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结肠息肉
2019-08-19刘玺
刘玺
60岁的王女士5年前曾经因便血去医院做结肠镜检查,发现是多发性结肠息肉。其中,有一个较大的直径有2厘米,医生采取切除方法做了病理检查,其他小息肉做了电烧处理,病理报告是腺瘤。医生嘱咐:每年来复查一次。但是她术后再未出现便血,也就将医生的嘱咐忘在脑后了。5年以后,直到再次便血,她才来找医生,经过多方检查,医生告訴她:息肉已癌变。她傻了眼,后悔不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食及生活方式发生很大改变,高脂肪类食物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膳食纤维却越来越少,运动量不足,导致肠道疾病,特别是肠癌发病率逐年增长。最新统计肠癌发病率为29.44/10万,死亡率为14.23/10万,分别排在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5位。结肠害肉是大肠癌的早期信号,早诊早治息肉,是防癌治癌的关键措施。
结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面的“肉疙瘩”。少数结肠息肉会出现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带血和黏液、稀便、次数增多等症状。但多数结肠息肉起病隐匿,无任何症状,绝大多数都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的。
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可促进胆汁的分泌,胆汁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转化成次级胆酸,该物质对结肠隐窝上皮细胞有细胞毒作用,可造成不可修复的细胞DNA损伤,这些细胞便逐步演变成息肉。
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可使粪便量增多,稀释肠道内致癌物,促进致癌物排出体外,还能吸附对肠道有害的胆汁酸盐。如果食物纤维摄入不足,则不利于有害物质的排泄。另外,长期大量饮酒、吸烟,会损害免疫功能,使基因突变,也会增加息肉的发生率。
目前,还没有药物能有效治疗已形成的息肉,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效果确切。若在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息肉,息肉直径越大风险(癌变)也越大,超过5毫米,小于2厘米的,判定是良性的息肉,即可在内镜下电切,以防患于未然。如果怀疑息肉已经恶变或者直径大于2厘米,一般先做活检,待诊断明确后再做相应处理。
息肉易复发,要定期复查。发现息肉后,即便是切除了息肉,肠道内环境没有改变,也有复发的可能,特别是有大便潜血阳性、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以往有肠道腺瘤和癌症病史、排便习惯有改变,以及有慢性腹泻、长期便秘、有黏液血便等人群,要定期到正规医院做结肠镜体检复查。
若息肉只有一个,病理报告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需查一次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之后可以改为每3年查一次。但如有多个良性息肉,为保险起见,还是要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若发现癌变的息肉,切除后应进行更加密切的复查。对于有家族史的,应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或便隐血检查,争取早期发现病变。
结肠疾病要“一指三查”。
“一指”是指肛门指诊。有80%以上的直肠疾病可通过医生指诊检查发现,医生会根据肿物的形状、大小、部位、活动度和软硬度等来判断良恶性。
“三查”包括:乙状结肠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到肛门内25厘米的肠壁,可发现指诊无法发现的病变,对可疑病变部位可进行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
结肠镜检查。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病变,通过内窥镜均可直接观察到病变,可以及时得到处理。
钡灌肠或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即使直肠病变已确诊,也应做此项检查,以明确是否为多发性病变。
另外,有些病变出血量少,用肉眼很难看见血液,通过大便隐血检查,有85%的出血性疾病可查出。
合理饮食减少息肉发生。
结肠息肉复发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如息肉切除后仍食用辛辣刺激、肥腻的食物,长期久坐、很少运动,都会诱发结肠息肉。为做到防患于未然,应少吃含纤维素少的肉类食物和精细米面,即多吃素、少吃荤。
编辑/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