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联合氟西汀片对骨癌痛大鼠抑郁样行为改善作用的研究

2019-08-20覃双来赵宾宾关江锋吴永贵张秋

中医药信息 2019年4期
关键词:氟西汀癌痛电针

覃双来,赵宾宾,关江锋,吴永贵,张秋*

(1.武汉市第一医院,湖北 武汉 430022;2.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5)

通过电针联合疼痛贴对骨癌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实验,发现胫骨癌痛模型大鼠伴随有神情呆漠、活动度降低、饮食减少、毛发干枯等抑郁样行为,考虑该模型存在抑郁样改变。电针具有较好的安神镇痛作用,氟西汀片具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而癌痛是产生抑郁的主要原因,电针联合氟西汀片可能会通过止痛和抗抑郁治疗,从而改善胫骨癌痛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本研究通过观察胫骨癌痛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学的改变,为临床上推广应用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来源

雄性SPF级SD大鼠(180~200 g)及幼鼠(60~80 g),实验动物及饲料均购于湖北省实验动物研究中心,许可证号SCXK(鄂)2015-0018。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实验中心(实验动物中心)饲养,许可证号SYXK(鄂)2012-0067。室温18℃~20℃,相对湿度50%~60%,12 h昼夜循环灯照,动物自由进食、饮水,适应性饲养3天后进行造模。所有实验动物的处置均符合科技部2006年颁布的《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的规定。

1.2 试剂与器材

旷场试验分析系统(JLBehv-LA,上海吉量);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LH202H,中国,HANS);氟西汀片由武汉市第一医院制剂中心提供。

1.3 方法

1.3.1 模型的建立及分组

Walker-256乳腺癌细胞,购于武汉大学生物中心,注射至60~80 g幼鼠腹腔(4×107cells/mL),接种7天后收集癌性腹水,离心3 min(1 300 rpm),沉淀后,用10mL PBS洗涤,再次离心沉淀,然后以PBS重悬计数,调整至适当浓度(4×106cells/mL),置于冰盒内备用。对大鼠进行适应性刺激,筛选出连续3天的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26 g的大鼠,参照Medhurst的方法[6-7]建立胫骨癌痛模型。腹腔注射10%水合氯酸(4 mL/kg体质量)麻醉大鼠,仰卧位固定于操作台上,右侧膝关节部位备皮,碘伏消毒皮肤。在无菌条件下,左手固定膝关节使其表面皮肤紧张,用7号针头在膝关节髌韧带内侧缘沿胫骨纵轴往胫骨远端钻孔,深约1 cm。然后换用微量进样器往胫骨骨髓腔内注入4 μL肿瘤细胞,最后推入2 μL凝胶海绵溶液封口。另有大鼠12只,注射等量PBS后推入2 μL凝胶海绵溶液封口,作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所有注射后均留针1 min,防止注射物渗出。术后9~13天MWT持续≤8 g的大鼠视为造模成功,成模率约为50%。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挑选表现有神情呆漠、活动度降低、饮食减少、毛发干枯等抑郁样行为的大鼠48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电针组)、氟西汀片治疗组(氟西汀组)和电针联合氟西汀片治疗组(联合治疗组)4组,各组分笼饲养,做进一步实验。

1.3.2 干预方法

空白组与模型组正常饲养,无特殊干预。电针组:按照《实验针灸学》定位[8],将大鼠躯干固定于布制的柔软鼠套中,露出头部,待大鼠安静后用碘伏消毒,“百会”穴向后头部平刺进针,用0.25 mm×13 mm针灸针直刺约5~10 mm接电针,通过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给予“疏密波”,电针频率为2 Hz/100 Hz,刺激强度为0.5~1.5 mA,以穴位局部出现皮肤肌肉轻微颤动为宜,持续30 min,每日1次,连续12天。氟西汀组:0.2%氟西汀按10 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12天。联合组:电针治疗,0.5 h后0.2%氟西汀按10 mg/kg灌胃。各组自造模成功后第3天起,每天干预1次,连续12天,在干预完成后30 min内,完成指标测定。

1.3.3 旷场试验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脂血症性和酒精性胰腺炎构成比升高,胆源性胰腺炎构成比下降,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15-16]。这种变化与医疗水平的提高使胆道疾病得到很好的干预有关;同时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17]。饮食结构的变化、酗酒及其他不良生活习惯导致高脂血症和肥胖患者明显增加[18-19],血清三酰甘油持续>10 mmol/L或更高时就会诱发AP[20-21]。从AP病因谱变化来看,我国鲁西南地区AP的发病原因由胆道系统疾病逐渐变为高脂血症,因此积极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降低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已迫在眉睫。

实验箱为80 cm×80 cm×80 cm的方形玻璃盒。清洁实验箱后,将其放在与计算机上旷场实验分析软件相连的隔音箱中。将大鼠放在实验箱中央后观察其15 min的自由活动,应用动物行为视频跟踪分析系统跟踪记录5 min,分析大鼠的活动总路程。

1.3.4 悬尾实验(TST)

将大鼠尾部固定后使大鼠头部距离底面约5 cm,适应2 min后以摄像机进行记录大鼠的不动时间。计算2~6 min大鼠的无肢体挣扎的不动时间总和。

1.3.5 强迫游泳试验(FST)

强迫游泳试验在直径23 cm高60 cm装满一半水的测试桶中进行。实验前大鼠禁食不禁水12 h。在造模前1天进行预实验,大鼠强迫游泳15 min后回笼, 在造模第12天进行正式实验。记录内容为5 min内大鼠在水中停止挣扎、呈漂浮状态,或仅有细小的肢体运动以保持头部浮在水面的不动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旷场试验结果

在旷场试验中,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和联合治疗组大鼠的活动里程低于空白组(P<0.01);空白组、电针组、氟西汀组和联合治疗组大鼠的活动里程高于模型组(P<0.01)。结果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旷场试验结果比较

注:与空白组比较,aaP<0.01;与模型组比较,bbP<0.01。

2.2 悬尾试验结果

在悬尾试验中,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大鼠的不动时间高于空白组(P<0.01);空白组、电针组、氟西汀组和联合治疗组大鼠的不动时间低于模型组(P<0.01)。结果见表2。

表2 各组大鼠悬尾试验结果比较

注:与空白组比较,aaP<0.01;与模型组比较,bbP<0.01。

2.3 强迫游泳试验结果

在强迫游泳试验中,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大鼠的不动时间高于空白组(P<0.01);空白组、电针组、氟西汀组和联合治疗组大鼠的不动时间低于模型组(P<0.01)。结果见表3。

表3 各组大鼠强迫游泳试验结果比较

注:与空白组比较,aaP<0.01;与模型组比较,bbP<0.01。

3 讨论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骨转移癌是癌症晚期常见的并发症,疼痛是骨转移最主要的症状[9],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0]。绝大多数患者因癌痛相关知识缺乏,一旦出现疼痛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11]。国外Hoos等[12]首先报道了癌症患者治疗中存在着疼痛引起的抑郁状态。大量研究报道了癌症患者疼痛与抑郁的相关性[13],疼痛和抑郁通过反复的恶性循环相互影响和促进[14]。癌痛会导致患者情绪低落,产生抑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5]。而抑郁对疼痛的发生以及疼痛的频率、持续时间、程度也具有很大影响[16],抑郁情绪会加重患者对疼痛的感知,降低镇痛治疗的效果。

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两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在疼痛信号的加工处理和疼痛的调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两种物质的功能状态决定了一个人对疼痛的感觉,即NE和(或) 5-HT功能低下时,疼痛阈值下降,产生疼痛。相关研究显示,抑郁症的主要病理改变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突出表现为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尤其是NE和5-HT的功能低下,这样就在疼痛和抑郁症之间建立了联系:中枢神经系统5-HT 和 NE 的功能失调。

针灸疗法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广泛应用于癌痛治疗领域。百会穴居颠顶,是足三阳经、肝经和督脉等多经交会的部位,内通于脑,为百脉聚会之所在,各经脉气会聚之处,能连贯周身经穴,通达阴阳脉络。百会穴性属阳,阳中寓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调节大脑功能的重要穴位。针刺百会可以调节元神, 安神镇痛。

电针是现代科学与中医学的结合产物, 是在针刺的基础上接通电流,在脉冲电流的作用下,通过结合针和电的双重刺激,调节细胞膜两侧的离子分布情况和极化状态,从而发挥治疗作用。基础研究发现,电针刺激百会穴可使大鼠脑内5-HT含量增加,增强选择性 5-HT 再摄取抑制剂药物的抗抑郁效果,减少大鼠模型的海马结构损伤和功能异常,改善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和认知障碍[17]。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物能阻止中枢神经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阻断Ach,以达到抗抑郁的目的。但三环类抗抑郁药毒副作用较大,患者耐受性差。5-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能够增加突触间隙中对5-HT的传递信息,缓解抑郁,安全性相较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具有明显优势。氟西汀可以上调患者的疼痛阈值和情感体验,同时通过影响 NE、5-HT 及阿片类受体等从而产生镇痛效果[18],切断抑郁和疼痛的负性相互作用,并发挥止痛的协同作用,减少患者精神痛苦,改善患者躯体症状。

旷场试验中模型组大鼠的活动里程低于空白组,而悬尾试验、强迫游泳试验中模型组大鼠的不动时间均高于空白组,提示与空白组相比,胫骨癌痛模型大鼠存在抑郁样行为学改变。旷场试验中3组治疗组的大鼠的活动里程均高于模型组,而悬尾试验、强迫游泳试验中模型组大鼠的不动时间均低于模型组,提示电针治疗、氟西汀治疗以及联合治疗均可以改善胫骨癌痛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学改变。

目前关于针药结合的研究日益增多,针药结合,相辅相成,互相协同,其疗效显著优于单一治疗。本研究的结果具有积极意义,为痛-抑郁二联征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肯定了电针治疗、氟西汀治疗以及联合治疗对骨癌痛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且多项指标反应出电针联合氟西汀治疗较单纯的电针治疗或氟西汀治疗更加有效,为扩大临床应用提供了思路和借鉴。下一步应增加样本量并优化取穴,探讨作用机制,扩大治疗效果和应用范围。

猜你喜欢

氟西汀癌痛电针
不同电针参数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疼痛专职护士综合评定对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影响研究
浙产藏红花单方联合氟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氟西汀致单侧眼球震颤及瞳孔扩大1 例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四川省40所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癌痛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基于精益管理模式的癌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及其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管理中应用
救心丸加三七粉可缓癌痛
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患者常规治疗联合抗焦虑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