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2019-08-21王钰雯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胃炎治疗效果

王钰雯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半夏泻心汤对胃炎的治疗效果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炎病患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6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的方法和平均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病患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治疗的效果;观察组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要高于对照组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P<0.05)。结论:使用半夏泻心汤对胃炎病患进行治疗,其治疗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胃炎;治疗效果

在临床上,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是因为不同原因所导致的胃黏膜出现慢性的炎症或者是萎缩性的病变。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导致胃炎发生的主要因素為幽门螺杆菌,但其他化学、生物以及物理性的因素也容易导致胃炎的发生,病患自身的体质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对病患的病情进行干预,但由于病患病情反复,使用西药治疗容易产生一定的耐药性。经过研究发现,中医对胃炎的治疗也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研究探讨半夏泻心汤对胃炎的治疗效果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现得出的相关研究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病患资料

从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炎病患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6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的方法和平均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性病患例数为17例,女性病患例数为13例,年龄段为29岁48岁,平均数值为(38.5±2.1)岁;病情类型为萎缩性-胃炎的例数有11例,为十二指肠炎的例数有12例,为糜烂性胃炎的例数为7例。观察组男性病患例数为18例,女性病患例数为12例,年龄段为29岁-49岁,平均数值为(39±2.3)岁;病情类型为萎缩性胃炎的例数有10例,为十二指肠炎的例数有9例,为糜烂性胃炎的例数有11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数据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病情进行干预,使用抑酸以及保护胃黏膜等西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具体的药方为:半夏、人参以及黄芩各10克,灸甘草6克,黄连5克以及大枣8枚。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来对药方中的药物进行加减,具体为:对于伴有暖气以及反酸现象的病患,可以在药方当中加入白术10克、龙骨20克以及牡蛎20克;对于伴有食积现象的病患则可以在药方当中加入神曲20克,枳壳15克以及布渣叶15克;对于伴有严重呕吐现象的病患,则可以在药方当中加入赭石25克以及茱萸6克对于伴随有腹胀现象的病患则在药方当中加入菜菔子15克,藿香10克以及佛手10克;对于伴随有剧烈疼痛现象的病患,则需要在药方当中加入郁金10克、木香6克以及香附8克。药方使用水进行煎服,每次让病患服用1剂,每天服用1次。两组病患在进行治疗期间要禁止进食辛辣等刺激的食物,同时要禁止饮用浓茶、酒类以及浓茶等饮品。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的效果、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进行对比。治疗显效的标准为病患的炎症症状消失,经过病理检查证实其肠化生呈现异型的增生,其萎缩的腺体恢复到正常状态,病情程度显著减轻到80%以上;治疗有效的标准为病患的临床症状减轻,其病理检查的结果病症改善程度在50%以上;治疗无效的标准为病患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变,甚至出现加重的现象。

1.4统计学标准

本文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数据的处理主要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O,计量的资料表示为(X±s),计数的资料表示为%。两组数据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治疗的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显效的例数为17例,治疗有效的例数为11例,总体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显效的例数为15例,治疗有效的例数为9例,总体的治疗有效率为80%。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治疗的效果(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对比

观察组对治疗表示非常满意的例数为17例,对治疗表示满意的例数为10例,总体的满意程度为90%;对照组对治疗表示非常满意的例数为15例,对治疗表示满意的例数为8例,总体的满意程度为76.7%。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对治疗的满意程度(P<0.05),具体见表2。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对比

观察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为2例,发生的概率为6.7%;对照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为6例,发生的概率为20%。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要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P<0.05),具体见表3。

3讨论

胃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病程时间长,容易反复发作。目前主要使用药物的方法对病患进行治疗,但是由于病患的病情反复,使用西药容易产生相关的耐药性,其治疗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中医中,胃炎属于“胃脘痛”的范畴,主要是因为病患饮食不规律、寒热互结以及脾胃不升所导致的。其主要的病理机制表现为寒热交错和虚实夹杂。因此在中医的治疗中主要采用清热化湿以及健脾和胃的治疗,补泻兼施,寒热并投,同时要注重对痞散进行消结以及和胃理气。中医药方半夏泻心汤的主要药物包括半夏、人参、黄连、大枣、黄芩以及灸甘草等,这些药物具有调和脾胃以及补泻兼施的作用,因此能够有效对胃炎的症状进行抑制。半夏的药效为和胃降逆,而黄芩和黄连则主要具有清热去火的功效;人参和灸甘草有脾胃生津的作用。经过临床的研究发现,黄芩和黄连能够对幽门螺杆菌起到抑制的作用,而人参则能够对病患的胃黏膜起到保护的作用,灸甘草则能够让胃黏膜再生的速度加快,而药方中的枳壳则能够起到助消化的作用。和西药治疗相比能够弥补西药治疗所造成的不足以及减少病患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跟西医治疗相比,由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因此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相对较高,其预后的效果较好。本文通过研究对比发现,观察组治疗显效的例数为17例,治疗有效的例数为11例,总体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显效的例数为15例,治疗有效的例数为9例,总体的治疗有效率为80%;观察组对治疗表示非常满意的例数为17例,对治疗表示满意的例数为10例,总体的满意程度为90%;对照组对治疗表示非常满意的例数为15例,对治疗表示满意的例数为8例,总体的满意程度为76.7%;观察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为2例,发生的概率为6.7%;对照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为6例,发生的概率为20%。观察组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治疗的效果;观察组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要高于对照组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P<0.05)。

综上所述,使用半夏泻心汤对胃炎病患进行治疗,其治疗的效果较好,,病患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比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半夏泻心汤胃炎治疗效果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四问”慢性胃炎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疗效观察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西药结合半夏泻心汤用于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治疗临床分析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
慢性胃炎会不会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