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2019-08-20郝莉
郝莉
摘要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中的干预效果。方法:抽取某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中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比较两组危险因素、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危险因素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中的干预效果显著,既可对患者危险因素加以有效控制,还能提升其健康知识掌握度,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 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千预效果
慢性病即指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其发病群体主要为老年人,具有治疗率、控制率、知晓率低等特点”。慢性病在确诊前,多数患者对疾病并不了解,未能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使治疗难度增大凹。而通过对慢性病患者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对于患者健康状况改善意义重大。因此本文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中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某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1~72岁,平均(63.5±2.8)岁。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2~73岁,平均(64.2±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①签约:即患者与家庭医生对相关协议充分了解后,由患者以户为单位与家庭医生自由选择签订协议,内容涉及应尽义务、应有权利、双方承担的责任、服务期限、方式、内容等。②建立档案:即家庭医生在签订协议后,仔细调查患者健康状况和基本资料,并做好健康评测,制作健康档案,内容涉及家族病史、个人习惯、基本资料等。③制定干预方案:为患者制定合理化、个体化护理方案,内容涉及定期用药、药物用法用量、功效等;若患者饮食不合理,则叮嘱其按照低盐、低脂、低糖原则饮食,注意补充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多食水果和蔬菜,严格戒烟酒;叮嘱患者积极参与运动;给予患者适当心理疏导等。④追踪管理:即家庭医生定期将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给患者,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联系,定期上门及电话随访,帮助患者及时解惑和脱离困难。另外对危险因素加强评估,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等。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危险因素及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干预效果情况。危险因素包括缺乏锻炼、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等。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分值100分,分值越高,掌握度越高。干预效果采用疗效判定标准凹:①显效:患者BMI、血脂、血糖、血压等处于正常水平。②有效:患者上述指标有所降低;③无效:患者上述指标无变化或呈增长状态。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危险因素比较:在危险因素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比较:在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观察组干预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在慢性病中,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且在全部死亡患者中,慢性病患者占比高达85%,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在管理慢性病患者的过程中,社区是非常重要的场所之一,且其对于预防、治疗、管理慢性病患者具有积极作用。而通过对患者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其主要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医生为主題,而对慢性病患者实施综合的医疗服务,其可促使医护人员对患者家庭护理、疾病发展等情况有详细了解,并能为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干预计划,这样既能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和疗效,还能极大的改善患者生活习惯。本研究中,在危险因素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较对照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中应用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中的干预效果显著,即可对患者危险因素加以有效控制,还能提升其健康知识掌握度,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尹荷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5):15-17.
[2]朱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效果评价[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7,40(6):474-476.
[3]罗伟炎,温菊芬,沈敏,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9):41-42.
[4]黄斌,郭花,曹海涛.家庭医生对社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4):18-19.
[5]吕明忠,胡珺珺,杨铭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中的干预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