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应用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分析

2019-08-21赵月娟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呋塞米慢性心力衰竭

赵月娟

【摘要】目的: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试验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呋塞米、心脉隆注射液。对照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只加用呋塞米,观察2组临床疗效级药物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6%(P<0.05),且试验组患者经治疗后,其心率、LVEF、尿量、NT-proBNP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脉隆注射液;呋塞米

心力衰竭,为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使心室充盈程度或射血能力降低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症,该疾病病情较为复杂,患者症状为呼吸困难、乏力(活动耐量受损)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中)等症状为主。该疾病作为多种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发病率高、危险度大等特征,目前以成为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衰分为LVEF降低的心衰(HF-REF)和LVEF保留的心衰(HF-PEF)。常规而言,HF-REF多指收缩性心衰。而HF-PEF多指舒张性心衰。且临床上根据该疾病发生的时间、速度及病情可将其分为慢性或急性心衰。因慢性心脏疾病等症状基础上逐渐发展的心衰被称为慢性心衰,而当患者相应症状及体征较为稳定,且持续时间>1个月,称为稳定性心衰。慢性稳定性心衰进一步恶化,称为失代偿性心衰。而当失代偿症状突然发生,则称为急性心衰。而后者可导致的另一种形式为进行心脏病变为新发心衰。心衰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患者心肌病理性重构。而导致其进一步发展的两个关键过程则为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等心肌死亡性疾病及神经内分泌系统因过度激活而导致的反应,且后者以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及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本研究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住院的5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单用呋塞米与呋塞米联用心脉隆注射液的形式对上述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教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进行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52例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29-56岁,平均(37.69±8.13)岁,NYHA分级:II级18例,III级17例,Ⅳ级17例。

纳入标准:

(1)年龄大于18周岁,男女不限;

(2)患者症状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中对慢性心衰的相应标准;

(3)NYHA分级为II-Ⅳ级。

排除标准:

(1)肝功能严重损害患者(AST或ALT) 3ULN,TBIL)2ULN),肾功能严重损伤者cr) 1.5ULN);

(2)己知对蜚蠊或对心脉隆注射液过敏且;皮试阳性者;

(3)妊娠、哺乳和有妊娠计划者;

(4)医生认为不宜参加者。

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26例,其中试验组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38.11±7.89)岁,NYHA分级:II级9例,III级8例,Ⅳ级9例;常规组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37.09±8.35)岁,NYHA分级:II级9例,III级9例,Ⅳ级8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NYHA分级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试验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控制原发他病、限制入量、低钠饮食、治疗原发病、ACEI/ARB、B阻滞剂等),在此基础上给予呋塞米片,口服,20mg/次,2次/d,加用心脉隆注射液,即将5mg/Kg的心脉隆注射液加入50mg生理盐水中,静脉泵入,2次/d。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基础上加用呋塞米片其用量及用法与试验组想用,2组持续治疗10天。

1.3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将其治疗效果分为:

(1)显效:心衰症状明显改善,尿量增多,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

(2)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且其相应症状有所改善;

(3)无效:心功能改善不到I级,上述症状体征基本无变化,多加重或恶化。

1.4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治疗效果,并对其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尿量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进行比较。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使用SPSSl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表达计量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两组比较差异采用t检验,表达计数数据采用数据(百分数)[n/(%)表达,两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试验组治疗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0.00%及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77%及80.76%(P<0.05),如表1所示。

2.2比较两组患者相应指标

试验组患者经治疗后,其心率、LVEF、尿量、NT-proBNP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BNP主要由心肌细胞所合成,且具有生物活性,且其水平与心脏关系较为密切,该物质能够敏感且特异的反应患者心室功能,因此其能够作为诊断患者是否伴有心力衰竭的依据,同时,该物质还能够评估患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心脉隆注射液,可显著改善老年心力衰竭病人LVEF,降低MMP-2、MMP-9、NT-proBNP的表达水平。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试验组患者呋塞米片,其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相应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其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该结果表明,与常规单纯采用抗心力衰竭治疗相比,在药物中加入中药心脉隆注射液后,慢性心衰患者心肌生物学功能水平有显著提高,表明心脉隆等有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上对该类疾病的治疗以利尿剂为主,该药物中主要成为为袢利尿剂及作用于远端肾小管的利尿剂,呋塞米作为髓袢利尿剂中的一种,其能力较强,能够有效提高机体中水及电解质的排泄,且该药物具有扩张容量静脉,降低其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结合其达到利尿作用,使其心血量减少,而对该类患者而言,其左心舒张末压降低,对其他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心脉隆注射液作为由我国所研发的新药,其有效成分为多肽、核苷及结合氨基酸等物质,具有改善患者心肌细胞钙离子内流水平,增加其心肌收缩力能力,进而达到扩张冠状动脉,扩张肾血管利尿,扩张肺动脉,降低肺动脉压,及保护患者心肌等效果,同时该药物能够有效纠正患者神经内分泌失衡等症状,通过提高其血浆内降钙素肽的含量,达到抑制其内皮素分泌及抗心律失常等效果,并可上调心肌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影响内质网内钙离子的释放,从而阻断细胞凋亡,缓解心力衰竭患者得症状。另外,该药物有效成分中肌苷及活性氨基酸等物质能够营养患者心肌,进一步促进其心肌收缩作用的提高,改善心功能。

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心衰治療联合心脉隆注射液能够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且其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呋塞米慢性心力衰竭
呋塞米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60例效果观察
舒心通脉组方治疗慢性心衰心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观察与药学监护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
米力农联用呋塞米和多巴胺静脉泵入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80例观察
托拉塞米与呋塞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