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药事管理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应用对患者满意度影响分析
2019-08-20周素环
周素环
摘要 目的:研究规范化药事管理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6年1-12月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实施常规管理,2017年1-12月实施规范化药事管理,分别抽取200例患者。将药事管理实施前后基层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情况、不合理用药情况、患者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药事管理后20所基层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制度不完善、特殊药物管理不当、药品管理不符合规定、药品调剂不良的比例均低于药事管理前(P<0.05);患者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低于药事管理前(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药事管理前(P<0.05)。结论:针对基层医疗机构中存在的问题实施规范化的药事管理,可促使药品管理质量的提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药事管理;患者满意度
基层医疗机构是药品消费的主要场所,其管理质量对于药品使用效果、疾病治疗效果存在重要意义。目前法律应对医疗机构中的药事管理进行监管,加强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可促进服务水平的提高,保证用药治疗的安全性,但是基层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中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对规范化药事管理的作用进行分析,旨在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保证医疗安全。
资料与方法
分别从2016年1-12月、2017年1-12月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择取患者200例。药事管理前,男120例,女80例;年龄3 - 67岁,平均(42.65±3.82)岁。药事管理后,男122例,女78例;年龄4-68岁,平均(42.71±3.93)岁。将药事管理前后患者的性别、年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2016年基层医疗机构采用常规的药事管理模式。2017年1月开始分析常规药事管理中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如药品质量管理、特殊药品管理、调剂质量、不合理用药等。针对上述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规范化的药事管理措施,详细内容:①人员管理的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与培训,对法律法规、相关政策进行学习,药学专业人员和领导应掌握基层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内涵,加强质量和技术的管理,通过基层医疗机构体制改革来加大政府投入,在使医务人员工作待遇提高的同时,加强人文关怀,促使医务人员的幸福感和工作责任心提高。在基层医疗机构内开展职业道德建设,在自身业务水平提高的同时掌握沟通技巧,与科室、患者之间加强联系。②硬件投入的加强:在基层医疗机构内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处理药品,在出入库时保证药品质量,对药品存储环境进行规范,加强对特殊类药物和抗菌药物的重视,每日对药品质量进行检查,同时根据天气变化,筛查出不合格的药品并进行妥善处理。③规范药事管理流程和制度:在基层医疗机构内全面落实《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环境、摆放、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增加抽检次数。强化提高药师准入门槛和准人制度,促使药师业务水平提升。在基层医疗机构内实施责任制、奖惩制度,促使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对处方书写进行规定,由质量考核小组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明确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①观察药事管理实施前后基层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情况。②统计药事管理实施前后患者出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③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统计药事管理实施前后
患者的满意度,问卷调查中包括3个选项(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计算非常满意+满意概率之和,作为患者满意度。
统计学处理:在本次研究结束后,将药事管理实施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情况的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 20.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以数据上下浮动5%作为可信区间。计数资料的表示使用百分比,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使用(x±s),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药事管理情况:药事管理后,20所基层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情况较药事管理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药事管理实施前,患者不合理用药发生率lO.OO%(20/200),高于药事管理实施后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3.50%),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满意度:比较药事管理前后的患者满意度,明显是药事管理后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基层医疗机构是医疗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工作均由基层医疗机构负责,可促使就诊压力减轻[2],但基层医疗机构存在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落后的情况,特别是药事管理方面,导致临床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基层医疗机构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药事管理制度不完善、特殊药物管理不当、药品管理不符合规定、药品调剂不良。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规范化药事管理措施,一方面加快基层医疗单位制度改革,在人员管理、硬件设施方面加大投入,提高药学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找出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3],可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另一方面通过藥事管理及药房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改进,责任制、奖惩制的实施,不仅能使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还可保证处方书写规范,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的加强可更好地向患者普及药品知识。同时对药品分区摆放、储存环境加强管理,采用双人复核入库、出库的方法对特殊类药物进行管理[4]。规范化的药事管理有助于临床药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可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5],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数据较好地表明了实施规范化药事管理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规范化药事管理的实施有助于基层医疗机构药事服务水平、药品质量的提高,可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其效果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钱汉笛.规范化药事管理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8,13(5):114-116.
[2]耿东升,张宏涛,叶子,等.基层部队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5,31(6):570-571.
[3]陶秀德.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合理用药现状及应对思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2):86-88.
[4]宿怀予.我国基层医院药事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6):107-108.
[5]李素娟.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临床药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抗感染药学,2016,13(6):1282-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