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治疗跌打损伤中药及中成药组方规律分析
2019-08-20444
444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2;3.广西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 梧州 543000;4.广西中药药效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200
跌打损伤,又称急性软组织损伤,泛指人因跌、打、碰、磕等原因所致的软组织损伤,多表现为淤血阻滞,局部肿胀,伴有疼痛感[1]。西医主要以合成类固醇、甾体抗炎免疫药、非甾体抗炎免疫药等抗炎止痛药治疗,但该类药物副作用较大,不宜长期服用[2]。中医治疗跌打损伤历史悠久,古称“跌打损伤”为诸伤之总论。中医把凡因外力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筋骨伤损、瘀血肿痛、气血不和、经络不通以至脏器受损等,统称为跌打损伤,主要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活血通络等中药复方予以治疗,《跌打大全》中记载有81首方剂[3]。笔者以《中国药典》[4]2015年版一部中收录的治疗跌打损伤中药及其中成药为研究对象,分析跌打损伤的病因病机,总结治疗跌打损伤的用药规律,为开展中医药治疗跌打损伤以及开发新剂型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文献依据。
1 方法
1.1 单味中药及中成药方剂采集 从《中国药典》(2015版)中搜索含“跌打”、“跌扑”字眼的单味中药和中成药,共搜索出单味中药71味,中成药方剂48首。
1.2 纳入标准 选择中成药方剂中主治含有“跌打”、“跌扑”字眼,或中成药方剂名含有“跌打”、“跌扑”字眼,单味中药不作要求。
1.3 排除标准 ①方药处方组成不全的;②方药处方只更换剂型,不更换剂量的;③方药处方完整,但剂量不明确的;④个别方药处方中含小处方药,但功效不明确的;⑤处方中只有单味中药的。
1.5 中药的规范 中药名称的规范:参考《中国药典》(2015年版)上的中药名称,对《中国药典》中方剂的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如醋延胡索、元胡等统称延胡索;当归尾、全当归等统称为当归;官桂等录为肉桂;煅自然铜、烫骨碎补、制乳香、制没药等分别记作自然铜、骨碎补、乳香、没药。
主治病症的规范:将“跌扑损伤”归为“跌打损伤”一类。
五味的规范:微苦、微酸等分别记作苦、酸等。
四气的规范:微温、微寒等分别记作温、寒等。
功效的规范:“散瘀”、“祛瘀”、“逐瘀”等归为“化瘀”;“定痛”归为“止痛”一类等。
1.6 建立数据库、数据分析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临床采集系统”,将整理好的中成药方剂进行数据录入,建立跌打损伤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其次,应用Excel软件,将符合条件的单味中药进行统计,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功效、主治以及中成药方剂的剂型规律等,通过搜索功能对上述信息的进行统计分析。
1.6.1 分析软件 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和“Excel”软件,其中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
甚至,古今中外的道德既鼓励技术精英,也鼓励技术庸人。古今中外都表彰这样一种人: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做一件事(准确说是一类事)。这种人在技术上是庸人,但在道德上却是模范,被鼓励的不是技术,而是态度。这并不是说技术庸人一定是道德模范,而只是说存在这样一类人。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对象是不是道德模范,毫无意义,它只关注对象是不是技术庸人。根据人工智能的技术逻辑,人工智能要消灭技术庸人,包括做重复性工作的道德模范。
1.6.2 单味中药及中成药方剂处方的录入和核对 将上述筛选的中成药方剂由专人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以及将单味中药的相关信息录入Excel表格里,录入完成后,再由双人对数据源的做进一步核对,确保数据源的准确性,提高数据挖掘结果的准确率。
1.6.3 数据统计 首先应用“Excel”软件中的“搜索”功能对单味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功效、主治以及中成药方剂中的剂型、质量标准控制等规律进行分析。然后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统计报表”系统中“基本信息统计”功能,进行中药四气、五味、归经、治则治法等规律分析。最后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数据分析”系统中“方剂分析”功能。
2 单味中药分析结果
2.1 71味单味中药性味归经 71味单味中药药性以温性频次最高,其次是平、寒性,药味着重于苦、辛、甘,归经频次前三名依次为肝、心、脾。详见表1。
表1 71味单味中药性味归经统计
2.2 71味单味中药的功效及主治 71味治疗跌打损伤的中药主要以止痛、活血化瘀、消肿等功效为主,其中以含有止痛功效的中药出现频次最高。其次兼有生肌、续筋接骨等功效。其中主治病症中治疗跌打损伤的中药有土鳖虫、大黄、血竭、自然铜、乳香、没药等71味。详见表2。
表2 71味单味中药功效与主治统计
3 中成药方剂分析结果
3.1 中成药方剂剂量分析 对处方组成完整并且剂量明确的中成药方剂进行剂量分析,结果显示,大体上存在药味味数多,处方剂量小,或剂量大而处方药味味数少等特点,其中药味最少的是三七片、片仔癀胶囊、夏天无片(分别由处方三七、片仔癀、夏天无等1味中药组成),而药味最多者为中华跌打丸(处方由32味中药组成)。另外丸剂、散剂所需日处方量较大,胶囊剂、片剂次之,而气雾剂、膏剂、酊剂、酒剂等大多无法计算日处方量。详见表3。
表3 中成药方剂剂量分析
续表3 表3 中成药方剂剂量分析
续表3 表3 中成药方剂剂量分析
3.2 中成药方剂剂型及质量控制标准 在《中国药典》中,48首治疗跌打损伤的中成药方剂中,成方制剂的剂型主要以膏剂、散剂、胶囊剂为主,其他如片剂、丸剂、酒剂等剂型为辅,详见表4。48首中成药方剂中,明确指出质量控制标准的中成药方剂有42首,以三七中的人参皂苷Rg1、Rb1,以及血竭中的血竭素为质量控制标准出现的频次最高。从整体来看,药典收录的治疗跌打损伤的成方制剂,其质量控制选取的药材及成分比较单一,需要建立多成分指标与指纹图谱来提高其质量控制标准,其中有大量的基础工作有待制药企业与科研工作者来共同完成。
表4 48首中成药方制剂的剂型及质量控制标准统计
3.3 29首中成药方剂中中药性味归经 29首中成药方剂,共涉及药物149味次,分析其性味归经,可以看出跌打损伤的用药规律为:药性出现频次高低依次为温、寒、平、凉、热,药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则以肝、脾、心三经为主。详见表5。
表5 29首中成药方剂中中药性味归经统计
3.3 29首中成药方剂治则治法与用药频次 对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数据库中治疗跌打损伤的29首中成药方剂进行“治则治法统计”以及用药“频次统计”,分别可得到29种治则治法以及149种药物从高到低的频次排序。使用频次在2以上的治则治法有10种,使用频次在6以上的药物有15种。其中治则治法以“消肿止痛”,“活血散瘀”为主,而用药频次排前三位的为乳香,没药及冰片。详见表6。
表6 29首中成药方剂治则治法与用药频次统计
3.4 治疗跌打损伤的常用药物组合、关联规则 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数据分析界面上,设定“支持度”为7,“置信度”设为0.95,点击“用药模式”,得到常用药物组合20个,包含9味中药,其中乳香-没药为出现频度最高的药物组合,出现频度15,占总处方的51.7% 。其中两味药组合的有13个,三味药组合的有6个,四味药组合的有1个,详见表7。点击“规则分析”,分析所得组合的规则。详见表8。
表7 治疗跌打损伤常用药物组合
表8 常用药物规则分析
3.5 高频次药物组合的剂量 对高频次(≥10)药物组合进行剂量规律总结,结果显示,乳香-没药组合剂量均为1∶1,乳香与没药均具有活血散瘀定痛,消肿生肌,起协同增效的作用,而当归-乳香组合剂量1∶1占40%,其它剂量比如3∶2、2∶3等占10%,当归与乳香均具活血止痛的功效,当归兼能补血,二药相辅相成,疗效更佳 。详见表9。
表9 乳香-没药与当归-乳香剂量规律
3.6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 以改进的互信息法的分析结果为基础,选择相关系数为10,惩罚系数为5,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5],演化出3味药的核心组合,共计3个。详见表10。
表10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药物组合
3.7 中成药方剂新处方 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分析在以上核心组合提取的基础上,应用系统集成的“聚类”、“提取组合”功能,通过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6],有3个核心组合。可以进一步聚类,得到3首新处方。详见表11。
表11 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治疗跌打损伤新处方
利用软件的“网络展示”功能,可以采取不同的网络可视化方式,直观展示出药物不同组合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4 讨论
跌打损伤包括伤筋和内伤,中医“伤筋”一病范畴较广,包括皮、肉、筋等部位的损伤,与现代医学中的软组织损伤和部分周围神经组织损伤相类似。内伤是指人体遭受外力作用所造成的气血、经络、脏腑损伤的总称[7]。跌打损伤会使经络受损,气血凝滞,营卫离经,淤滞于肌肤腠理。“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无论气滞还是血瘀,都能引起疼痛,因此必须调理气血。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唐容川的《血证论》、钱秀昌《伤科补要》等,均以“损伤之证,专从血论”为辨证施治基础[8]。
根据损伤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初、中、后3期。初期一般在伤后1~2周,由于气滞血瘀、须消淤退肿。中期一般在伤后3~6周,虽损伤症状改善,肿胀淤阻渐趋消退,疼痛逐步减轻,但淤阻虽消而未尽,仍应以活血化瘀、和营生新、濡养筋骨为主。后期一般在伤后7~8周以后,淤肿已消,但筋骨尚未坚实,功能尚未恢复,应以坚骨壮筋,补养气血为主。故3期分治的方法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强筋壮骨为主要目的[9]。跌打损伤常出现肌肤、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局部瘀血肿痛并出现紫斑的病症,由于毛细血管壁渗液或者出血,造成组织的血液沉积物的形成,进而发生无菌性炎症,致使组织肿胀[10]。
此次研究从《中国药典》(2015版)中筛选出治疗跌打损伤单味中药71味和中成药方剂29首,进行数据挖掘,提取治疗跌打损伤的新处方。从单味中药性味归经结果看,治疗跌打损伤药物药性多辛苦温,多属肝脾经,肝在体合筋,筋司运动,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充盈,筋得所养,关节运动灵活有力。脾在体合肉,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肌肉、四肢等均需依赖脾的运化的水谷精微来充养。治疗跌打损伤药物多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据中成药方剂分析结果可得,在治疗跌打损伤的中成药方剂中,丸剂、散剂等所需日处方量较大,因为治疗跌打损伤的丸剂、散剂属传统剂型,生物利用度较低,无法满足特殊病人的需要[11]。搽剂、气雾剂、酒剂、酊剂等剂型所需日处方量可根据病人需要加减。可通过开发改善中成药方剂的剂型,使其获得更大的生物利用度,如现代滴丸技术、纳米复合材料等可有效提高生物利用度[12-13]。中成药方剂中中药的性味归经情况与单味中药类似,治则治法则以消肿止痛出现频次最高,质量控制标准则以三七中的人参皂苷Rg1等出现频次最高。中成药方剂用药频次进行分析,前9位用药为乳香、没药、当归、冰片、红花、三七 、土鳖虫、大黄、血竭。乳香辛散苦泄,芳香走窜,内能宣通脏腑,通达气血;外能透达经络,散瘀消肿止痛之力较强,《珍珠囊》称其能“定诸经之痛”。且可活血消痈,祛腐生肌,并兼能行气止痛,为外、伤科之要药。内服外用相配合,其效更良[14]。药物组合前五位分别为没药-乳香、乳香-当归、血竭-没药、血竭-乳香、血竭-没药-乳香,这些药物组合多具活血定痛、消肿生肌、活血散瘀、化瘀止血、活血止痛等功效,揭示了跌打损伤的治则治法。根据高频组合的剂量比显示,乳香-没药组合剂量比1∶1占100%,当归-乳香组合剂量比1∶1占40%,其余剂量比各占10%。通过进行软件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方法,分析得到3个核心组合、3首新方。处方2(土鳖虫、骨碎补、桂枝、甜瓜子)为跌打丸加减方,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处方1跟处方3均为新组合,这些潜在新方可与治疗跌打损伤的其他传统方剂辨证配伍使用,或许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总结治疗跌打损伤的用药规律,应用熵层次聚类方法,进一步挖掘得到药物组合以及新处方,有利于更好的总结临床经验。但是,经过演化得到的核心组合以及新处方的是否适用于临床,仍需通过一定的实验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