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旬倪光南仍为中国芯奔走

2019-08-21

北广人物 2019年32期
关键词:倪光南方舟汉字

倪光南1939年生于浙江宁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曾主持开发联想式汉字系统和联想系列微型机。近年来致力于推广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为了突破“缺芯少魂”的困局,他屡屡尝试、探索、受挫,折戟沉沙、壮志未酬。

奋斗多半生研究为计算机

中国计算机技术发展60多年,从国防、科研到民用,倪光南都留下了成果和足迹。

1961年,刚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专业毕业的倪光南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简称中科院计算所)。当时计算所与数学所共用一栋楼,22岁的倪光南偶尔会在楼道里遇见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

上世纪60年代,为了解决“两弹一星”的一些重大计算问题,中国必须要突破国内物资短缺、国外技术封锁的困境,研制出自己的计算机。当时吴几康领导研制的“119型计算机”由几千个真空管组成,占地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倪光南负责的是外部设备调机工作。“119型计算机”的计算速度虽然达到要求,但是性能很不稳定,倪光南和同事们必须日夜三班倒,随时准备抢救这台庞然大物。直到现在,他还清楚地记得48个显示灯每一个意味着什么。

1968年,倪光南参与计算所显示组万永熙主持的“717机”显示器研制,它是中国最早的汉字显示器。此后让计算机显示汉字、输入汉字并能用汉字思考成为他研究的新方向。

70年代中期,倪光南在中科院的阶梯教室作过一次学术报告,介绍了联想式输入法。“把常用的汉字组合在一起,敲一个字母,相关的汉字就可以显示出来。”许多技术人员一听,就跑到倪光南的组里,想参与进来。

为了研制汉字微机,倪光南不惜自掏腰包购买国外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984年,倪光南带领课题组研制出“LX—80联想式汉字图形微型机系统”。这一年的中关村初显繁荣景象。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号角吹响,中科院积极响应,提出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构想,鼓励研究所办企业,转化所内科技成果。一批科技人员跃进了市场浪潮。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也应运而生。

当柳传志下海的时候,个人计算机市场已经日渐苏醒,IBM计算机如潮水般涌了进来,汉卡成为必需品。柳传志找到倪光南,请他出任总工程师。倪光南进入公司一年后,成功研发联想式汉卡。两字词组的重复率降低50%,三字词组降低98%,四字以上的词组几乎没有重复,这对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来说是划时代的进步。此后,微型计算机迅速走进千家万户。但倪光南知道,汉卡只是计算机的扩展功能,不是计算机主体。“那时候我就觉得中国做计算机,一定要做芯片。”

为未来设计一条发展路线

21世纪的开端对中国人来说,充满美好的回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芯”也迎来新篇章。“方舟1号”的问世拉开了中国对计算机CPU芯片自主研发的序幕。不过这条路的曲折程度远超出先行者们的预想。

倪光南一心想在国产芯片上有所作为。当时大多数人意识到,计算机发展依赖芯片,芯片则依赖集成电路。集成电路产业革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席卷全球,但中国因为特殊历史原因未参与其中,这段空白带来的差距急需追赶。方舟科技此时找上门来。这家公司培养了一支能做计算机芯片的技术队伍,让倪光南眼前一亮。他将“中国芯”的希望寄托在方舟科技身上,并设计了一条发展路线,跳出西方巨头限定的框架。助手梁宁一边听,一边兴奋地紧紧攥住拳头,指甲掐进肉里。她在2000年加入方舟,负责撰写提交给政府部门的报告,筹备技术鉴定会和新闻发布会。她意识到,他们正在做的事有可能“改变游戏规则”。

2001年4月,加工封装好的第一批流片回来了。实验室里站满了人。经过紧张的调试,CPU启动工作了。“哗一下子就跑通了。”梁宁记得主管研发的刘强看着大家说:“芯跳了。”形势看似大好,危机却暗流涌动。方舟还面临着浏览器、播放器等十三大类50多个问题。这些为最后的失败埋下伏笔。

一种紧迫感始终裹挟着他

研讨会、演讲、媒体采访塞满了倪光南的行程表。有一种紧迫感始终裹挟着倪光南。倪光南关注国产操作系统,是因为这与国家信息安全密切相关。他把操作系统比作地基,应用程序是地基上的房子。“只要电脑联网,谁掌控了操作系统,谁就掌握了这台电脑上所有操作信息。被监控、被劫持、被攻击、被停服或禁售,证书、密钥失控,无法加固、无法打补丁、无法支持国产CPU等问题都是隐患。”

2013年,中国工程院提交了一份文件,倪光南参与撰写并建议“基于共享软件架构,发展中国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同年,倪光南成为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的推动人。按照倪光南的设想,联盟通过推出统一的应用商店,引导国产操作系统的众多开发方修改各自的系统,适应应用商店的标准,从而实现不同版本的统一。

实现国产操作系统替代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久前,国内某大型航天集团几万台电脑实现了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替代,这耗费了倪光南四五年的时间去推进。

让国产操作系统首先走上国有企业和政府机关的办公桌,这只是个开始。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下海的科学家,倪光南知晓市场的力量。他希望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国产操作系统能慢慢进入一般市场,最终立足。

这两年,倪光南瘦削的身体里似乎有用不完的精神头。他常年晚睡晚起,作息像个年轻人。倪光南不允许自己落伍。他爱骑共享单车,对智能穿戴设备感兴趣,在地铁闸机前晃晃手腕就能顺利通行。他熟知各家操作系统的特点,还和朋友讨论过通讯录的流畅度。新一轮信息革命扑面而来,他每天要浏览大量互联网前沿信息。

猜你喜欢

倪光南方舟汉字
隐秘的方舟
八旬倪光南,仍为“中国芯”奔走
倪光南往事
Recent Promo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Kun Opera
联想控股:不得不说的往事
联想控股:不得不说的往事
倪光南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