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澜:才子不响 美食飘香

2019-08-20文/笋

北方人 2019年16期
关键词:邵氏邵逸夫蔡澜

文/笋 思

香港媒体向来擅造噱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文化兴盛,电视报刊上有几位文人才子颇受欢迎,于是便依样画古代“四大才子”之葫芦,按图索骥出一个“香港四大才子”,分别是金庸、黄霑、倪匡和蔡澜。

蔡澜在其中年纪最小,早年以电影为主业,监制过成龙多部耳熟能详的动作片,后专攻美食与写作,主持节目邀请美女吃吃喝喝,写写食评专栏,好不快活。

时至今日,金庸、黄霑已逝,倪匡封笔隐退,惟有78岁的蔡澜还在出书,还在旅行,还在寻美食,还在做生意,没有一点儿空闲下来的意思。

正因如此,还在经常出席公众场合的他,也总在被追问关于“四大才子”的问题。被问得多了,他终于忍不住回答:“这个称号其实不太应该,金庸先生是大师,根本不能跟我们三个‘小混混’放在一起。”

蔡澜说自己是个努力的人,但和金庸先生相比,还是“才气不够的”。

不过亦师亦友的金庸却给出高评价:“见识广博,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他不弹古琴、不下围棋、不作画、不嫖、不赌,但人生中各种玩意儿都懂其门道,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更可说是第一流的通达。”

互联网上搜索“蔡澜”两个字,前几页密密麻麻都与食物离不开关系,这边是加盟的美食节目开播,那边是推荐了几道鲜为人知的名菜,亦或是站台了某个厨王大赛……最为内地观众所知的,是他担任过《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总顾问。

“我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人一生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吃,一天吃三回,每天要接触到这么多吃的东西,为什么不去把它研究好呢?”

大概从八十年代起,蔡澜开始写美食专栏,一写就直到现在。把食物列入工作源于一次不怎么愉快的经历:久居新加坡的父母到香港探亲,蔡澜带他们去吃点心,不成想既要等位,酒楼服务员又没有礼貌,于是一怒之下在专栏写下此事,结果香港的报刊编辑都来向他约稿,希望他多写写餐厅食评的稿件。

“慢慢的,我这股‘恶势力’就形成了,后来跟爸爸妈妈去哪里吃饭都有位子。”

食评家都有自己的喜好,蔡澜也偏爱祖籍潮汕的美食。例如写潮州的胡椒猪肚汤,他知晓怎样做出最传统的味道:旧的做法要把猪肚灌水,灌到本来很薄的一层猪肚变得很厚,脂肪有水沾在里面就会很厚,半透明,吃起来很爽脆。

品鉴食物的时间久了,蔡澜对食材做法也有自己的秘诀。香港的蒸鱼做得出神入化,整条鱼有薄有厚,在鱼身厚处切三刀、中间塞酸梅,就可以让每个部位同时蒸熟。但蔡澜说,不用那么麻烦,一尾鱼洗净放入滚汤中,人夹着筷子在汤边守候,哪个部位熟了就马上吃哪里,比蒸鱼方便许多。

每到一地,蔡澜必定会去当地的菜市场,在菜市中看到当地人的“生活标准”。到北京,发现主要是吃羊肉;到巴厘岛,发现当地人食材贫乏,不太注重吃;至于居住了几十年的香港,家附近的九龙城菜市场早已成为了蔡澜的“办公室”,如有采访工作或招待友人,就去烧腊铺里割点叉烧肉,然后到楼上熟食中心“打边炉”(粤语中的火锅说法),喝喝酒,吹吹水(粤语,意为聊天),工作应酬也成为闲情雅趣。

“菜市场就像一面‘照妖镜’,一眼看去就知道当地的文化。”在蔡澜眼中,遇到新鲜的蔬菜瓜果,就好像它们在笑着对你说,“买我买我!”

那么,最好吃的菜是什么呢?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妈妈做的菜。

“我不太喜欢吃山珍海味,我喜欢普通的。猪、羊、牛这些普通的食材,天天做,一定好吃。”尝遍无数山珍海味,最能打动美食家蔡澜的,依然是寻常人家的烟火气息。

外人看来“食色俱全”的人生,连金庸都赞叹不已:“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

但蔡澜自己说,人生有诸多限制,没办法真正潇洒。

在成为众所周知的那位慈眉善目的美食家之前,监制身份的蔡澜在香港电影最黄金的年代摸爬滚打40年,从18岁做到58岁,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父亲蔡文玄与邵仁枚、邵逸夫兄弟为世交,早年跟随邵氏兄弟开拓南洋电影市场,蔡澜从小就浸泡在电影院内,14岁写影评登报,16岁留学日本学电影。

邵逸夫先生见他聪明灵活,便大胆将邵氏电影公司在日本的业务交付于他,那时蔡澜尚未成年。22岁到香港定居后,他进入邵氏开启电影监制生涯。

多年电影工作中,蔡澜监制的为人所熟知的电影,有《快餐车》《龙兄虎弟》《福星高照》等成龙早期主演的功夫片。

可能连他自己也记不太清,究竟制作了多少部电影,只知当年黄金时代,最快十天半个月就能完成一部商业片,而且还能叫好又叫座。

但回顾40年的电影生涯,蔡澜曾这样自问自答:

-你的岗位是监制,有哪一部电影最满意?

-没有。

干脆利落。

日本大学电影科编导系出身的年轻人,游走于各类商业片之间,说没有艺术理想是不可能的。那时邵氏公司一年拍40部电影,部部挣钱,于是蔡澜向邵逸夫建议:邵先生,可否多拍一部不挣钱的艺术电影啊?

邵逸夫先生回答道,希望第41部也挣钱。同样干脆利落。

蔡澜因此感慨,邵先生的观念太一边倒,他不知道文艺片也可以一样挣钱。

但蔡澜并非一个执念的人,他深知电影是一项集体创作,在“对艺术有良心”和“对老板有良心”的单项选择题里,他选择后者。不能对不起出钱的老板,也不能为了追求个人风格而冒险牺牲集体创作。

当年轻时的抱负慢慢消磨殆尽,蔡澜开始承认,自己也可能没有拍一部“万古流芳的电影”的能力。

“我一生做错了一件花了四十年才知道是错的事。”人到中年,蔡澜始觉悟,原来电影并非自己的喜欢。

于是一个转身,他走出片场,躲进小楼成一统。

属于他的小楼,是写作,是美食,因为在这两个领域里“没有人控制我,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写作完全是个人创作,是为了自己,不必再向投资人妥协,也不必再关照整个剧组的心情。

在人生的后半段,有抱负的电影人蔡澜消失了,享乐主义的美食家蔡澜姗姗而来。

猜你喜欢

邵氏邵逸夫蔡澜
言论
蔡澜杀价
永远不能出价
什么叫金茂府?蔡澜、杨澜做客广州告诉你!
邵逸夫 长寿三大法宝
邵逸夫:多情人不老
“邵氏”复拍,借电视剧人气
邵逸夫的养生经
邵氏影城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