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无人机回收系统故障改进设计
2019-08-21田新锋
田新锋
(中国人民解放军92419 部队,辽宁 兴城 125106)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2]。回收系统作为无人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无人机的重复使用性、生存能力等技术指标[3-4]。资料表明,无人机回收过程的故障数占整个无人机任务故障数的80%[5-7],因此无人机的安全回收变得至关重要,已成为无人机发展的关键问题[8-10]。常用的无人机回收方式有伞降回收、气囊减震、反推火箭、着陆滑跑、撞网回收等[11-14]。文中针对某型无人机伞降回收过程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定位,并提出改进设计方法。
1 回收系统工作流程
1.1 无人机回收流程
该型无人机采用降落伞+缓冲气囊的方式进行回收,由于回收速度较大,降落伞采用两级开伞模式。首先减速伞通过射伞火箭完成牵引开伞,在气流的作用下充气张满,实现对无人机的减速。其次在减速伞的拉力作用下,完成主伞牵引开伞,无人机由水平运动转化为垂直降落运动,同时缓冲气囊展开,无人机安全着陆。详细回收过程如图1 所示。
图1 无人机回收工作流程
1.2 射伞火箭工作流程
从工作过程可以看出,射伞火箭是回收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射伞火箭由发动机、点火具、火箭、连接带等部件组成,其中点火具由接插件、导线、发火件、传火底板、铝箔、壳件和黑火药组成,发火件包括点火桥带、热敏药和点火药等,其结构如图2 所示。
图2 点火具结构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射伞火箭安装到位后,通过电缆接插件与无人机控制端可靠连接,接通点火电路,射伞火箭处于待发状态。无人机飞控设备给出点火指令,发火件受到点火电流激励后点火,点燃发动机点火药,点火药迅速燃烧,全面点燃发动机装药。发动机推动火箭沿定向器开始运动,出定向器后,拖拽减速伞向上运动,直至减速伞顺利打开。射伞火箭的点火序列为:点火桥带→热敏药→点火药→主火药(黑火药)→主推进剂。
2 故障分析
2.1 故障现象分析
在某次飞行回收中,无人机到达回收启动点,伞舱盖正常弹开和分离,但工作人员未观测到射伞火箭工作,减速伞未打开,导致无人机自毁。事后通过对现场产品检查情况和遥测数据判断,机上各回收控制指令正常发出,电气系统继电器已工作,电池电压正常,射伞火箭故障。根据产品工作原理,判定导致射伞工作故障的原因是射伞火箭传火失败。
之后将故障火箭分解检查,分解后检查的结果为:点火具的点火桥路已经熔断,断口形态正常,如图3 所示;主点火药(黑火药)未被引燃,绸垫完整脱落,与黑火药混合,两块黄色药片混合其中,如图4 所示;传火板的管壳口部,安装绸垫的收口压接缝隙大,仅局部压接到位,存在异常。
图3 点火具传火板
图4 点火具内的火药
2.2 故障定位
根据故障分析和试验排查情况,飞行试验中点火具未引燃黑火药的原因为:由于管壳收口不平,且绸垫压接不牢,绸垫脱落,造成点火具内腔与黑火药之间的阻隔失效。黑火药进入内腔,与点火药和热敏药摩擦,在振动等力学环境下热敏药和点火药提前脱落,致使桥带熔断后,传火序列中断。
3 机理分析
在上述传火过程中,故障出现的时间及原因为:管壳口部压接异常,在力学震动环境下绸垫脱落,黑火药进入点火具内腔,与点火药和热敏药摩擦,造成热敏药和点火药提前脱落,导致射伞火箭点火具内部传火失效。由图2 可知,点火具绸垫上部为黑火药,处于自由状态。根据绸垫的冲压模具,其尺寸为φ8.5 mm 的平面。当射伞火箭为工作状态放置时,黑火药由于重力作用在挤压绸垫。
由图5 可知,点火头壳体与绸垫压接的区域仅为半径1 mm 的环带。在壳体收口异常/绸片冲压偏心的情况下,易造成绸垫压接异常。在运输/飞行过程中,绸垫脱落,对黑火药的分隔限位失效。黑火药进入内腔后,与点火药和热敏药摩擦,造成热敏药和点火药脱落,致使桥带发火后传火失败,黑火药乃至主推进剂无法引燃。
图5 点火头俯视图
4 故障复现及改进措施
按WJ 231 和GJB 5309.33 震动试验标准进行了3发振动试验(见表1),3 发点火具内热敏药和点火药均脱落。热敏药和点火药脱落情况下,桥带熔断不能引燃点火药,故障复现。
表1 点火具震动试验情况
根据故障原因,对点火具的工艺进行改进。工艺更改如下:收口至管壳口部与定位环完全接触,在绸垫与管壳的接缝处用硝化棉胶液粘接。
1)点火具地面验证试验。在已完成改装的73 发点火具中抽取36 发进行试验验证(见表2),结果表明,地面试验正常。
2)飞行验证试验。在进行充分地面验证试验后,进行了一个架次飞行试验,射伞火箭工作正常,回收系统工作正常。后续又飞行13 个架次,均工作正常,表明改进措施合理有效。
表1 点火具震动试验情况
5 结论
造成该无人机飞行试验射伞火箭未工作的原因为:由于管壳收口不平且绸垫压接不牢,在振动等力学环境下,热敏药和点火药提前脱落,致使桥带熔断后传火序列中断。通过对射伞火箭点火具工艺进行改进,经地面和实际飞行验证,满足无人机回收系统使用要求,提高了系统的使用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