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记叙文素材积累渠道
2019-08-19李雪玉
李雪玉
在初中,记叙文是最主要的写作文体,是写作教学的重心。在写作教学中,我发现初中生写记叙文遇到的最大难题,不是把握不住主题(写作跑题的现象并不多,只需要稍加指导,绝大多数学生不会跑题),也不是文字功底不够(以初中生的字词积累量及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是可以达到对应写作水平的),而是严重缺少素材,无事可写——好多学生反复用一个素材去硬套不同主题,再好的立意,再好的修辞,也会让人感觉空洞、虚假——对初中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历就那么点,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家庭中度过的,确实没有多少可以用来表现命题的素材。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引导学生解决记叙文写作素材不足的问题呢?
一、他山之石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我们不能让学生去背记别人的文章,但确实可以教学生怎样把别人的经历、别人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体验。初中生“较真”,他们认为老师说“文章要写真情实感,要写真实经历”,所以就认为必须写自己经历过的才是真实的。但是,初中生就那么点生活阅历,把写作素材仅仅局限于写自己的经历、感悟,显然很快就会出现素材枯竭的情况。其实,能把别人的经历、他人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也是完全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写别人的经历,并不是“弄虚作假”——别人的真实,也是真实,只要你认同了,理解了,就是素材。比如,“我听说”“我知道”“曾经有一位……”等都是素材。建立了这个观念,学生积累素材将进入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
获取“他山之石”的第一个渠道是阅读,特别是对大量教材之外书籍的阅读。我们应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去读书,不管是哪类书籍,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都可以读。不仅是小说、记叙文,也可以是知识性的说明文、科普文、历史传奇等等。只要读,视野就不断地打开,素材就能不断积累。
第二个渠道是看新闻——我要求学生养成看新闻的习惯,每天抽出半小时时间,通过电视、电脑、手机去看一些新闻时事——而且,我建议他们不要把视线都放在“中央台”“主流媒体”上看“大”新闻,一些“小”新闻也要去关注一下。比如哪里有交通违章了、哪里有人丢东西了、谁谁吵架拌嘴了……这些生活中的众生百态,对初中生来说,是更合适的素材。
第三个渠道是听故事——单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够丰富,可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把几十名学生的经历集中起来,就是一个了不得的素材库。有时候,我会围绕某个主题、话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聊一聊,分享自己曾经的经验或听说过的事情。这样,学生把听来的故事转化为自己的素材,逐渐也能积累很多。比如,学习鲁迅的《社戏》时,我让学生分组交流,“你参加过、见过哪些民俗活动?比如在姥姥家逛庙会,春节的时候看舞狮、看花灯……”学生们敞开心扉,集中起来,可以了解很多民俗民风,增加见闻。
二、自身挖潜
初中生生活经验少,但并不是说他们完全没有生活体验和积累。对于十四五岁的学生,他们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了。关键是,有些经验他们不会提炼或者说是熟视无睹,一些本来很精彩的写作素材,被他们“弃置”在一边,“守着珠宝要饭吃”。那么,怎样指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提炼、归纳写记叙文的素材呢?
第一个渠道是训练学生捕捉生活细节——初中生本来体验生活的机会就不多,且他们的思维、视线还比较“懒”,生活中一些本可以用来作为写作素材的好材料,被他们忽视了。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没有素材积累的意识,看到的东西、经历过的事物,没有第一时间意识到是写作素材,这就存不到脑子里去;二是他们还没有掌握提炼素材的技能,也就是明明在眼前摆着,就是不知道怎样梳理成写作材料。教师要有意对学生进行训练。第一个训练方法是每日一写法,让学生每天写一件事、一个物,不要求他们写多少字,几十字也行,上百字也可,就是把当天遇到的人、事和想法写到纸上。这样,为了完成任务,他们自然会有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提炼成素材。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有种潜意识,只要看到事物,就会在脑子里转化为文字;第二个训练方法是观察力培养,教师不是告诉学生“你们要仔细观察生活”,而是真正对学生进行现场观察技能指导。如,把学生带到操场上,面对一棵树,让他们观察。问他们,“应该怎样观察?按什么顺序?你看到了什么细节?……”学生一边看,教师在一边点拨,引着他们的视线按写作的路径走。经过这样的实地训练,学生逐渐掌握观察的技能,对生活熟視无睹的问题就能得到改善,可以将很多原来在生活中不注意的细节纳入写作素材。
第二个渠道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习惯——大多时候,学生见到一些与己无关的事物,就不会往脑子里装,本来自己没多少亲历的机会,遇到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件,自己又不感兴趣,就错过了不少积累素材的机会。所以,我经常提醒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不妨做一个“好事者”,不参与,但可以“围观”。大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了事件的部分情节,那没关系,可以用联想假设的方法把情节补充完整——这样,很多生活中遇到的片段,往往可以成为有趣的写作素材,而且对培养我们的想象能力也有好处,让我们在写作时有能力对素材进行“扩容”。比如,每天早晨上学路上都会看到十几个老人在跳广场舞,但今天你路过时,发现只有四五位,而且也没有跳,而是围在一起议论着什么——好了,你一边往学校走,就一边补充,“为什么今天不跳了呢?嗯,可能是有人举报他们音乐扰民了,可能张大爷的儿子今天要结婚,大多数人去喝喜酒了,剩下这几位没有得到通知,正生气呢……”通过这个观察加自由联想的过程,这个生活片段和补充情节就留在脑子里了。
以上讨论了引导初中生借用“他山之石”和挖掘自身生活来积累记叙文写作素材的几个渠道。要注意的是,不管是什么渠道,都需要教师做引导、提炼的工作——就好比满地的粮食,你得提醒学生有意放到“仓库”里才行;不然,散落得到处都是,那就成了“材到用时方恨杂”。比如,学生看了一则因购买车票发生冲突的新闻,我就让他们进行讨论,“对这件事,你是什么观点?你对事件中的人物分别有怎样的评价?能用来写什么主题的文章?”经过提炼梳理,这个素材才能真正在写作时为学生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