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不好你青春的模样

2019-08-21我是香菇

北方人 2019年17期
关键词:符号化宫崎骏男神

文/我是香菇

《我的青春都是你》改编自网络小说《北大差生》,是一部融合校园、青春、爱情类型元素的影片。从小说到电影,发生了重大改变,电影进行了高度符号化和氛围感的处理。

影片保留了小说中男女主角的基本人设和情感关系,具体的情节、细节可以说是重新创作。符号化的处理围绕“青春”展开,而氛围感体现在“浪漫”上面。比如戏里出现的可爱的女孩、帅气的男神、“撕下画皮”的女神、不离不弃的痴情,浪漫的场景,温柔的相拥,很多细节处理得不错。“凡是在虚构中张扬的,都是在现实中缺失的”(梁晓声),这种电影必须要造一场美梦,让耽于美梦的人沉醉。

影片讲一段发生在校园里的青春懵懂爱情,但是与社会现实的距离有点远了,这是一段实打实的“甜哥哥蜜姐姐”的青春爱情。即便在“甜哥蜜姐”眼中,世界就这么简单,但不意味着创作本身可以这么单纯。“傻白甜”的差等女生战胜女神,赢得男神的爱情,是因为男女主幼时的“友好交往”埋下了伏笔,以及男神坚持了正确的价值观(女主是善良、勇敢和真实的)。虽然这个基本逻辑很瓷实,但艺术呈现不足以打动观众。

教授与摩托车手的关系,成为编导无法解决的一个漏洞,这一定会触及教授与教育的困境,以及大学校园的管理漏洞。而科学理性与情感冲动的关系处理得如此模糊,首先是无视大学教学科研的基本真实,其次是为了表现女主的可爱善良而“强说愁苦”。这些地方可以晃晕花季少女,却难以说服一个成年人。前面提到宫崎骏的创作有一个厚实的文化根基,即对于人性和社会的认知以及价值观念。如果这种东西薄弱,影片难免平凡或者庸俗。除了文化根基,宫崎骏在艺术创意上又如此富有想象力,即便过去了十多年,再看《千与千寻》,依然觉得画面瑰丽,那些神明鬼怪形象还是魅影幢幢。

当然,《我的青春都是你》也确实发挥了自身创作优势,而这也是国产片在表现校园青春爱情时越发成熟的地方。比如表现高考生的学习压力、师生关系、懵懂爱情,呈现年轻人语言行动的浮夸、幽默,细节中的小机灵还挺多,对耍帅、卖呆萌、造浪漫也熟门熟路。面朝大海,仰望蓝天,大笔写下“我的青春都是你”,那种氛围感也能让浪荡职场多年的观众摸着青春的小尾巴,泛滥一下怀旧之感。但因为淡化故事人物的原生土壤、与现实社会的距离拉得远点儿,这段校园爱情就像夏日里的一支甜筒。作家阿城说过这样的观点,一部作品如果只是几个聪明的脑袋在吵架,看着有趣热闹,这还不能算是一部真正的好作品。

有人说,儿童片要的不是幼稚,而是童真;那么,青春片要的更不能是幼稚,而是青春。

猜你喜欢

符号化宫崎骏男神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的实践研究
嘿,我就是圆滚滚
纳兰容若是怎样成为一代文青男神的?
宫崎骏动漫
关于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的思考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攻下男神的蜜汁唇色
下一站男神
男神爸爸,都在别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