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守望只为心中“可爱的中国”
2019-08-20倪晓锋胡晨欢
倪晓锋 胡晨欢
程樟柱今年78岁,是江西省德兴市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龙头山是革命先烈方志敏同志被俘之地,1954年政府修建此馆以纪念方志敏及其他在土地革命时期牺牲的先烈。数十年来,程樟柱无数遍地向人们讲述着方志敏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曾是一名特种兵,意外使他失明
1960年,22岁的程樟柱进入了北京空军某部当上了一名特种兵,这用程老的话来说,那就是一种荣誉,“当时有100多人参加考核,只有我进了这个部队。”来之不易的机会让程樟柱十分珍惜。幸运中伴随着意外。1964年7月的一天,程樟柱在部队打篮球时,被战友打伤了右眼眉骨,“当时不觉得有什么,只是感觉有点不舒服而已,后来发现严重了,去了医院。”
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他先后在大连、沈阳、北京的各大军区医院治疗,病因一直没被查清,眼睛问题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在沈阳治疗时,眼部病情再次加重,程樟柱所在的部队便将他紧急送往北京治疗。虽经多位专家手术,可惜的是,他的视力再也没有恢复,此时他的左眼已失明,右眼视力为0.04,“看东西很模糊,字要写得手指那么大才能勉强看清楚。”程老说。
从1964年7月到1968年的3年多时间里,程樟柱在全国多个军区医院治疗,但终究没有恢复视力。几乎失明的程樟柱选择了退伍,“因为我觉得我不能再为部队做贡献了,就不能享受国家给的待遇。”
主动放弃疗养回乡
退伍后,部队多次表示希望程樟柱住进军区疗养所,但均被他以“我没为国家做贡献”为由婉拒,部队最后答应了其回乡守护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请求。
1968年,程樟柱回到德兴老家,来到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从此便在这里安了“家”。如今的纪念馆门口两棵参天大树气派不凡,院内整齐干净,一草一木都被修剪得错落有致,但程樟柱刚来时却是另一番景象。
程老说:“当年纪念馆只有一座破败的房子和8张照片,四周到处都是垃圾,根本不像一个纪念馆。”于是,借着微弱的视力,程樟柱开始修整纪念馆,光是垃圾便挑出了300多担,同时,他还走村串户收集珍贵资料和展品, “我去了很多老红军的家里,刚开始有些人不愿意把自己珍藏的物品给我,我说这是为子孙后代造福,展示革命先烈的伟大事迹,比放在任何个人的家里都有意义,经过这样一说,不仅老红军们纷纷拿出自己的收藏,附近的百姓也把一些和烈士有关的物品送到了馆里,有书籍、照片,还有军刀、手雷等等。”靠着程樟柱的不懈努力,经过数月的艰辛整治,原本破旧不堪的纪念馆被修缮一新,大量珍贵史料被放进了纪念馆中。而程樟柱也开始了他46年如一日的守护之旅。
“革命先烈的故事,哪怕只有一人来,我也会仔仔细细地讲。”
清晨6点半,不需要闹钟,也不需要任何人提醒,程老准时起床,这是他数十年来养成的习惯。然后他便一边在纪念馆里散步,一边听收音机。老人说他最喜欢听的节目就是央广新闻和军事节目,“我虽然眼睛看不见(1980年,他双目都失明),但我能听,我喜欢了解国家大事。”半小时后,他到厨房吃早餐,然后再到院子里帮着打扫落叶、擦拭玻璃。收拾完后,老人便打开大门,迎接前来参观的游客,熟练动情地给他们讲解方志敏等革命烈士的伟大事迹,“以前从房间到纪念馆要走173步,但是现在有点老了,步子小了,要走200多步。”尽管如此,老人对纪念馆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了如指掌,熟悉程度不亚于任何明眼人。下午六点,吃完晚饭后,老人依旧会拿出收音机,在院子里收听着各类新闻,将国家大事融入自己的解说中,这便是老人46年里的常规一天。
程老老家有健在的老伴,有三个儿子,但他极少回去,他说纪念馆就是他的家。即便是过大年时,他也是偶尔回去,10次就有8次待在纪念馆里,“因为我觉得大过年的,我更应该陪着先烈们过年,家里人也很理解我。”
几十年来,程樟柱接待过多少人、讲解过多少次他已记不清,但每一次的讲解他都很认真,一丝不苟。因为给大家讲述先烈的光辉事迹,是他最开心、也是最想做的事情,“我记得有一年,一个13岁左右的小男孩来到馆里,说爷爷您给我讲讲方志敏的故事吧,我说好,然后我就带着他走遍了整个纪念馆,只要他感兴趣的,我就说给他听,平时45分左右的讲解,我说了一个多小时,因为我高兴,革命先烈的故事,哪怕只有一人来,我也会仔仔细细地讲。”
“几十年都在做同样一件事情,不觉得寂寞枯燥?”这是程樟柱被人问得最多的问题,他回答道:“我不仅不觉得,反而很开心,在我生病时,国家为了治好我的病,花了好多钱和精力,我只是陪先烈们说说话、做做伴,让人们了解他们的事迹,知道现在美好的生活都是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这也算是我對国家的一点回报吧。”
今年是方志敏烈士诞辰120周年,对于程樟柱而言,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写下的期许,是比一辈子守护纪念馆更贵重的誓言承诺。
“方志敏值得我守护一辈子。”程樟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