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三化学高效的复习模式

2019-08-19林玉珍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电解池反应式原电池

林玉珍

摘要:众所周知,高三一年复习的重要性。由于时间有限,学生要在一年内复习6个科目,并达到理解、巩固知识且能灵活迁移运用,在高考中正常发挥取得满意的成绩。要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复习模式就至关重要。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对高效复习模式的理解。

关键词:建构模型;复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4-0185-01

1.当前化学复习的现状

据我了解,目前大多学校的高三化学复习都挑一本教辅书,教师按照教辅书进行复习。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节省教师的时间,不用花大把大把的时间备课,制作课件。大家按照教辅书编排的顺序,先梳理、过一遍知识点,然后讲评习题,学生每天每节都按这个模式复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厌倦,兴致不高,听课效率低下,复习效果不佳。导致考试时复习过的知识依然出错,不能得分。这样的复习效果不是我们期待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通过与有经验的高三化学同行交流,想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复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复习效果,复习时必须采用高效的复习模式。

2.建立高效的复习模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的就是学习方法,教师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何为高效的复习模式,我的理解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巩固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事实证明建构模型是一种高效的复习方法。

下面,我针对电化学这部分知识来讲一下如何建构模型,电化学包过原电池和电解池。通过一段时间的复习,教师应带领学生建立有效的解题模型。首先做题时,先判断电解池还是原电池,最简单的方法是看是否连接外加电源,有外加電源的是电解池,没有的是原电池。其次是判断正负极,阴阳极。师生一起总结原电池正负极的六种判断方法:(1)通过电子流向:电子流出的是负极、电子流入的是正极。(2)通过电流流向:电流流出的是正极、电流流入的是负极。(3)通过离子的移向:阳离子移向的是正极,阴离子移向的是负极。(4)通过反应类型: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5)通过电极的活动性强弱,较活泼的是负极,较不活泼的是正极,但是燃料电池中两个电极可以相同。(6)通过电极现象:电极溶解的是负极、有气泡产生的、增重的是正极。电解池阴阳极的四种判断方法:①通过电子流向:电子流出的是阳极、电子流入的是阴极。②通过电流流向:电流流出的是阴极、电流流入的是阳极。③通过离子的移向:阳离子移向的是阴极,阴离子移向的是阳极。④通过反应类型: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这些是最常规的判断方法,如果题目直接给总反应式,那么要分析化合价的升降,先写出电极反应式,再结合电极判断正负极或阴阳极,若题目只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那么要结合电解质溶液,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电极反应式,然后分析得失电子判断正负极或阴阳极。第三,总结离子移向:在原电池中记住正正负负,也就是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在电解池中,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第四、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若题目给出总反应式,从分析化合价入手,判断氧化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产物,写出电极反应式,若图中只给反应物,生成物,也是从分析化合价入手写出电极反应式。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还需判断阴阳离子放电能力的强弱。第五、PH值变化,结合总反应式和电极反应式判断H+浓度和OH-浓度的变化从而推出PH值变化。例如:我按建立的模型分析下面这道题目

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 Na2 Na2CO3+ 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O2-3+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e-= Na

如何解决这道题目,我们可以从建构的模型来分析,先判断这是二次电池,题目给了总反应式,从化合价分析,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产物,写出正极电极反应式:3CO2+4e-=2CO2-3+C,Na是还原剂,Na2CO3是氧化产物,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Na- e-=Na+,这是作为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反应式,那么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做电解池的阳极,电极的反应式是原电池正极反应式的逆过程,即:2CO2-3+C-4e-=3CO2,原电池的负极连接电源的负极作电解池的阴极,电极的反应式是原电池负极反应式的逆过程,即:Na++ e-= Na。分析完再结合选项判断:A项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正确;B项根据电极反应式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正确;C项根据电极反应式判断正确;D项正极反应为2CO2-3+C-4e-=3CO2, D项错误该题选D。在有效建构模型后,教师再挑选一些经典的题目,引导学生解答,进一步巩固解决电化学的思维流程,学生经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多数都反应对电化学不再害怕,知道怎么解题了。

经由学生反馈,建构模型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手段,能将零散的知识整合,建立知识网络,对于记忆,理解,巩固,运用知识特别有帮助。教师要做足功课,将能建构模型的知识整理出来,那么许多章节的知识就变成一个个清晰的模型,学生复习就轻松一点,效果好一点。当然还有其他复习方法是高效的,我们要根据具体的知识灵活使用。

猜你喜欢

电解池反应式原电池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氧电极的研究进展
电解池的解题策略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例析原电池解题策略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阴极材料的发展现状
原电池知识点面面观
多角度理解电解原理及应用
本刊数学式和反应式的要求
本刊数学式和反应式的要求
电学知识在原电池工作原理讲解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