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力量在我们自己

2019-08-21李宁王林王俊岭邹蕴涵

党员文摘 2019年7期
关键词:内需潜力韧性

李宁 王林 王俊岭 邹蕴涵

作为拥有世界最大规模人口、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的市场,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力量还是在我们自己。

我国经济回暖是否可持续?近两年来这一争论持续存在,其中不乏有人对国内需求能否担起支撑经济增长的重任产生疑问,甚至出现了“内需不行、经济不行”的悲观言论。

作为拥有世界最大规模人口、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的市场,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力量还是在我们自己。身处一个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时代,中国经济这艘大船要平稳前行,既需智慧也需魄力。既往的累累硕果已展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潜力、定力,未来我们依然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步伐坚定地走下去。应对外部冲击能力不断增强

在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举行之际,美国宣布将对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使中美经贸磋商进程遭到严重挫折。对此,中方也采取了反制措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5月13日发布公告,决定自2019年6月1日起,对已实施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清单美国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分别实施25%、20%或10%加征关税。

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引发了市场担忧。有人担心,这将会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甚至对中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些详细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抗风险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不仅韧性好、潜力足、活力强,而且宏观政策的操作空间还比较大,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有坚实基础。

去年以来,中美经贸摩擦不断。但即使如此,2018年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6.6%的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从今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同样表现出韧性好、潜力足、活力强的状态。从“三驾马车”的表现来看,中国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刘爱华指出,中国经济已拥有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比较充分的人才储备,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有了坚实基础。此外,中国还拥有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且消费升级的态势越来越明显,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再者,简政放权、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实施,企业营商环境在不断优化,经济增长的活力强劲。

刘爱华还强调,中国经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宏观政策空间比较大。目前,全国通胀水平、财政赤字率都比较低,外汇储备比较充足,相应的宏观政策工具比较丰富,这是未来推进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经济有能力化解多种风险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释放出越来越多的积极信号,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依然较强,但中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数据向好,再次印证了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足以应对任何外部风险与挑战。

面对狂风暴雨,一株小树可能经受不住,甚至因此夭折;而一片茂密森林则可以泰然处之,保持绿意盎然。经过多年发展,如今中国经济早巳成为一片茂密的森林。

“经济增速位居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之首,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站在评价2018年中国经济数据时说。

当前的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新旧动能有序转换、薄弱领域得到加强、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6.7%,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O.2个百分点。其中,3D打印设备、石墨烯、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工业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推出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举措:压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推广复制自贸区试验经验、加快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这些,不仅进一步释放了中国经济自身的潜力,也赢得了世界各界的普遍赞誉。

例如,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資法》,为各经济主体公平竞争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在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看来,这一举动证明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让自己对中国的发展前景更加充满信心。

如今的中国经济,正像一片生机盎然的广阔森林,体量大、底子实、韧性足、质量高、潜力好,既经得起外部世界的风吹雨打,也能沐浴合作共赢的灿烂阳光。

内需驱动力为中国经济注入信心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具备广阔的国内市场。当前,居民消费正呈现出潜力不断释放、结构持续升级的特点,凸显出我国经济内需驱动力日益强劲。强大的国内市场,正是我们抵御外部风险、保持定力持续推动改革开放的底气所在。

从消费增速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7790亿元,同比增长8.3%,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1%,消费继续成为需求动力的主导力量。

每年的节假日都是观察消费新趋势的时间“窗口”。今年春节黄金周,国内接待游客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全国电影票房超过50亿元,零售餐饮消费首破万亿元。

从消费结构看,品质消费、品牌消费的兴起,90后、00后新消费群体的快速成长,三四线城市消费的崛起,电商的迅猛发展,都成为消费升级的亮点。对比国际经验,我国正处于迈向富足、步入新一轮消费升级的关键时期。公共服务和基建设施补短板,5G等新基建密集开工,民间投资出现回暖,这些都为投资注入新的动能。

从消费潜力看,消费结构升级本身就蕴藏着成长的空间。再结合我国市场广阔、区域多样性等特点,伴随城乡融合、区域协调的发展进程,乡村、小城镇、中西部地区的内需仍有巨大潜力有待释放,服务业的发展也将带动相关消费和投资持续攀升。

更为重要的是,内需不仅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还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源泉,是我国经济能够行稳致远的底气所在。消费升级的方向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导向,需求端释放出的能量可以通过产业链条传导至供给端,倒逼产业升级。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把脉中国经济,内需驱动力崛起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以激发内需活力来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已经成为必然选项,这既可以熨平短期波动,抗衡外部风险,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我们应以更大的定力和决心,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深层次的体制机制,营造更有利的经济环境,让内需的蓬勃动力充分释放,以内需升级引领经济转型,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猜你喜欢

内需潜力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潜力榜
PPP模式怎样发挥最大潜力?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中国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仍有欠缺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
浅析中国公款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