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止血仪操作指南的术中应用及效果
2019-08-20解志青刘秋秋
解志青 刘秋秋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中气压止血仪操作指南在肢体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多途径、多方式学习并掌握指南内容,遵循指南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与细则,重点把控使用前的评估、仪器准备与运行过程中细节,改进护理工具,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手术进程,加强输液管理,对运用指南改进工作后气压止血带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改选前时段进行对照,调查术者对气压止血带使用及手术护士满意度。结果:改进工作后气压止血带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之前低29.4%,术者对气压止血带使用及手术护士满意度分别为100%和97.36%。结论:学习指南,规范操作,有效降低气压止血带的并发症,提高术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 指南;气压止血仪;并发症;满意度
气压止血仪是四肢手术中最常见的辅助工具,采用微电脑技术调节控制压力大小[1],通过高效气压泵快速充气于气囊止血带,压迫肢体,暂时阻断肢体的血液循环,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创面出血,使手术视野清晰,提高手术效率和手术质量[2]。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肢体手术及外伤患者的止血[3]。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指南及电动止血仪的操作说明,若使用不当,可能引起止血带相关并发症,甚至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如皮肤损伤、疼痛、神经与血管的损伤、深静脉血栓、血压下降等,严重者可出现止血带休克[4],因此,在使用中应遵循气压止血带操作指南并采取有效的精细护理措施,实现术野清晰、预防并发症的目的,现将运用气压止血仪操作指南指导临床实践,解决止血带所致并发症的方案与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行四肢手术并使用气压止血带手术患者8 900例,男5 600例,女3 300例;年龄19 -75岁,平均(46.73±11.35)岁;其手术分别为各类关节镜手术4 023例,骨肿瘤手术1 125例,四肢外伤手术3 220例,肢体血管神经探查手术521例,肢体其他病变手术11例。本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现有手术护士近180人,骨科专科护士团队15人,近几年骨科肢体手术年平均数达6 000台。
方法:(l)多途径、多模式学习并掌握指南内容:2017版《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简称指南)中气压止血带操作指南出版后,通过参加编写专家对指南的解读培训,骨科专科组长组织专科护士认真学习与实践,通过操作考核及运用指南对临床工作中止血带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讨论,掌握操作规程,关注使用中的细节。(2)运用指南指导实践:①术前充分评估,提供准备依据:术前手术护士应阅读病历并咨询手术者,了解患者是否合并有血管疾病(虫口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静脉栓塞、严重的动脉硬化)、循环异常、周围动脉损伤等病史,有无骨折、体内金属植入物、PICC导管等,检查绑止血带部位皮肤是否有破损及水肿,评估手術侧绑止血带部位肢体的周长和形状。使用前应认真评估设备的主机外观完整、清洁情况,电源线完好,功能状态正常,调节模式及参数设置符合要求;连接管组件外观完整,管路无折痕及老化,连接口完好;充气带类型、大小符合要求,外观完好、清洁,无漏气。手术间内环境清洁干燥,止血带主机通常置于绑止血带部位的上方,避免血液、体液、冲洗液、消毒液等污染电动止血仪。②规范操作流程,建立操作手册:根据气压止血仪操作指南及设备操作要求制作详细的操作流程指引手册,按照术者的要求准备电动气压止血仪,依术前评估患者了解的情况选择适宜大小的止血带及止血带内衬肢体套,必要时准备无菌止血带,环套内衬肢体套于止血带部位,上肢置于上臂近端1/3处,避开桡神经,下肢置于大腿中上近端1/3处,距离手术部位10- 15 cm处,用止血带包肢体,松紧适度,以能容纳一指为宜,连接止血带管路与气泵上连接管组件,按开机键启动设备,显示器开启,系统进入自检模式;手术者或麻醉医生根据手术部位、病情、手术时间及患者收缩压等情况设定参数,一般标准设定值为上肢200 -250 mmHg、时间<60 min,下肢300 -350 mmHg、时间<90 min,若根据患者血压设定,上肢为患者收缩压加50- 75mmHg,下肢为患者收缩压加100- 150mmHg;设定报警提示音,抬高患侧肢体,驱血带驱血后启动充气键充气,记录充气时间。③术中密切观察,及时调整:使用过程中巡回护士应随时观察手术野的出血情况,并与手术医生沟通,准确评估止血效果,及时观察电动气压止血仪的工作状态,检查充气管路连接情况,同时应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调整与处理。术后检查止血带部位皮肤情况,若有压痕、水疱、破损等异常应减压,较大水疱可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取水疱内液体,无菌辅料覆盖,与接班护士严格交接。(3)改进内衬肢体套:将原使用的纱布垫、绷带、弹力绷带改为精细棉质的专用内衬肢体套,规格齐全,弹性好,套入肢体后平整,无边痕,两端可翻折于止血带表面,使充气时内衬面受力均匀,降低皮肤的压力性损伤。
评价方法:采用本科室设计的手术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术者对气压止血仪使用及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满意度,2018年9月调查各级医生,包括教授、主治医生、总住院医生、住院医生、进修医生38人。统计改进前(2017年1-9月)、改进后(2018年1-9月)相应时间段内使用气压止血带出现的皮肤及周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频次,进行对照分析。
统计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手术医生的满意度与气压止血带发生的并发症,见表1和表2。
讨论
学习指南内容,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能有效预防气压止血带的并发症。掌握其适应证与禁忌证是降低气压止血带并发症的前提,术前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及肢体局部情况,对患有四肢肿瘤、淋巴回流障碍、血栓静脉炎、局部严重炎性反应、严重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患者禁用止血带,手术护士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
遵循指南及设备规定的操作规程,关注使用过程中的细节,力求很好的止血效果及减少并发症。准备阶段应选用材质柔软、适宜尺寸的内衬肢体套,根据一般标准设定值或患者收缩压设定止血带的压力,避免局部组织发生压迫损伤,提示音及报警声的设定应以手术人员能清晰听到声音为宜;设备运行阶段,避免止血带被消毒液、冲洗液等浸湿,皮肤消毒时应用纱垫保护止血带远心端,铺无菌手术单后使用无菌切口膜固定切口周围手术单,隔离血液及冲洗液;充气前应让患者手术部位适当抬高3 -5 mid[5],利于静脉淋巴回流,便于止血;当手术时间超过设定值时,根据手术进展情况,使用无菌手术纱垫短暂压迫手术部位止血,缓慢松开止血带,放气后10 - 15 min再重新充气计时,避免组织缺血缺氧的时间过长,无氧代谢增加导致酸中毒。
预防止血带休克,止血带放气过程中会产生血压变化,甚至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因使用止血带后,患肢供血阻断,组织无氧代谢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使得pH值升高,导致血管扩张,放气后体循环内血液骤然涌人患肢血管床造成回心血量降低;因此手术中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关注手术进程,止血带放气前适当加快输液速度,增加血容量,同时在放气时宜缓慢进行,减少休克发生率;对于年老体弱、合并心肾功能不全者血管的顺应性及心脏代偿能力降低,手术团队人员更应谨慎处理[6,7]。
气压止血仪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可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从而缩短手术时间[8],减少术中输血导致的多种传染病风险,同时仪器使用成本低,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术中手术护士与术者必须遵循止血仪器的操作规程,做好细节护理,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止血带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苏增生,洪范宗,王敏,等.YTQ-E型电动气压止血仪故障维修3例[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8):143-144.
[2]董敏.止血儀的护理管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14(9):123-124.
[3]曾松伟,章宏凌.术眼止血仪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10,26(1):93-94.
[4]郭莉.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54.
[5]侯金玲,李新霞,李晓展.电动气压止血仪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3,26(10):412-413.
[6]耿华英.电动气压止血仪与传统驱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3):150-151.
[7]饶义康,饶放萍,高勇,等.VSD加开放松质骨植骨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合并骨质及软组织缺损四肢开放性骨折研究[J].江西医药,2013,48(3):216-217.
[8]耿华英.电动气压止血仪与传统驱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1):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