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之意·歌之味·诗之情

2019-08-20季楚潇

教师·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语言形式艺术形象儿歌

季楚潇

摘 要:程宏明先生创作的经典儿歌——《雪地里的小画家》被编选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中,其以独特的语言形式、诗意的艺术表达展现了儿歌创作的魅力。与此同时,程宏明先生巧妙的思想性和有趣的艺术形象也使其颇具教学价值,成了小学语文教材中经久不衰的经典课文之一。

关键词:儿歌;语言形式;艺术形象;诗意创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14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7-0027-02

一、“歌”之美(作品的语言形式)

(一)标点引出的诵读之韵

标点符号除了有让语言准确、明细的表意功能之外,也有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功能。

《雪地里的小画家》篇幅短小,短短六句话,却用了四种不同的标点符号。特别是三个“啦”字,因标点符号的运用不同,所产生的表达效果也大不一样。“下雪啦,下雪啦!”中的“啦”分别用上了逗号和感叹号,第一个“啦”传递出作品主人公初见雪时的意外和惊奇,第二个“啦”则表现出内心的喜悦和亢奋,从意外到喜悦,从惊奇到亢奋,生动地再现了人们看到下雪时瞬间的心理变化和感情转变的过程。读这样的句子,我们好像真的听到了那一声声充满欢乐的呼喊,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而第三句“他在洞里睡着啦。” 中的“啦”,用的是句号,似乎又在轻声细语地告诉人们,不要打扰青蛙的美梦。从整体来看,这首儿歌的叙述语气从感叹到陈述再到疑问,真实地展现了孩子丰富的心理活动,同时又避免了句式的单一、语气的呆板。

(二)古体音韵的朗朗上口

这首儿歌只用了一个“a”音押韵,这种不换韵的语言表达形式能够产生一种流动和谐的节奏感,并且能够把分散的句子联络贯穿起来,让我们读前一句预想到后一句,读后一句同时又回想起前一句,呈现一种不事雕琢的自然美和音乐美。平仄,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由这相连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严格说来,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律诗的平仄规则,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曲中,但凡诗歌中间的四句运用了五言律诗的结构,尾字运用了仄平仄平,读起来便抑扬顿挫。《雪地里的小画家》中也利用了古典诗词的规律,如“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叶”和“花”,“叶”与“牙”,也是这样一仄一平,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起伏有致;让我们再一起来看后一句,如果将“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改成“不用笔不用颜料”,两句话意思一樣,但为什么前者读起来更加流畅呢?因为前四字后三字,有了古体诗的音韵和节奏,如“日照香炉生紫烟”“烟波江上使人愁”“相见时难别亦难”等 ,而“几步就成一幅画”也是如此。

(三)结构突破的灵动自由

为了适合低龄儿童朗读背诵,儿歌大都讲究句式的对仗整齐美,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多篇儿歌也都遵循此规律,如“摇摇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小刺猬,去理发,嚓嚓嚓,嚓嚓嚓,理完头发瞧瞧他,不是小刺猬,是个小娃娃。”“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如果把这首儿歌改写为整齐的五言结构:“今天下雪啦,小画家来啦,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没颜料和笔,几步就成画,青蛙没参加?洞里睡着啦。 ”这样就缺乏了原文的美感。正是因为这首儿歌打破了儿歌的传统结构,按照韵律的词语随意搭配,才使句子错落参差,诵唱时高低起伏,让我们听起来有潮起潮落的声浪感。这是种别具一格的音韵错落美,也是一种观感上的灵动自由美。

二、“儿”之美(作品的语言内涵)

(一)小画家形象的背后张力

从矛盾还原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这部作品中,小画家们未经作家加工的原生形象是“鸡”“狗”“鸭”“马”,然而在作品中,变成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尤其是马,本身是一个高大雄健的动物,但作者在儿歌中将其原生形态幼小化,使其变成了可爱的形象。这样小小的艺术形象饱含童趣,符合儿童的想象,也更加贴近儿童的表达方式。从儿童文学创作的层面上来说,“小+贴近生活的家禽类动物”的艺术形象在各类儿童文学作品中也是典型代表形象,“小动物”成了人类亲切温暖的伙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

而后作者进一步加工将“小”动物的形象隐喻为小画家。儿歌中先出现小画家之喻,再出现小动物之象,让读者能自然而然在思维上将二者视作一体,在心灵上与儿歌融为一体。

那么,小画家们画了些什么呢?作品进入高潮,展现了画的内容:“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竹叶”“梅花”“枫叶”“月牙”这几个看似普通的物象,却是作者的“有意为之”。他先说画的内容,再于后两句中点出“步”,揭示小动物的脚掌形状就是如“竹叶”“梅花”“枫叶”“月牙”,不仅渗透了科学知识:动物们的脚印各有不同,而且触发了读者的联想。在松软的雪地上,小动物们玩耍着留下一个又一个的脚印,仿佛为银装素裹的大地画一幅画。这着实为儿歌内容增添了想象力和趣味性。

笔者将文本改动为“小鸡画枝杈,小狗画桃花。小鸭画树叶,小马画木船”。“枝杈”“桃花”“树叶”“木船”这些词可以形容脚印形状,也较为符合儿歌韵脚、平仄,但与原作相比一看便知孰优孰劣。抛开韵律节奏不说,物象内容本身就存在着差距。一来,要让儿童也能体会到内在含义,并准确描述儿歌的艺术形象,笔者进行替换的物象,如“树叶”“木船”,相比起原作的“枫叶”“月牙”不怎么准确;二来,要让儿童也能体会诗歌美感,“竹”“梅”“枫”“月”有传统文化的意蕴,是古诗中的经典意象,“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王维《山居秋暝》);“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宋·王安石《梅》);“枫”——“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李白《静夜思》),可以说是所有中国人在从小的文化熏陶中培养出的审美共鸣。

(二)青蛙形象的特殊含义

在儿歌结尾处,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艺术形象——“青蛙”。它既没有“小”字,也没有和小画家们一同作画,看起来好像加入得莫名其妙。诚然,原作中也无青蛙,这个形象是在教材选编时加入的,但其加入却甚有妙用。

就教学价值角度而言,青蛙的形象是无声之中对儿童的知识渗透,“因为青蛙要冬眠,所以他没有来画画”。从文学角度来看,青蛙的沉睡将小动物们作画时的喧闹画面转为安静,画面与空间的留白深化了整首儿歌的意境。与此同时也给予了孩子们想象与思考的空间,“画面安静了,儿歌唱完了,小朋友们可以思考一下如果青蛙先生来画画,他又会画些什么呢?”

作者在作品编选进教材后提出一疑:“我觉得把‘青蛙改成‘小熊或许更好,因为青蛙毕竟是‘虫类,与属‘禽兽类的鸡、狗、鸭、马放在一起比较,显得很不妥当。”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任教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期间就这个问题进行过思考,他用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当时一、二年级的孩子,问他们更喜欢“小熊”还是“青蛙”?结果出乎意料,选择小熊的孩子是远远多于选择青蛙的孩子的。

因此文学作品的创造必然是一个富含弹性的过程。就儿歌创作背景而言,其创作于全国蝗灾期间,青蛙作为消灭蝗虫的主力军被当时政府极力保护,此后便有了文学作品创作中“全国人民爱青蛙”一说。当然,就作品本身而言,选择“青蛙”也确有其用,比如“青蛙是一年级小学生最早接触到的冬眠生物,有助于小学生理解这首儿歌的意味”“熊是一个西方现代的形象,不符合整首儿歌营造的诗意古典水墨画意境”……

如若选择“熊”,原因也是让人难以反驳:“当代的小朋友比起青蛙会更喜欢熊”“小熊和其他艺术形象结构性质相同”……

争议必然各有价值,但艺术形象的理解却基于地域,基于时代,基于生活。正如每个人眼中的林黛玉,或天妒红颜,或自食其果……总之千人有千解,或许最能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那个“青蛙”和“小熊”就是最好的。

三、小结——无意思之意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于童趣、童语中饱含童真,于联想、内涵中隐喻无声,于古蕴、知识中渗透文化,造就了其独有的“儿之意”;于节奏、情感中妙用标点,于平仄、古体中巧用音韵,于错落、自由的叙述中突破结构,“歌之味”“诗之情”便也不言而喻。

周作人先生曾说:“最有趣的是有那无意思之意思的作品。”或许在我们成年人眼中,《雪地里的小画家》这首儿歌想要表达的内容十分“无意思”:这不就是雪地里的脚印以及青蛙的冬眠吗?但当这样的内容与儿童的世界交汇时,一切文字表面的稚气就变成了呵护儿童内心世界的养分。《雪地里的小画家》正是以“空灵的幻想与快活的嬉笑”,滿足了“空想期正旺盛的时候”的儿童的审美需要,这种“无意思”恰恰就是对孩子“有意思”(趣味性)的体现。

作为经典的《雪地里的小画家》必然有其普世的价值,它通过对内容和形式诗意性的把握,将人和自然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不仅让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美好的童趣,也让成人从中追忆到了逝去的童真。儿时的我们在初雪悄然而至的那个清晨中醒来,望向窗外一片银装素裹、寂静无声的世界,土黄色脏乱的街道都被掩盖于层层纯白的晶莹之中,邀三五好友赶在美好被破坏前冲进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酣畅淋漓过后,回首来时的道路上,也如小画家们一般留下一个又一个脚印,有深有浅,有大有小……倒尽韵味,人生不正如这雪地中走过的路,回首望去,雪泥鸿爪,付之一笑。

参考文献:

[1]程宏明.百改不厌为求精——谈《比尾巴》《雪地里的小画家》创作中的修改[J].小学语文教学,2005(12):39-40.

[2]王亚妮.标点符号是有“生命”的规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59-60.

猜你喜欢

语言形式艺术形象儿歌
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形象的多元一体建设与推广研究
交际中的性别语言差异
试论广告艺术形象的伦理意义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