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联网+在青浦河湖长效管理工作中运用

2019-08-21胡谨显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8期
关键词:青浦坝基船只

胡谨显

(上海市青浦区河道水闸管理所,上海市 201700)

1 河湖基本情况

青浦地处上海市西部,太湖下游,黄浦江上游。境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全区共有河流1 934条,长2 416.31 km,包括市管河道6条段、区管河道18条段、镇管河道170条、村级河道1 740条;湖泊22个,面积57.03 km2,包括市管湖泊2个,区管湖泊13个,镇管湖泊7个;此外,还有其他河湖243个,面积3.91 km2;小微水体3 428个,面积4.56 km2。河湖总面积 124.40 km2,河面率为18.56%,构成“百湖千河”独特水网特征,并基本形成“一斜、二湖、三纵、五横”的主干水系格局。

2 管理现状

2.1 地处位置关键,保洁压力相对集中

青浦位于全市最上游,是上海唯一一个与江浙两省都交界的区,共有界河66条、122.317 km,包括黄浦江、苏州河上游干、支流均在青浦境内。所有界河中还包括9条主要通航河道,均无法通过设置拦截设施有效阻隔和打捞上游水生漂浮物。这些界河位置极为分散,由北至南跨度110余km,占全区边界线44%。作为全市水域环境保障的第一道关口,青浦水域保洁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战线长。

2.2 体制机制不顺,保洁队伍难于管理

主要是河道保洁体制不顺,青浦面上河道占全区河湖总面积7成,面广量大,然而长期以来河道保洁还是由2004年万人就业项目那批4050保洁员负责,由于队伍整体年龄偏大、水平偏低、成分复杂,同时受“大锅饭”体制的束缚,导致保洁队伍工作积极性不高,河道保洁成效较差。

2.3 管理模式守旧,管理效能有待提升

由于管理人员偏少、管理模式传统导致管理力度和效果有限。全区现有基层水务管理人员不足200人,相当于每人管理10余条河道,同时还要肩负其他各项水务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而河道养护受其行业特点决定养护人员、保洁船只在开展作业过程中分布较散,难以进行有效监管和约束,管理往往采取的还是“人力监控”、“电话监控”的方式,监督考核也只能以点带面、以考代管的方式进行,总体效能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全区河道面多量广,且大多农村河道地处偏僻,各类涉河违法和突发问题的发现、取证、处置、核查时效性差,甚至部分河道车辆、船只难以通达,只能靠徒步方式核查,影响工作效率。

2.4 考核难以量化,缺乏数据支撑

主要是由于考核机制不够完善、考核结果难以量化、考核奖惩难以兑现,导致难以通过考核进一步激发养护单位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

3 互联网+在青浦河湖管理中的运用情况

针对以上管理现状和制约瓶颈,2018年起,青浦区在河道长效管理体制机制上完成了912名4050保洁人员妥善安置,彻底扭转全区河道保洁原有体制,实现巡查、保洁、养护一体化管养。作业力量上引导市场化养护公司加大自动化作业船只和一线养护人员的投入,全年累计投入保洁船只528条,其中自动化打捞船100条,较往年翻2倍和10倍;累计投入一线养护人员一千七百余人,较往年增加3.5倍,确保养护硬实力得以提升。在完善体制机制、夯实作业力量的基础上,通过充分运用高分遥感、工业级无人机、北斗导航、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试点开展河道巡查自动化和船只监控信息化,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的巡查监控体系,彻底改变过去依靠“人力监控”、“电话监控”的传统管理方式,为实现管理精细化、监管信息化、考核定量化奠定基础[1-3]。

3.1 依托高分遥感,建立中小河道全覆盖、立体式监控体系

充分考虑卫星遥感覆盖面更广、拍摄无死角的特点,利用卫星遥感每季度对全区河道进行拍摄,并通过将卫星遥感图片与水系图叠加,及时锁定提取全区河道中的水葫芦、绿萍、蓝藻、坝基等问题状况。2018年分季度完成四轮拍摄,共锁定1 300条河道水葫芦残根、绿萍等水生植物,并以卫星遥感数据为支撑指导街镇开展四次大规模专项整治,及时消除水生植物爆发的问题隐患。图1~图4为3月10日卫星遥感锁定的盈浦街道与昆山交界河道新河江水葫芦残根整治前后情况。

图1 新河江整治前遥感画面

图2 新河江整治前现场照

图3 新河江整治前之实景

图4 新河江整治后之实景

另一方面首次实现全区河道坝基的全覆盖掌控和处置,通过6月卫星遥感数据,准确锁定全区坝基的位置分布和存量,全区229条河道共有坝基295座,并以此为基础先后组织街镇开展实地排查,联系水务执法开展专项处置,全年累计清理坝基49座(个别坝基情况见图5~图8所示),确保锁定存量坝基的同时,做到新增违法坝基的零增长。

3.2 依托无人机,实现市管河道的精细化管理

图5 罗家浪浜坝基遥感画面

图6 罗家浪浜坝基处置后画面

图7 崧塘坝基遥感画面

图8 崧塘坝基处置后画面

青浦河道现有入河排放口33 891个,其中市管河道3 902个,呈总量多、分布广的趋势,且少量排放口偶尔存在污水偷排现象,取证十分困难,管理难度较大。充分考虑无人机精确度更高、反应更迅速的特点,以市管河道为试点充分利用工业级无人机每月对全区市管河道进行全覆盖拍摄,确保及时发现涉河各类违法排污行为。全年累计发现违法排污问题27起,均及时移送执法部门落实处置,从而提升排污问题监管成效。此外,针对码头堆场侵占岸线、违法扩建、占用防汛通道等问题,结合无人机航拍,每月对125个码头、堆场进行定点跟踪拍摄,及时发现处置码头违法各类问题。全年累计发现各类码头违章问题18起,均于当天移送责任部门。

3.3 依托北斗导航,实现人员、船只的实时监管

在保洁人员、船只大幅增加而管理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北斗导航技术,通过对所有保洁船只、人员安装北斗智能定位终端,实现人员、船只的定时、定点、定位管理,及时掌握作业状态。通过划定每条船只和养护队伍的作业片区,并引入电子围栏技术,进一步明确工作范围,实现所有船只、人员的工作考勤、轨迹跟踪、尾迹查询、电子围栏、状态监控等信息化监管(见图9)。

图9 保洁船只定位跟踪图示

3.4 依托信息系统,实现养护作业管理新模式

通过研发青浦区河道长效管理系统,并配套完成手机客户端APP,在实现对人员、船只信息化监管的同时,彻底改变以往问题发现处置模式。所有巡查人员、监理人员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立即通过手机APP上传(见图10),由系统根据问题位置自动分派到养护单位落实处置并最终由管理部门确认闭合,实现涉河问题“发现-上报-移送-处置-确认”闭环流转和全过程信息化,相比较传统巡查上报方式,其各环节效率均明显提升,绝大部分涉河问题整改时效由以往一周提升至三天。全年累计巡查上报涉河各类问题5 749起,所有问题均已完成整改处置和移送相关部门,效率较往年提高六倍。

图10 河务智慧通APP图示

3.5 依托大数据分析,为定量化考核提供基础支撑

通过在监控系统中针对船只保洁范围不到位、无故驶离电子围栏区域及未正常开展作业分别设置全覆盖报警、违规驶离报警、工作超时报警等三类报警(见图11),每日由系统将保洁船只作业情况、尾迹覆盖状况和报警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并推送相关结果直接作为考核扣罚依据,确保考核奖惩结果的客观、公正。通过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从定性考核到定量考核转变。

图11 养护单位覆盖统计图示

4 相关设想

随着互联网+技术探索和使用的日趋成熟,青浦河湖长效管理已取得明显效果,下阶段,设想进一步深化现有技术,更好拓展管理内容、提升管理水平。

4.1 进一步拓展监控对象,增强河道综合管理水平

设想一方面提升卫星遥感技术利用水平,在目前自动识别水葫芦、绿萍、坝基的基础上,尝试针对三无船舶、水域岸线侵占、违法施工等问题加强监控力度。另一方面不断丰富巡查内容和对象,通过对无人机搭载高光谱相机,加强对违法排污产生的化工原料污染和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实时监测。通对巡查船只安装光谱水质仪,实现对入河排放口周边水域的水质实时监测,进一步强化对排放口的有效监管。

4.2 进一步扩大监控范围,提高省界水域联防联控水平

设想在省界交界处向上游水域延伸卫星遥感覆盖范围并对所有省界界河全部安装高清摄像头,将实时影像接入管理系统,实现对省界河道全覆盖、即时性监控,同时深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水面漂浮物和污染物的智能识别,确保上游交界水域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响应,并将问题解决在第一道关口。

4.3 进一步深化监控系统,不断提升河湖信息化监管和考核水平

设想以市管河道信息化监管为模板,将对人、船的监控技术和考核方式逐步推向镇村管河道,以数据为支撑实现定量化考核目标。同时针对镇村管河道水位浅、陆障多,难以顺畅开展河道巡查问题,试点开展巡查信息化新模式,通过对部分河道设置固定巡查点,每周将点位周边河道影像资料上报信息系统,确保巡查工作可监控、有成效。

5 结 语

随着河道管理工作逐步向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迈进,引入互联网+技术的趋势,青浦区在高分遥感、工业级无人机、北斗导航、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上的广泛使用顺应信息化管理的潮流,同时为河网密布地区的河湖管理积累成功经验。未来围绕青浦河湖长效管理的各类信息化手段不断投入和使用,青浦河湖长效管理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为上海之门的全力打造和绿色青浦生态环境优势的精心保护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青浦坝基船只
青浦工业园区召开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对接活动
带纵缝RFC重力坝坝基弹模敏感性分析
阿克肖水库古河槽坝基处理及超深防渗墙施工
某面板堆石坝蓄水期坝基渗流特性分析
以“绿色青浦,上善之城”打造城市新形象
临泽县红山湾水库工程坝基处理工程技术的应用
国产多波束系统在海上失事船只探测中的应用
上海青浦宋代家族墓碑
书画摄影作品选
孟加拉船只“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