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膝眼巨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效果观察
2019-08-20赵玉华罗文斓通讯作者张旭叶婷婷蒲蔼罗双林
赵玉华 罗文斓(通讯作者) 张旭 叶婷婷 蒲蔼 罗双林
(重庆市中医院脑病科 重庆 400021)
面瘫[1]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因气血不足,营卫失调,腠理疏松,脉络空虚,以致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上犯头面、少阳、阳明脉络,气血运行滞涩,经筋肌肉失于濡养,弛纵不收而发病。临床表现为突然一侧口眼歪斜,不能皱眉、闭眼、鼓腮、蹙额伴有流泪、口角下垂、流涎,或伴见额面、耳后疼痛的一种病证[2]。针灸治疗面瘫疗效显著[3],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目前治疗面瘫的针灸方式多样,如面针、眼针、手针、电针、水针、温针、火针以及刺络放血等,笔者在针刺治疗面瘫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巨刺内膝眼对眼睑闭合不全患者有即刻和长期治疗效应。
膝眼位于膝盖下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属经外奇穴,因其形状似眼,又称为膝目。查古今文献未曾记载膝眼的远治功效。笔者在临床治疗时,根据中医“取象比类”的思维,以“眼”治“眼”,通过观察巨刺内膝眼穴发现,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患者经毫针快速提插捻转针刺健侧内膝眼后眼睑可在10s~1min内迅速闭合,对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有即刻效应,而在治疗1~4周后可达到临床治愈,表明内膝眼巨刺法治疗对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有确切疗效。自2016年10月—2018年7月来,我们采用针刺健侧内膝眼治疗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患者140例,取得十分满意的疗效,兹简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观察病例均来自2016年10月—2018年7月重庆市中医院脑病科门诊和住院诊治患者。男66例,女74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46.74±18.62岁;左侧面瘫68例,右侧面瘫72例;病程最短者2日,病程最长者4月。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2]。
(1)起病突然,冬春多发,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睑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4]。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3)头颅CT、MRI检查正常。
1.3 纳入标准
凡符合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者均可纳入观察病例。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标准者;合并严重并发症;孕、产妇、小于4岁幼儿和精神疾病患者;不能配合医生完成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1.5.1 针刺前嘱患者双侧眼睑开阖数次(≥5次),闭眼,取健侧内膝眼,常规消毒后,用无锡佳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无菌使用针灸针(φ0.25*25,批次:174535)与皮肤呈45°角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观察患者眼睑闭合情况酌情予行针10s~60s,每次行针时间持续5~10s,观察并记录行针10s、30s、60s前后患者眼睑闭合情况,留针30分钟,7次1疗程,治疗4个疗程。
1.5.2 内膝眼采用巨刺法,即针刺健侧内膝眼,观察患者眼睑闭合已获效或行针达1min后,配合普通电针治疗:随证配穴,常规消毒后进针,得气后施予补泻手法,予常州英迪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英迪牌KWD-808 I电子脉冲针灸治疗仪(6路,NO.2175646)行连续波脉冲治疗,留针30min,7次1疗程,治疗4个疗程。具体选穴如表1。
表1 选穴
1.6 观察指标
1.6.1 功能分级 采用较为公认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5](周围性面瘫),根据露白程度、结合表2,将患者眼睑闭合不全分为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和重度异常四级。140例患者中,轻度异常患者49例,中度异常80例,重度异常11例,见表2。
表2 功能分级
1.6.2 眼睑闭合程度 患者初次针刺前平静休息5min后,嘱患者双侧眼睑开阖数次(≥5次),记录患者眼睑闭合情况(即露白r0),针刺健侧内膝眼并分别记录行针10s、30s、60s眼睑闭合情况(即露白大小分别以r1、r2、r3标记),固定由同一名治疗师测量。
1.7 疗效标准
House-Brackmann 量表[6-7](简称H-B法)、有效率和治愈率。治愈:眼睑完全闭合,开阖有力,双侧对称,无流泪及不适感;显效:眼睑闭合,较健侧开阖力量稍差,无流泪及不适感;有效:眼睑不能完全闭合,较前明显好转,偶有流泪或不适感;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8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P<0.01时,表示统计学有非常显著差异。
2.结果
2.1 即刻效应
71例在针刺健侧内膝眼穴10s内能即刻闭合;56例在针刺健侧内膝眼穴30s内能即刻闭合;13例针刺60s后闭合较针刺前好转,但不能完全闭合。患者各时点针刺前后变化比较见表3。
表3 患者各时点针刺前后变化比较即刻效应
2.2 长期效应
临床治愈115例,占82.14%;显效25例,占17.86%;有效0例,占0%;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100%。其中,107例患者在后期治疗时予行针10-30s眼睑可即刻闭合,69例患者治疗1疗程(≤7次)后达到临床治愈,42例患者治疗4疗程后达到临床治愈。
3.讨论
巨刺一法,属于古代针灸九刺之一,《灵枢·官针》篇云:“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是一种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针刺方式[8]。本临床疗效观察中所有患者在采用巨刺内膝眼进针1分钟内有即刻效应,根据眼睑闭合情况评估,轻中度异常患者1周左右眼睑能达到完全闭合(长期效应),大部分患者治疗4个疗程可达长期效应,极少数眼睑闭合严重异常患者虽不能达到临床治愈,但较治疗前闭合程度明显好转。传统治疗面瘫眼睑闭合不全常在眼周取穴,如攒竹、睛明、承泣、丝竹空,虽也能达到治疗效果,但是眼周穴位进针危险系数高,容易出现皮下血肿,严重者伤及眼球引起不良后果,单取内膝眼巨刺法亦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显现针灸简、便、效、验的特点,值得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