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赢起跑线”到底有多难
2019-08-20彭婷婷
彭婷婷
培训班对现在的孩子来说点也不陌生,他们在周末或是节假日少则上三四个培训班,多则七八个,家长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四处奔波为孩子寻找优质的培训班。培训市场的潜力不可估量,但质量却参差不齐,甚至存在些虚假宣传、强制收费等乱象。不少家长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该加强监管、整顿乱象,不能让家长“烧钱”孩子“伤心”。
教育机构良莠不齐
有需求就有市场。正是瞄准了儿童培训市场的大蛋糕,我国培训市场持续火爆,然而相关机构却良莠不齐。根据规定,兴办教育培训机构必须持有两大证件,即由教育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和市场监管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两者缺不可。但部分教育培训机构却存在证件不齐全的情况,这类教育培训机构也可能使用假的证件蒙骗家长报名培训班,因为家长们急于为孩子寻求优质培训班而往往忽视了教育培训机构是否具备办学资质。
同时,办学机构教师的资质也堪忧。仝彤(化名)刚上大一时就应聘到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当兼职老师。“没有培训,直接就上岗,对家长宣传时都说是师范院校毕业的老师,有教师资格证。”仝彤坦言,由于没有教学经验,经常会遇到脑洞大开的题目答不上来的情况。“每当这时我就让学生先去看书,自己做一遍题,做出来再教他们。”
易贝乐少儿英语教学总监Sylvie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在线上教育市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很多在线教育平台缺乏教育教学经验,教师队伍鱼龙混杂,甚至很多老师都没有教师资格证:在线教育缺乏准入标准、办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教师的作用并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相比较而言,线下陪伴效果更好、沟通效率更高,利于孩子社交能力的提升及良好价值观的养成。
未来教学(北京)教育科技创始人冯军认为: “以后非学科培训的门槛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入门门槛,比如师资、课程体系,对这些空白的监管会越来越严。”
一位家长向记者表示, “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她现在能够为未来做足准备。哪 家培训机构能许诺孩子个好的未来,便很容易受到家长的青睐。但部分惯用夸张宣传的培训机构可能只是看上去美好,师资力量有限,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也能被包装成教学经验多年的优质老师。因为曾经被‘套路过,所以现在对报班很谨慎。”
记者走访时发现,在学校附近,各种围棋、舞蹈、乐器等兴趣类培训机构让人目不暇接。有些培训机构就设在二三十平方米的店面里,有些则隐藏在附近小区的住宅里。
来自北京的小朋友颜颜(化名)从幼儿园到现在,几乎是“泡”培训班过来的。在她心里,上学的时间反而是愉快且轻松的,一到节假日上各种培训班令她身心疲惫。
资深教育专家蔡伟忠表示,由于儿童教育市场仍存在准入门槛低、不够规范等问题,对儿童的教育不能完全依赖市场,家长应该多陪伴、观察孩子,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
教育产品缺乏创新
以在线教育机构为例,纵观当下几家比较大的K12(基础教育)在线教育机构,同 赛道上的品牌差异化还不是特别明显,品牌形象有待进一步提升。
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K12在线教育未来不论如何发展,技术不论如何渗入,都离不开教育的本质,品牌差异化的塑造必须通过教学质量的提高、教研的不断积累以及学生和家长的良好口碑来完成。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看来, “全国每天都有上千家教育机构诞生,但与之相应也有更多的教育机构倒闭。不是因为教育行业的市场竞争太激烈,而是许多教育机构缺乏远见与创新,盲目生长。许多教育机构对行业没有清晰的了解,以为‘只要有学生的地方,总会有利润,缺乏主动性。”
周宏春向本刊记者表示: “尤其是在对儿童学习兴趣的激发上还比较保守。但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现在的教育要深入思考三个问题,即为谁培养孩子、用什么途径来培养孩子、将其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是对从业者而言需要深思的问题。单纯会考试并不定能培养出良好的创造能力。”
据了解,当前,儿童的教育培训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学习教育培训类,就是与孩子学习直接相关的各类培训,这类培训主要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提高扩展度;第二类是才艺特长类,就是以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和挖掘体育特长等为主要目的的各类培训,比如各种音乐、舞蹈、绘画以及体育培训等;第三类是兴趣类,就是不直接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主要是培养孩子兴趣的培训,比如棋类、球类、舞蹈学习等。
“不过,不用过度担心产品的同质化,实现创新已具备先天条件。”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首先,教育消费属于毋庸置疑的刚需。据统计,我国青少儿教育的潜在需求人群超过1.4亿人,而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和家长对教育的重视,我国家庭教育支出占比越来越大;其次,在线教育培训资源丰富、便捷智能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家长为孩子选择在线教育模式;第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在線教育飞速发展,教育已经历三个时代,实现了从在线化到数据化再到智能化的三级跳,让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均衡。
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不论是传统的线下教育还是如今的线上教育,最终都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以儿童为中心”,真正实现长远的学生潜力挖掘和发展的较优方式,保证师资的质量,只有用心打磨好的教育产品和教学服务才能获取用户的信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行业集中度过低
环顾目前我国的儿童教育培训机构,行业集中度低、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机构占据绝大部分市场,凸显了这一行业的碎片化特征。连综合型教育企业新东方和好未来两家总市场规模都不及教育行业总规模的5%。
再以游学研学市场为例,份额最大的世纪明德在2017年的营收达5.19亿元,而游学研学是个体量达数百亿元的市场,中小型机构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小作坊模式走向规模化发展,机构会遇到课程标准化与教学个性化难统一、师资留存率低且供应不稳定、管理模式不成熟、异地扩张粗放等一系列问题。
而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一方面,教育培训各细分赛道都已有机构进入,新入局者很难找到尚未开发的篮海另一方面,行业门槛较低,课程内容易被其他机构复制。此外,由于课程见效慢、学习周期长,所以容易产生续费率低的问题。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公开资料显示,过去几年,K12校外培训发展迅猛。在野蛮生长的同时,衍生出管理混乱、“应试化”严重等问题,大企业品牌难以形成, 定程度上导致行业碎片化特征明显。为让K12校外培训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者而非干扰者,今年以来,一场针对校外培训机构乱象的规范整治行动自上至下展开。规范从师资、场地等方面对校外培训机构作出限制,将造成机构办学成本阶段性上升、行业进入壁垒进步提高。中小机构将面临合并甚至出局,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规范是必然的,虽短期内不少机构会因此受挫,但那些有真正内容的、高品质的机构会慢慢胜出。”一位投资人表示。
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前互联时代,教育行业体量巨大但市场份额十分分散,而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企业与前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企业相比,成长速度和成长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行业出现巨头的概率在极大地增加,“强者恒强”的品牌效应将在在线教育领域愈发明显。
资本过热追捧
近年来,教育培训市场需求旺盛,受到众多投资人的青睐,但一哄而上的市场不可避免地存在泡沫,培训机构融资后烧钱扩张,再加上同质化竞争激烈,资金难以迅速回笼,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跑路”现象时有发生。
从去年到今年,教育机构不时被爆出经营困难、大量裁员等消息。据统计,仅2018年10月份,就有学霸l对l和理優l对l两家在线教育培训机构相继爆出财务危机。今年,从成长保到莎翁少儿家庭英语,无不因企业经营异常而引发争议,公考机构腰果上岸由于亏损严重于今年4月终止运营。
iTutorGroup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杨正大此前在第四届教育产业投资峰会上表示,在线1对1模式颇受机构青睐,但这类模式商业可持续性不强,两个关键因素是师资成本与获客成本太高。从整体来看,在线教育财务模型脆弱,在获客越来越难, “ 边烧钱一边跑”的路径从长远来看是行不通的。
“目前教育产业处于投资风口,很多初创机构通过持续烧钱获取流量,但自身造血能力弱,严重依赖于投资人,一旦投资人不再追加投入,就会出现资金链的断裂。”西部证券研究员许光辉认为,教育培训机构财务运作缺乏规范,公私混乱。 些中小培训机构都是个人独资或者合伙企业,财务管理比较混乱,没有做到财务上面的公私分离,在运营上片面追求盲目扩张,教育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据了解,见诸媒体的教育培训机构“跑路”事件大概分为三类:一是恶性故意,以教育平台为名头圈钱;二是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三是挪用预付款投资失败。“跑路”事件频发,直接引发维权危机,但大多数消费者都是“求告无门”。法律从业人员表示,教育机构卷款“跑路”,属于“合同诈骗”,消费者除了聘请律师进行民事诉讼外,没有其他办法。
旦企业“跑路”,消费者将蒙受较大经济损失。英语、美术、乐器等教育培训机构的收费标准较高,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半年学费就达万元左右;在湖北、山东等地,半年的学费在5000元左右。
周宏春认为,众所周知,资本的核心驱动力是逐利,而教育行业是个慢行业,它的特殊性在于所有环节都围绕着“人”展开。教育产业化在逐利和公益之间该作何调和?至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可产业化的培训行业领域,应该充分认识并敬畏教育特点和规律,更要接受培训机构需数十年才能换来好口碑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