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三主”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9-08-19李霞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解题思维同学

李霞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4-0008-01

国家新课改提出将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构建一个健康、愉悦的学习和成长环境。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实践,结合课改理念和学生实际,我提出了数学课堂教学以教师引领为主导,以激发学生思维为主体,以课堂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模式。

“三主”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师“主导”地位至关重要,教师就是一场“大戏”的“导演”,就是课程设计者、引领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要坚定相信每个学生独特性、差异性可能性和可塑性;同时,要有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对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的思维的碰撞,有时可能是可笑的、幼稚的想法,都要加于保护和鼓励,这对教师“导演”角色是个巨大的挑战。学生思维训练的“主体”性必须贯穿学生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营造融洽的氛围,努力创设课堂情景刺激问题呈现模式,激发学生思维,鼓励大胆质疑、启发交流、多边互动、共同探索,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感共鸣、心灵融和与人格升华的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也是“三主”教学的难点。课堂训练的“主线”必须鲜明,一是先从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上落实,学生训练时间应占70%,这是一个硬指标,也是落实“三主”教学的关键。二是运用预设问题、多媒体、演板、小组分享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三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实施“生成型”课堂教学,对课堂随时出现的问题,应打破过去传统备课思维,根据实时学生现状,有针对性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对教师教学水平和要求提到了新的高度。

“三主”教学的关键是课堂训练,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又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我一直在努力探索。其中在《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这堂课的教学中运用较为突出,在教学中教师充分扮演了一个“导演”的角色,搭建了课堂教学这个“舞台”,在老师引领下,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高效运转中,给全班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良机,真正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老师先用了大约5—6分钟时间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答的方法、途径,并以例题示范。然后老师在黑板上出了,难度分为较难、中等和容易三个梯度题,安排了三位同学上讲台演板,全班学生根据自己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深浅,自由选择,充分发挥,可以三题都做,也可选择其中一道题或二道题做,这个过程大约进行了25分钟,期间老师在学生中不停引导、启发、点拨,全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高度、快速的运转,特别是有一个学困生,在老师不停的启发下,终于了完成了一道难度最小的题目时,学生脸上露出了满足的微笑,有一种拨开乌云见日出的喜悦。学生自主学习完后,老师对课堂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有3位同学在15分钟之内全部做完,并准确无误。全班有近6成的学生完成了3题,有3成学生完成了2题,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只做了1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完成不同学习目标,获得成就感。对做得又快又好的3位同学,老师发自内心的给予赞美,对那位学困生能在完成一道题的做答,老师由衷惊叹,受表扬的学生脸上洋溢幸福的神情,一次诚心的、发自内心的表扬是多美的语言,对学生可能是一次影响终生的激励,教学环节既照顾了学生的整体需要,又体现了个体差异。

在对演板学生的评价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数学解题过程的规范,对学生解题中出現的问题、哪怕的很细小的问题教师都一一讲解。就在老师的点评中,有一位同学主动要求发言,对演板同学做的答题提出不同思路的解题思路,这让老师感到惊叹,更感到欣慰,这是学生在老师引领下思维绽放出的火花,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触发点,老师耐心细致的听取了学生发言后,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对这位学生的发散思维、大胆发问、主动阐明观点表达了赞许,全班同学爆以热烈的掌声,师生互动达到高潮。而掌声之余,老师再抛出一问,“这道题还有没有其它的解题路径?”全班同学都沉默了,在同学们的认知水平里已无其它解题方法了,最后老师告诉大家,“刚才大家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的确找不到其它解题的办法,这就对了,因为这是下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巧妙运用课堂教学艺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的同时,又将学生的目光投入到了后面的学习内容,有效地进行课堂知识的连贯,突显了数学知识的整体性,逻辑性,真正的体现了课堂教学“三主”教学模式,师生水乳交融的良性互动,生成性、创新性思维频繁出现,课堂高效的运转,师生角色的真正转换,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体。

猜你喜欢

解题思维同学
用“同样多”解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设而不求巧解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用“同样多”解题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解题勿忘我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