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h17/Treg比率测定的价值及其与短期转归的关系
2019-08-19刘华春杨根郑恒胡巧郭辉
刘华春 杨根 郑恒 胡巧 郭辉
研究表明,CD4+ T淋巴细胞参与肝衰竭进展过程,Th17、Treg细胞均为这类细胞的重要成员,对机体免疫有调节作用,可影响患者预后[1]。Th17细胞能分泌多种白细胞介素(IL),包括IL-21、IL-17等[2]。有学者发现Th17细胞表达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3]。Treg细胞在HBV相关肝炎中呈高表达,而对急性HBV感染者而言,早期呈低表达,随着病情改善,其表达水平逐渐增高[4]。本研究旨在分析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h17/Treg比率的变化,并探讨其与短期转归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廉江市人民医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肝衰竭患者60例,将其作为肝衰竭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肝衰竭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31~76岁,平均(59.78±16.59)岁;体质指数(18~24)kg/m2,平均(21.17±1.06)kg/m2;肝衰竭类型:急性肝衰竭34例,慢加急性肝衰竭26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0~78岁,平均(60.72±15.24)岁;体质指数(18~24)kg/m2,平均(21.35±1.01)kg/m2。研究方案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肝衰竭诊断符合我国《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标准[5]。纳入标准:(1)诊断明确;(2)入院前6个月内无免疫调节、护肝治疗史;(3)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2)酒精性肝病;(3)肾、心、脑等器官损害;(4)药物性肝病;(5)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检测方法
主要仪器包括离心机(迈克尔)、流式细胞仪(贝克曼库尔特),主要试剂包括红细胞裂解液(博士德生物)、淋巴细胞分离液(博士德生物)、细胞固定破膜液(博士德生物)。Treg细胞检测:取100 μL外周血,加CD25-PE、CD4-APC各10 μL,在4 ℃条件下反应30 min,将红细胞溶解。固定破膜,取5 μL Foxp3-FITC及同型抗体加入,在4 ℃条件下反应30 min。洗涤,测定CD4+CD25+Foxp3+/CD4+T细胞,获得Treg细胞频率。Th17细胞检测:经淋巴细胞分离液将单个核细胞分离,细胞数调整为2×106/mL,加细胞刺激剂,在37 ℃环境下反应5 h,获得细胞。取10 μL CD8-FITC、5 μL CD3-PERCP-CY5.5加入,在4 ℃条件下放置30 min,洗涤,测定CD3+CD8-IL-17A+/CD3+CD8- T细胞,获得Th17细胞频率。
三、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受检者的Th17细胞频率、Treg细胞频率以及Th17/Treg。绘制ROC曲线分析其对急性肝衰竭的预测价值,获得曲线下面积、最佳截断值以及相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利用电话对肝衰竭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跟踪,记录随访期间内的生存、死亡情况,并据此分成生存组、死亡组,比较两组Th17细胞频率、Treg细胞频率以及Th17/Treg,绘制ROC曲线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四、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肝衰竭组、对照组的Th17、Treg细胞及Th17/Treg比较
肝衰竭组Th17细胞、Th17/Treg水平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二、各指标对肝衰竭的预测价值分析
Th17、Treg细胞及Th17/Treg预测肝衰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9、0.696、0.710, Th17细胞>4.710%、Treg细胞<2.980%、Th17/Treg>2.401时,肝衰竭患病风险增加,见表2。
表1 肝衰竭组、对照组的Th17、Treg细胞及Th17/Treg比较(±s)
三、生存组、死亡组的Th17、Treg细胞及Th17/Treg比较
在随访期间,有14例死亡,占23.33%,46例生存,占76.67%。生存组Th17细胞、Th17/Treg水平低于死亡组,Treg细胞高于死亡组(P<0.05)。见表3。
表3 生存组、死亡组的Th17、Treg细胞及Th17/Treg比较(±s)
四、各指标对肝衰竭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Th17、Treg细胞及Th17/Treg预测肝衰竭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1、0.670、0.754, Th17细胞>6.625%、Treg细胞<1.859%、Th17/Treg>3.045时,肝衰竭患者死亡风险增加。见表4。
讨 论
本研究发现与健康体检者相比,肝衰竭患者的Th17细胞、Th17/Treg水平明显增高,而Treg细胞水平下降。Th17细胞分化对局部微环境有较大依赖性,其分化最早经白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刺激所引起,从而促进白介素-21分泌,促使Th17细胞增殖,这对白介素-23受体表达存在诱导作用,对机体免疫有调节作用。研究表明Th17细胞所分泌的因子参与了肿瘤、感染、宿主防御等病理改变进程,此外,IL-17R作为其受体,在肝脏中也有分布[6]。在感染早期阶段,IL-17便能对炎症反应进行介导[7]。本研究提示肝衰竭患者Th17细胞水平增高,这表明与之相关的炎症因子也参与了该病进展过程,如IL-6、IL-17等。有研究发现,IL-17在血清中的表达与急性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当出现急性肝损伤时,IL-7在血清内含量明显增高[8],这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表2 各指标对肝衰竭的预测价值分析
表4 各指标对肝衰竭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本研究绘制了ROC曲线,证实Th17、Treg细胞及Th17/Treg对肝衰竭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其中以Th17/Treg比率的预测效果最好,临床可将其作为这类患者的重点监测指标,便于进一步分析其病情变化。Treg与Th17的功能、细胞分化属于相互抑制、制约的关系,当二者处于平衡状态时,才能确保机体内环境稳定性,而一旦二者比率失衡,则会引起持续感染、恶性肿瘤等病变[9]。当肝脏受损后,IL-23分泌量增加,促进Th17细胞增殖,增加IL-22、IL-17等因子的分泌量,导致Th17型免疫应答形成[10]。在这种情况下,CD4+T细胞主要向Th17细胞分化,致Treg细胞分化减少,导致其水平下调。因此,肝衰竭患者的Th17细胞、Th17/Treg水平增高,Treg细胞下降。
本研究提示与死亡组相比,生存组的Th17细胞、Th17/Treg水平明显下调,而Treg细胞水平上调,这表明Th17/Treg比率的失衡状态逐渐得到纠正。通过绘制ROC曲线,提示Th17、Treg细胞及Th17/Treg能预测肝衰竭患者的预后。急性肝损伤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引起血清IL-6、IL-23水平上调,导致Th17/Treg失衡,从而进一步破坏机体免疫,促进细菌易位。在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肠道菌群紊乱状态逐渐纠正,有利于抑制IL-6、IL-23等因子的分泌,减轻机体炎症,上调Th17/Treg比率。