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2019-08-20张国云

教师·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张国云

摘 要:核心素养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各个学校在教学改革工作中也逐步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成为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的重要导向。基于此文章首先探讨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然后在立足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提出课堂教学设计策略,最后以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实践与反思。通過系统化的内容来研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设计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成效,更好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课堂成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12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7-0038-02

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推动了社会、教育界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但是核心素养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核心素养的内容与落实方式依然处于探索之中。因此研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并开展教学设计工作,对促进核心素养教学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学核心素养概念与教学设计策略

(一)数学核心素养概念与内涵

要研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必须对“核心素养”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虽然在不同教学阶段,根据学生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核心素养都有其独特内涵,但是核心素养也具有一定的共性,我国学者对核心素养进行了诸多研究。例如许多学者认为核心素养即是“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与方法”“数学应用与能力”及其综合。也有学者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指在面对生活问题时借助数学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学者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拥有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具体到数学中即是指逻辑能力与推理能力。

根据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笔者认为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空间想象、数学运算以及数据分析。第一,数学抽象是能够将表象的事物进行抽象概括,通过数学符号、数学公式等表达问题的能力。第二,逻辑推理能力,即根据客观问题与事物,运用数学归纳、类比、逻辑等成立命题的能力。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思维品质,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第三,数学建模能力,是指学生能够采用数学方法对问题进行抽象,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空间想象也可以说是数学直觉,能够根据事物特征来抽象出几何图形,正确感知事物的方位与位置关系。第五,运算能力,这是数学的核心。在小学教育阶段主要指学生根据运算规律进行正确的运算;对简单的数进行估算。第六,数据分析,即对事物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事物变化规律的能力。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六维度可以看出,核心素养内容涵盖了学生能力发展的各个方面,突出数学思维习惯与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保障每个学生都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可以分为四个环节,即学情分析、目标分析、实施策略、评价方式,每个环节都是在上一环节基础上逐渐递进。

首先是学情分析。通过学情分析可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与认知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因此可以说学情分析是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是后续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数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情分析,要深入到学生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特点等方面,毕竟每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层次不同,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学生的各项因素。如此才能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发展。例如在学情分析中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知识,也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以此设定符合小学生年龄段的教学内容。

其次是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能够引导教学设计方向,如果缺乏教学目标或者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那么课堂教学过程就无法顺利实现。具体来说,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完成后所要实现的预先设定与期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从宏观角度对教学目标进行有效引导。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这就需要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核心素养有科学的认识,能够正确领悟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所在。另外,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材,教学目标分析也需要建立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研究整本教材内容、单元内容、课堂具体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先从整体上对数学知识进行把握,明确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然后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并顺利实施。

再次是课堂实施策略设计,即明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研究如何将教学内容落实到位。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的实施要始终突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情况下,不断创新、发展教学组织形式,形成结构化教学计划,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以达到教学目的。例如根据不同目标,可以采用小组交流、问题导学、情境教学等方式,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中。

最后是教学评价方式的设计。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学质量,评估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教学评价能够评价预期核心素养的达成程度。相对传统教学评价方式,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评价要实现多元化,即评价主体与评价内容的优化。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过程、学习方式等纳入评价中,不重视结果,关注知识建构的过程,最终形成过程评价内容。对教师评价则考查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成果。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策略进行修正和调整,以让教学措施更好地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这一目标。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实践与反思

教学实施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在实践过程中才能深入研究核心素养落实情况。本文主要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研究核心素养导向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设计与实施,并根据教学情况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为后续教学设计的优化提供依据。

(一)教学设计实践,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并正确理解分数概念;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理解分数意义,获得数学体验。实践中以实验班学生为对象进行研究,实施过程如下:

(1)创设情境,建立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提升学生关注力。例如每个班级都会出黑板报,黑板报设计中会分为多个部分,许多学生也经常参与到黑板报设计中。因此在引出分数时,让学生观察身后的黑板报,引出分数概念。但是为强化学生的体验与认知,随后以“过生日切蛋糕”的小案例引出问题。如某某同学过生日,来了3个同学为之庆祝,那么怎么切蛋糕才能让每个同学分得的蛋糕大小一样呢?借此问题,学生纷纷讨论起来。从身边小事入手,有效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思考如何分的过程中也培養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2)以双基教学为基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与能力。在初步了解分数之后,为强化学生对分数的理解,教学中设计了折纸涂色游戏。将课前准备的纸张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把纸折成4份同样大小的区块,然后把一份涂上颜色。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两两配合完成任务。最后选择几名最先完成游戏的同学讲解折叠方法。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数学思维与推理能力。

(3)总结方法,拓展应用,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在学生体验分数如何产生之后,为培养学生对分数的应用能力,需要将所学新知应用到生活中,强化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以某同学读书为例,即某同学借了一本很厚的书,需要在6天之内读完还给图书馆。那么他每天需读多少页才能按时读完。这些在学生身边发生的数学知识应用事件,能够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反思

首先,不能过于突出教学形式,要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悟。在三年级阶段,学生认知和动手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在折纸、涂色的过程中有效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悟。但是也有部分学生过于关注折纸的过程,甚至将之作为一种游戏,忽略了对其中数学内涵的体悟。针对此类似教学活动,教师要设计一些问题,“以问导学”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明确动手的目的和目标,更好地推动教学任务的实现。

其次,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在分数初步认识教学中设计折纸活动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将核心素养贯穿于基础知识学习中。不仅要动手折,而且要思考为什么折,通过思考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的目标,这也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重要契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例如可以通过巡场的方式观察学生的折叠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新知。

最后,在课堂教学实施环节上,要合理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既留给学生充分动手、动脑思考的时间;也要留有教师讲解、总结、提升的时间。二者结合之下才能优化课堂节奏,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三、结语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点,能有效指引人才培养的方向。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是一项系统化工程,不仅涉及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也涉及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专业素养直接决定核心素养培养实施效果。因此切实落实核心素养工作,需要全体教师的不断努力和学校的支持,从宏观上把握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数学学科角度、学生发展角度进行规划和设计,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倪连学.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4):49-50.

[2]李素娜.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开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9):107.

[3]赵田田.例谈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J].教师,2017(33):38.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