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情境创设途径刍探

2019-08-21杨燕

成才之路 2019年19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道德与法治德育工作

杨燕

摘 要: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带来更多的直观经验,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生活情境中,加深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认识。文章从寻找生活情境创设切入点、强化生活情境创设契合度、提升生活情境创设趣味性等方面,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情境创设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情境;教学方法;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9-0010-01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富有生活气息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脱离生活而生硬刻板地施教,就容易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运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法解读文本知识,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力求使文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认知接轨,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

一、寻找生活情境创设切入点

教师要以教材文本为基点,搜寻文本知识与学生思维认知的契合点,寻找生活情境创设切入点,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要从多个角度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挖掘文本知识的关键与核心部分,以此为基点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所在。找出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则学生的学科思维自然能够得到有效的训练,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值得期待。例如,教学“我们排好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还是排队好”“哪些地方要排队”“怎样排队好”,知道在公共场所要排队,不插队、不掉队,从小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梳理一遍文本知识,让学生对文明排队有一个大致的理解,接着让学生针对文本教材中的生活案例进行讨论,想一想“图中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结论:自觉排队的小朋友是对的,不自觉排队是不正确的,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便利着想,我们应该自觉排队。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案例,发动学生讨论,为学生创设了学习感知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认知顺利接轨。文本理论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弱化了文本的理论说教,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感悟。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强化生活情境创设契合度

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认知水平、学力基础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优化处理,以提升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适配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充分做好学情调研,根据学生的发展程度进行教学布设,体现了分层教学与个性化教学的教育理念,而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进行情境布设,强化生活情境创设契合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高度自觉地参与课堂活动。例如,“家乡新变化”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家乡新事多”“家乡特色多”“家乡环境美”“家乡前景好”这四个板块,让学生以自己熟悉或者喜爱的方式如摄影、绘画、作文、手抄报等完成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在第二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现在教师的课件之中,学生非常兴奋。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从而成功调动学生的生活认知,使课堂教学呈现高效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化教育根植于社会生活这一广袤的土地,才能使课堂教学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教师针对学生的差异创设不同情境,对学生的个性化表现进行整合处理,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三、提升生活情境创设趣味性

进行教学情境设计时,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在做好文本研究与学情调研的基础上,优化实践活动操作,创设生动活泼而又符合教学主题的情境,提升生活情境创设趣味性,让学生在感悟生活素材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实践活动链接文本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教学“装扮我们的教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美化我们的教室”这一主题实践活动。然后,教师可投放一组图片,帮助学生确立美化教室的大致设计流程。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组,让学生通过合作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对教室进行装扮。有的小组奉献出色彩缤纷的剪纸作品,有的小组合作出了一期丰富多彩的黑板报,有的小组用自己的书画作品装扮教室的美工角,有的小组将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强化。

教师针对学生的生活认知设计教学流程,对课堂教学进行多元化探究,符合新课标理念,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保证教学活动高效进行。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以满足学生的多种发展需要为终极目的。教师要通过寻找生活情境创设切入点、强化生活情境创设契合度、提升生活情境创设趣味性,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知。要将文本知识嵌入到生活常态之中,唤起学生的真情实感,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新顏,李敏.道德与法治课程“综合性”的思考与实践策略[J].中小学德育,2018(04).

[2]张雷鸣.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7(11).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道德与法治德育工作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