讨论过程中,民主人士章伯钧、蔡廷锴等人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建议由新政协行使人民代表会议职权,产生临时中央政府。这个提议被中共中央采纳。1949年春,随着江南大片地区被解放,《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案》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重新制定。周恩来把自己关在中南海勤政殿一周时间,八易其稿,经毛泽东审阅,命名为《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其中“新政治协商会议”也改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进入9月,又根据迅速发展的形势,再一次重新起草《共同纲领》,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毛泽东、周恩来为制定《共同纲领》呕心沥血,仅对第三次起草的《共同纲领》,毛泽东就修改了200多处,周恩来修改了100余处,至少十易其稿。《共同纲领》三次起草过程,均广泛吸收了民主人士的政治纲领或主张。周恩来感慨地说,《共同纲领》是各党派共同千斟万酌的结果。民主建国会代表章乃器深有感触地说,在讨论《共同纲领》时,“做到了多数起了决定作用,少数心悦诚服。这才是真正的、彻底的民主”。

由于准备工作太过繁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时间由8月初改为9月10日,后又改成9月21日。毛泽东在开幕词中豪迈地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并高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國的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从“五一口号”发布,到人民政协成立,政协的长期存在、性质定位和职能作用等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且载入《共同纲领》和《人民政协组织法》,整个过程就是人民政协作为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过程。这种既不同于西方国家议会制,又有别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统一战线政策和政党制的制度安排,对我国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共同纲领新政协民主人士
“爱国民主人士——新四军之友”征文启事
多党合作在旧政协和新政协中的比较研究
中国财政立宪史话
民主人士翟宗文在芜湖革命活动述略
《建设新中国的蓝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研究》评介
《民主人士》
哪些党派团体无缘新政协
纪念《共同纲领》颁布6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论《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宪法的正当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