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田间药效初探
2019-08-21吴国峰孙永莲张守成
吴国峰 孙永莲 张守成 杨 龙
(建湖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盐城市 224700)
为明确江苏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和适宜用量,笔者对该药剂进行了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江苏省建湖县近湖街道裕丰村高西组进行,试验田土壤为粘壤土,pH 为7.1。
供试小麦品种为“镇麦10号”,于2017年11月5 日撒施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17.5 kg,并每667 m2人工撒施45%复合肥30 kg 作基肥, 11 月25 日每 667 m2施 46% 尿素 17.5 kg 作苗肥,3 月16 日每667 m2施45%复合肥20 kg 作拔节孕穗肥。试验前后未施用其它杀菌剂,各小区管理条件良好。
试验药剂为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对照药剂为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江苏华裕农化公司)和48%氰烯·戊唑悬浮剂(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试验依据药剂种类及用量不同共设6个处理(5个药剂处理及1 个清水对照),每处理重复4 次,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为25 m2,试验区四周设保护行,具体试验设计见表1。
表1 各药剂处理药剂名称及用药量
试验于4 月21 日(小麦扬花初期)下午4:30使用16 L 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工作压力为(0.15~0.50)MPa]喷施1 次。采用二次稀释法混匀药剂,每667 m2药液用量为40 L,药剂喷施以雾滴均匀喷在穗部为宜。喷前先用清水清洗喷雾器,并调整好行走速度和喷雾器的工作压力。清水对照区喷等量清水。
1.3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1.3.1 气象资料
施药当日(4 月21 日)晴天,无持续风,平均温度18.6 ℃,相对湿度86%。施药后1 个月内(4月21 日—5 月19 日),平均温度18.7 ℃,平均最高温度24.2 ℃,平均最低温度14.0 ℃,平均相对湿度 79%。4 月 26 日、4 月 30 日、5 月 6 日、5 月10 日、5 月 11 日、5 月15 日有少量降雨,平均降雨量为6.6 mm。
1.3.2 调查方法
施药后3 d、7 d、15 d,目测各施药区小麦生长发育情况。
于小麦赤霉病病情稳定时(5月25日),采用对角线5 点取样法对小麦进行病情结果调查,每点调查100穗,合计调查500穗,记录小麦赤霉病的严重度等级及各级发病穗数,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小麦赤霉病分级标准: 0 级,无病;1 级,发病小穗占全穗的1/4以下;2级,发病小穗占全穗的1/4~1/2;3 级,发病小穗占全穗的1/2~3/4;4级,发病小穗占全穗的3/4 以上。
计算公式:病情指数=Σ[(各级病穗数×相应级数值)÷ (调查总穗数×4) ]×100;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据试验期间观察,各施药区小麦生长无明显差异,且均未发现药害及其他不良影响,表明各药剂在本试验用量下,对小麦生长安全。
2.2 防 效
由表2 可知,据小麦赤霉病病情稳定时考查,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每667 m2用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20、30、40 mL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分别为63.73%、72.90%和80.33%;其中,每667 m2用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20 mL 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与每667 m2用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90 g、48%氰烯·戊唑悬浮剂50 g 处理相当,且这3 个处理间防效差异不显著,但这3 个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均极显著低于每667 m2用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30、40 mL 处理。
表2 各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
3 小 结
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初期每667 m2用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20、30、40 mL 喷施1 次,在小麦赤霉病病情稳定时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分别为63.73%、72.90%、80.33%,防效较好,且均对小麦生长安全。推荐每667 m2用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30~40 mL,采用二次稀释法混匀药剂,每667 m2药液用量为40 L,采用常规喷雾法均匀喷雾,施药次数可根据施药期间降雨情况而定,一般施药1~2 次,即可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